资源简介 (共37张PPT)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柳条湖事件)定义: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袭击中国东北驻地大营,炮轰沈阳城,占领沈阳。影响: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日本扩大侵略:目的:将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措施:占领东北三省。②扶植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①②成立抗日队伍:①组建抗日义勇军②杨靖宇组织游击队③成立东北抗日联军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华北危机(“华北自治运动”)日本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目的:国民政府的政策:“不抵抗”、妥协政策。一二·九运动:经过: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在新华门前请愿。囗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意义: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背景:张学良、杨虎城与红军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但蒋介石亲赴西安威逼张、杨继续进攻红军。经过:结果:1936年12月12日。张、杨扣押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影响:复习第五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学习目标1、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2、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视线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第二次国共合作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两党合作成为领导全民族抗战的核心力量,对全民族抗战的最终胜利起着关键的作用。2、时空观念: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简述淞沪会战中国守军抗日的史实,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认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3、史料实证:分析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国守军抗日、南京大屠杀等相关图片、文字资料,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提高解析历史问题的能力。4、历史解释:侵华日军无恶不作,南京大屠杀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5、家国情怀: 学习中国军队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的精神。。背景:学习探究一、七七事变1 、阅读课本P93正文,说出七七事变的爆发的背景、史事?1937年7月7日晚,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1937年7月7日晚,日军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史事(定义):意义:学习探究一、七七事变2 、阅读课本P93正文,说出七七事变的意义?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结果:学习探究一、七七事变2 、阅读课本P93正文第二段,说出七七事变的结果?日军调集大批军队,入侵中国。壮烈殉国的将军:学习探究一、七七事变3 、阅读课本P93正文第二段,说出在北平保卫战中有哪些英雄壮烈殉国?赵登禹、佟麟阁。赵登禹赵登禹,山东菏泽人,时任第二十九军中将师长。曾经在长城抗战中率领大刀队奇袭日军,闻名中外。七七事变发生后,率部参加北平保卫战,在南苑指挥部队奋勇抗击日军。他冲入敌阵,挥舞大刀砍杀日军。后壮烈牺牲,年仅39岁。抗战胜利后,为了纪念他,人们将北平市北沟沿大街改名为赵登禹路。赵登禹(1898-1937)红军主力改编为:学习探究二、第二次国共合作1 、阅读课本P94正文第二段,说出根据国共第二次合作后,红军主力改编为什么?领导人是谁?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什么?领导人是谁?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叶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新四军)军长:朱德叶挺彭德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学习探究二、第二次国共合作1 、阅读课本P94正文第二段,说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材料研读P94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试分析上述材料的意义。《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战的决心以及付出的努力,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淞沪会战爆发的原因:学习探究三、淞沪会战(8 13战役)1 、阅读课本P94正文第三段,说出淞沪会战爆发的原因?1937年8月,日军一名军官带兵强行闯过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被中国守军击毙。日本以此为借口,在上海挑起事端。13日,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淞沪会战涌现出的英雄:学习探究三、淞沪会战(8 13战役)2 、阅读课本P94正文第四段和P95第一段,说出淞沪会战涌现出的英雄有哪些?中国空军在什么战役中首次参战?① 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牺牲。② 谢晋元坚守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展开血战,消灭日军200多人,后奉命撤出。淞沪会战。中国空军首次参战的战役:淞沪会战示意图宝山四行仓库浏河常熟吴县嘉兴金山卫东 海杭州湾长 江淞沪会战的意义:学习探究三、淞沪会战(8 13战役)3 、阅读课本P95正文第二段,说出淞沪会战的历史意义?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材料研读P95 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 读上述材料,用史实说明中国军民是如何进行抗战的。这对抗战初期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影响:松沪会战持续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史实: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先后出动了70余万兵力,多次打退日军的进攻。姚子青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牺牲。谢晋元率部坚守四行仓库,消灭日军200多人,完成任务后撤出。中国空军首次参战,击落3架日机,初战告捷。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学习探究四、南京大屠杀1、阅读课本P95至P96正文,说出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什么?南京大屠杀日军活埋南京和平居民南京大屠杀:学习探究四、南京大屠杀2、阅读课本P95至P96正文,说出南京大屠杀的时间和背景?时间:1937年12月13日背景: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战火中的南京南京大屠杀的表现:学习探究四、南京大屠杀3、阅读课本P96正文,说出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方式?① 日军将平民作为练习射击的靶子②日军把南京青年当作刀靶练习刺杀③日军活埋南京平民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学习探究四、南京大屠杀1、阅读课本P96正文,说出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滔天罪行?