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2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4张PPT。8.2.2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 资源大国?OR资源小国?中国资源情况一览表上列表格说明了什么?自然资源总量丰富,品种繁多你的结论是:理性思考人均占有量少感受危机影响:阻碍了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及沿海地区我国主要工业中心主要分布于煤炭、铁矿等资源丰富地区(东部沿海地区)你得出什么结论?资源分布不平衡影响:对工农业生产的
布局和区域经济
社会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材料二:世界银行公布的“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技援项目报告指出,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资源消耗)低于国际水平。报告以2005年为例分析,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GDP的14.5%,但却消耗了世界15.8%的淡水资源,26%的钢材,25%的铝和47%的水泥。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损失严重你得出什么结论?一、我国资源状况的特点
(资源国情)1.我国自然资源门类齐全,品种多
2.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3.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4.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
(自然资源分布与经济布局不匹配)
5.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损失严重所以说,
我国是资源大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又是资源小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资源问题实质是发展问题资源优势资源问题我国煤炭资源和油气资源的分布格局,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请结合下面的观点,说说你的看法。我国煤炭资源和油气资源的分布格局,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请结合下面的观点,说说你的看法。 我国矿产资源相对集中,有利于在资源集中地区大规模开采,形成全国性的的重要矿产基地。
但我国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很多资源富集地的资源消耗能力有限,而储量较少的地区对资源的需求量很大。
所以我国应该采取资源调配工程,改变一些地区资源短缺状况。a、自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北煤南运、
南水北调……二、解决资源问题的措施自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一点也是可以的”。这一句话,成就了一个宏伟设想! 你还能说出哪些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大工程吗?北煤南运、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等观察图中的西气东输路线,说一说:
西气东输线路经过了我国哪些地区?西气东输一线:
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沪经过的地形区: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西气东输二线:
新、甘、宁、陕、豫、鄂、赣、湘、粤、桂西气东输的目的地是哪里?这一地区的人口、 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对能源的需求又是怎样的?
目的地:东部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
该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交通网密集,对能源的需求较高。该地区长期以来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是大气污染和酸雨的重灾区,迫切需要天然气和电等清洁能源。
“西气东输”工程,就是把西部地区丰富的能源资源调往能源相对短缺的东部地区。——目的总结归纳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意义。
意义:P101工程的实施,不仅带动了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还满足了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同时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等。b、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开源节流积极开发新能源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关键:科技 我国也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安全的前提下稳步发展核能。 建立以节水、节能、节材为中心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体系。b、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积极开发新能源,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临海括苍山风力发电厂“开源”这是我国第一座潮汐能双向发电站,规模居世界第三,装机容量为3200千瓦。用可再生资源代替非可再生资源“开源”废弃物资源化“节流”保护环境地球上没有真正的垃圾
所有的垃圾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错位置的资源“节流”建立以节水、节能、节材为中心的工农业
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体系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尽量乘坐公交车;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节约用纸(水);使用布袋购物;优先购买绿色产品;使用无氟冰箱;不要乱扔废旧电池等。 c、发挥科技作用开源 节流关键:科技发展循环经济1、发展循环经济的优点(作用)
2、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依靠科技(1)有利于合理、有效利用资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2)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经济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
(3)有利于培养节约意识,落实科学发展观d、积极建立开发利用资源的不同模式
(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立 法
管 理将资源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e、加强立法工作 应对资源危机的措施(重要措施)“开源”与”节流”
并举自然资源的
跨区域调配(有效方法)立法管理 科学技术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纳入法制化轨道)积极建立开发利用
资源的不同模式在资源问题上,青少年应做到:①宣传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树立人均观念和节约观念,珍惜和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②遵守资源的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同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③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到节水、节电、不吃野生动物,不使用一次性筷子、选用节能灯等节能电器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