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班 级 授课日期课题序号 2 学 时 2章节名称 项目三 任务一SMT元器件识别、测试及封装形式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熟练掌握SMT元器件的测试方法。2、熟练掌握各种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过程和方法 1、分发贴片元器件,让学生识别检测贴片电阻、电容、二极管和三极管等。2、分发各种控制板,让学生从感官上了解集成电路的各种封装。3、利用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贴片元件的包装方式。4、利用生产过程中贴片机工作图片来说明不同包装方式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比较,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先进电子产品、特别是数码产品的制造工艺、元器件等先进性。尊重科技、尊重技能、尊重人才。教学重点 贴片元器件和集成电路特点与种类常用贴片元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封装贴片元器件的包装方式教学难点 贴片元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封装类型及识别、不同包装方式及其用途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前准备 PPT多媒体与实物预习要求课后作业 自出题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 拿出常见表贴元器件及表贴焊接好的线路板及分发给学生观察 观看思考讲授新课 3.1.3 SMT常用元件测量一、贴片电阻测量(一)电阻的外观检验主要查看贴片电阻表面是否有破裂、丝印是否清楚、引脚是否生锈等。(二)电阻的电气性能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试电阻的两引脚(注意测试时手不可以并在电阻两端),如阻值为无穷大,则表明电阻开路,若阻值超过其误差范围,则表明电阻变质。二、贴片电容测量(一)电容的好坏判断电容的故障一般有以下几种,如击穿、漏电、失效、漏液、容量变小等。1.击穿:电容的两极的绝缘电阻等于0欧姆或很小。主要原因是由于电容的绝缘阻抗达不到要求,另外就是电路中电压过高。 2.漏电:电容两极之间的阻值小于其规格要求的绝缘电阻。3.失效:电容没有充放电功能,主要原因可能是电容电解液干涸,或极板开路。所以注意电容的储存环境。4.容量变小:若测得容量低于容量范围,则电容容量变小。判断电容是否击穿、漏电、失效、漏液可以利用指针式万用表进行判断。测量电容量可以采用LCR电桥进行测量,测量时选择C档位,测试频率一般选择1KHZ,根据电容容量大小而定。三、贴片二极管测量(一)发光二极管测试方法:用万用表的二极管档位测试,红表笔接正极,黑表笔接负极测试。1.万用表读数在0.5-0.8V(硅)之间。LED指示灯会微亮。若电压显示偏大或无穷大则表示二极管内阻变大或开路;若电压显示偏小或趋于0,则表示二极管内阻变小或击穿。(二)片状或筒状二极管测量测试方法:用万用表的二极管档位测试,红表笔接正极,黑表笔接负极测试。硅管万用表读数应在0.5-0.8V之间,锗管万用表读数则应在0.1-0.3V之间。若电压显示偏大或无穷大则表示二极管内阻变大或开路,若显示偏小或为0时则表明二极管内阻变小或击穿。(三)稳压二极管测量稳压二极管工作于反向击穿状态,它是利用PN结反向击穿时的电压基本上不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来达到稳压的目的。测试方法:用万用表的二极管档位测试,红表笔接正极,黑表笔接负极测试。若万用表读数在0.4-0.8V(硅)之间,则表示稳压二极管正常;若电压显示偏大或无穷大则表示二极管内阻变大或开路,若显示偏小或为0时则表明二极管内阻变小或击穿。四、贴片三极管测量1.贴片三极管管型判断基极和类型判断:用万用表的二极管档位测量,首先用红表笔固定一引脚,黑表笔分别测量另外两个引脚,若测得两次都导通,且数据相近,则红表笔所测量的那个引脚为基极(b),此管为NPN管。相反用万用表的黑表笔固定一引脚,红表笔分别测量另外两个引脚,若测得两次都导通,且数据相近,则黑表笔所测量的那个引脚为基极(b),此管为PNP管。2.贴片三极管极性判断集电极和发射极判断:NPN管,用红表笔固定基极,黑表笔测量分别测量另外两个引脚,测得电压低的一脚为集电极,测得电压高的一脚为发射极。三极管常见不良现象判断 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的CE阻抗若为0或接近0,则表示CE击穿;若测得CE有一定阻抗,则表示CE漏电;若测得BE结阻抗为0,则表示BE击穿;若测得BE结不导通,则表示BE开路.五、贴片电感测量电感线圈是由导线一圈靠一圈地绕在绝缘管上,导线彼此互相绝缘,而绝缘管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包含铁芯或磁粉芯,简称电感。.电感具有通低频阻高频,通直流阻交流的特性。测试方式:采用LCR电桥L档进行测试,选择好测试频率,用LCR探针测试电感两个引脚,读出读数。 观看图片体会知识教 学 后 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