日军占领南京后,在南京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相关史事1937年12月18日,日军将囚于南京幕府山的男女老幼5.7万多人,全部用铅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用机枪密集扫射。在血泊中尚能呻吟挣扎者,均被刺刀杀戮。日军将全部尸体焚化。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报道如下消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百人的比赛,向井杀了106人,野田杀了105人,但不知谁先杀到100人,两人胜负难分,重新再赌谁先杀满150名中国人。日军“杀人比赛”的新闻报道思考南京大屠杀给我们什么启示?检测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南京大屠杀,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史事:1937年7月7日晚,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牺牲英雄:赵登禹、佟麟阁影响: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军队改编: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①②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叶挺形成标志:①国民党发表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②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共合法地位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时间:1937年8月13日英雄及事件: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全营官兵壮烈牺牲地点:上海①②谢晋元率部坚守四行仓库阵地,消灭日军200多人。结果: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意义: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时间:1937年12月13日事件:日军在南京进行了南京大屠杀。滔天罪行:课后活动P972、列举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爆发的标志。答: ① 局部抗战爆发的标志是九一八事变;② 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七七事变。3、假如你是促华日军南京大房杀遥难同胞纪念馆的一名义务讲解员,请你写一篇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解说词。课后活动P97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在南京及附近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进行了长达六周之久的血腥大屠杀一南京大屠杀,据统计遇害者达三十万人以上。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了两个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要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把抗战的正义性、对死难英烈的纪念和缅怀永久性地固定下来,是为了告诫我们铭记胜利和光荣,勿忘牺牲和耻辱。以史为鉴,自立自强,同时告诉世界,必须维护和平、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课后活动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B.七七事变C.八一三事变D.国共合作宣言发表D课后活动2.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7月,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标志着( )A.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B.局部性的抗日战争开始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D.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A课后活动3.“一年半以前,中国还面临着再次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威胁,而现在,几个旅行中的英国人却感觉到,眼前这个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团结。人们第一次发现,民意正在中国凝聚。”这段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A.中华民国成立后的国内局势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C.卢沟桥事变后的国共关系D.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社会变化C课后活动4.1937年12月,马保三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的名义,宣布武装起义。同时,他正式通知国民政府寿光县县长宋宪章,要求联合抗日。从材料中可得出的准确信息是( )A.工农红军完成改编B.八路军发起淞沪会战C.国共合作尚未开始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A课后活动5.“1937年7月7日夜间,日军在宛平城外演习,以士兵失踪为借口挑起了事端,‘士兵失踪’本是他们多年来惯用的伎俩……”这个事件的发生( )A.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B.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C.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D.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D课后活动6.“赵登禹,山东菏泽人,时任第二十九军中将师长。……抗战胜利后,为了纪念他,人们将……北沟沿大街改名为赵登禹路。”赵登禹的主要英勇事迹是( )A.保卫北平,奋勇抗日B.坚守四行仓库,与日军血战C.领导东北抗日联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D.守卫宝山,壮烈牺牲A课后活动7.“这面旗帜召唤着全中国的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召唤着全中国的工农兵学商,召唤着海内外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这面旗帜”是( )A.民主与科学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C课后活动8.国共两党曾两次合作,其斗争的对象分别是( )A.清政府;美帝国主义B.列强、军阀;美帝国主义义C.清政府;日本帝国主义D.列强、军阀;日本帝国主义D课后活动9.某电影讲述了一个被称作“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第八十八师第五二四团加强营固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阻击日军的故事。这一故事依托的战争背景是( )A.太原会战B.徐州会战C.淞沪会战D.武汉会战C课后活动10.1937年10月,某组织给出淞沪会战的部分战果统计(后日军确认):“日本空军仅在8月21日就损失了19名飞行员。在两周内,54名中国空军飞行员总共击落了62架日本军机。”从材料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A.日军伤亡重大,无力发动新进攻B.中国空军作战英勇C.此战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国战局D.淞沪会战取得胜利恨B课后活动11.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详实说明。《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最主要理由是( )A.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性B.日记时间的一致性C.作者身份的特殊性D.日记内容的丰富性A家庭作业1、识记本课“检测”中的内容2、预习第20课谢谢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