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3善用法律 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明白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懂得青少年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善于斗争2.学会运用法律与人打交道;能够在面对违法犯罪时,勇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3.培养依法维权意识,树立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观念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依法维护合法权益。教学难点: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三、教学实录1、情境导入PPT播放央视公益普法节目师问:同学们,刚刚这段视频非常精彩有趣,但是你们知道这段视频是为了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吗?生答:法律的重要性,我们要掌握遇事依法求助。师回:非常棒,视频观察非常认真。这段视频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引入课题:善用法律)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善用法律。但是生活中我们可能说善用法律容易但是真正遇到权益受侵犯时可能却不知道怎样拿起法律的武器依法维权,就像下面这则事例。PPT展示教材P58“探究与分享”镜头一:王某是一名高三学生,平时成绩很好,但在高考前夕,其弟被李某打伤。。。。。。师问:谁可以说说为什么王某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生答:因为王某犯法了,他以暴制暴将李某打成了重伤。师问:很好,那你能告诉我王某正确维权的方式是什么吗?生答:王某应该依法维权。师回:是的,回答正确。王某如果依法维权的话,就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接下来请同学们想想:王某要依法维权,接下来她可以寻求哪些部门的帮助?生1答:可以去公安局报警。生2答:可以寻求法律服务站、律师事务所帮助自己出主意,依法维权。生3答:法律援助中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课也可以帮到他。PPT展示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公安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职责范围和门头照片或者办公照片(照片的选取要以醴陵、株洲或湖南的为例,从学生身边的实物出发,让学生找到熟悉感激发学习兴趣)2、课堂探究探究一:遇到侵害依法求助的途径师:同学们刚刚对能够给王某维权提供帮助的部门有了一定了解。现在请你们来做一个维权小能手,帮助王某设计一个维权方案。(教师下台巡查并适当加入小组探讨中,在恰当的时候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好组织和引导的作用)PPT展示设计方案的要求:①确定先后顺序;②明确找该部门的原因;③充分讨论,专人记录,时间5分钟。生1组:我们先会找到派出所,因为派出所的民警可以保护我们我们的人身安全,再找法律服务站因为可以去咨询相关的法律问题,或者找律师事务所,请律师当辩护人进行诉讼,因为诉讼是解决纠纷最权威最有效也是最后的屏障。生2组:我们首先会找律师事务所来帮助解答法律问题,请他们帮我出主意。接下来会找法律援助中心,因为可以减轻费用的负担,最后实在没解决我会进行起诉。整个过程我们不会找公证处,因为当中不需要证明身份,合同、学历等真实性。师:同学们,掌声鼓励。这两组的同学设计的方案都很好。大家对于维权的途径都掌握得很好,也明白了各个部门的职责和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依法维权的途径。PPT总结展示维权的途径。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依法维权。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我们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如: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有必要时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师:接下来,请认真阅读起诉的相关部分。然后回答:诉讼比起其他两种维权途径的优势在哪里?诉讼可以分为哪几类?生:自主阅读并思考回答生1答:诉讼的优势在于最权威、最有效也是最后的屏障。生2答:诉讼可以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师:回答的非常正确,阅读的效果非常好。PPT展示三张违法事例:一张捡到手机拒不归还;一张违法拆迁;一张校园暴力致残。问题展示:请思考并抢答,当事人如果想通过诉讼的方式来维权的话,这三个情景分别可以采取什么类型的诉讼方式?生答: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师问:请问你是怎么区分的。生答:从是否造成严重危害性把采取刑事诉讼方式的区分开,然后从当事主体区分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是俗称的“民告官”。师:回答的非常棒,区分的很好,对于三种诉讼方式理解到位了3.探究二、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师:同学们,刚刚我们探究的是受到不法侵害后应该如何依法维权,如果我们正面临着违法犯罪的事情又该怎么办呢?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段视频。PPT展示两姐妹智斗劫匪的上集。展示问题和要求,要求小组充分讨论5分钟。师:视频当中姐妹两的境遇非常的危及!如果你是当事人你会如何应对?如果你是目击者你又会怎么办?为什么?生:学生充分讨论,期间老师可适当加入小组进行讨论。生1组:如果我是当事人我会先妥协,把钱给他,然后把他的样子记住,离开的方向也记住。时候及时的报警。作为当事人,我会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因为助人为乐。师:掌声鼓励!懂得取舍非常好,危及情况下先妥协确保自身安全,事后及时报警让歹徒被绳之以法。请问其他组你们是怎么突破险境的。生2组:我们这组讨论的结果是,如果可能要及时向外发出求救信息,同时不能激怒歹徒,自身也要保持冷静设法稳住歹徒。事后及时报警。作为目击者为作为要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然后在能确保自身安全、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帮助受害人。因为作为社会的一员要有正义感,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我们的责任。这也是一种美德,助人为乐。师:非常棒,懂得遇事要保持冷静。也清楚的知道见义勇为是一种正义感、一种责任感、一种美德。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最后这对姐妹有没有成功的突破险境?生齐答:想!PPT展示姐妹智斗劫匪的下集。师:同学们看完了整个视频。对于这对姐妹你们想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对于群众你们又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生齐:有勇有谋,见义勇为。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哪种情况下,面对正发生的危害所采取的行动不负刑事责任吗?生1答:正当防卫。生2答:紧急避险。师:非常正确。这两种情况是不需要负刑事责任的。4.课堂总结师:其实我们从这里也可以感受到法律在制裁违法犯罪的同时也是在保护着受害者,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法治社会的美好,我们生在这样一个法治中国是幸运的。2020年10月26-29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讲到的到2035年我们国家要实现的9个远景目标中,其中有一个就是基本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建设法治社会做哪些努力呢?生1答:我们要遵纪守法,不要做违法的事情。生2答:我们要认真的学习法律知识,明辨是非,增强法治观念。生3答: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这一节课下来的收获满满。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去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的捍卫者。PPT展示思维导图,对这一节课进行盘点提升。5.巩固练习①布置导学案上的达标检测,让学生独立完成。统计正确率。发现第四题能够提供法律援助的机构有错误的同学。这一题属于识记题可从书上找到答案。之后对这题进行讲解。②布置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三、课堂反思本课基本上能按照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实施,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整节课结构严整,氛围很浓。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与组员、教师的交流中感受到如何善用法律,应对违法犯罪。道理不是直接来源于书本,而是从情境中去思考和获得,对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