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5年中考社会思品专题特训系列(发展的选择02)——考点32—40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题2分,共40分)1.新中国诞生后,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新中国的强大生命力。请选出相应的历史事件加以佐证( )【来源:21cnj*y.co*m】①援助朝鲜,抗击美帝国主义的侵略 ②进行土地改革,建立土地的集体所有制 ③和平解放西藏 ④举行了万众欢庆的“开国大典”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不同历史时期有过不同的名称,它反映了不同时期特定的时代特征,具有不同的历史内涵。下列军队名称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3.表格数据能形象直观地反映经济发展概况。下列事件与下表数据变化无关的是( ) 年份项目粮(亿吨)棉(亿吨)钢(亿吨)煤(亿吨)1952年总产量1.64130.41350.651957年1.951645351.3A.三大改造 B.土地改革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大跃进”运动4.右边是张老师上课时的板书设计。请你根据内容为其拟定一个最适当的标题( )A.三大改造B.土地改革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右图中人口死亡率最高点与人口出生率最低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B.“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C.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D.“文化大革命”爆发6.图表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下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四个不同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时代主题,其中“1966—1976年”的主题词是( )时间1949—1952年1953—1956年1956—1966年1966—1976年主题词A.艰难探索 曲折发展 B.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C.疯狂年代 全面内乱 D.巩固政权 恢复经济7. 40年前的一篇新闻稿中有这样一组关键词:乒乓外交、破冰之旅、历史性的握手、改变世界的一周。这篇新闻稿报道的应是( )21·cn·jy·comA.亚非会议圆满成功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美正式建交 D.尼克松访问中国8.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其中,20世纪70年代出现第二次建交高峰的主要原因是( )2·1·c·n·j·y①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中美关系的改善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中国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提高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9.人民日报的一位老编辑动情地说:“30多年前我参与编辑的这张报纸,把改革开放的春风送到了共和国希望的田野上。”这张报纸应是( )10.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指(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1.下表中的内容都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其中史实与结论一致的是( )史实结论①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冷战序幕②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经济全球化开始③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两极格局由此形成④苏联解体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A.①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12.右图所示反映了( ) A.世界经济全球化B.美国大力发展科技教育C.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D.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位13.2014年12月16日,巴基斯坦塔利班武装袭击巴基斯坦白沙瓦市一所军人子弟学校,造成137人死亡,245人受伤。这一事件说明( )2-1-c-n-j-y①打击恐怖主义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②恐怖主义给世界和平构成现实威胁③当今世界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④必须依靠武力,才能彻底铲除恐怖主义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14.2014年,中国领导人密集出访世界各国,举办北京APEC峰会,参加G20峰会,倡导亚太互联互通,推动建设“一路一带”经济带,推动中欧、中非合作。这表明中国( )【版权所有:21教育】①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已成为世界超级大国③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④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主导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5.自2014年起,我国正式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这有利于( )①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②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③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 ④缓解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6.2015年底前,我国将全面实行城镇居民阶梯水价制度(见右图)。实行该制度有利于( ) 21*cnjy*comA.增强节水意识,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B.保护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C.节约水资源,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D.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17.2014年11月,北京APEC会议召开期间,北京市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北京的空气质量,使北京上空一片蓝天,被网友称为“APEC蓝”。但是,会议以后,蓝天不再。很多市民倍加感慨,盼望“APEC蓝”能长期存在。为了享有“APEC蓝”,正确的做法是( )①远离城市,隐居乡村 ②尽量开车出行,以免雾霾中毒③多植树造林,爱护花草 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环境A.③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8.近年来,浙江省多市推出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采用免费使用和有偿租借相结合的形式,向广大市民提供自行车服务,美观、方便、舒适的自行车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深受广大市民欢迎。下列有关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推出,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方便市民出行 B.增加财政收入 C.减轻交通压力 D.减轻大气污染19.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人类是自然界的主宰,任何物种都可为我所用②动植物可以为人类利用,但要合理文明地利用③人类可以不择手段地维护自身的利益④我们要善待自然界的大小生命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0.“车穿林道时,人行幽径中;森林绕碧水,青山映蓝天。”这是某市近几年的环保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该( )【出处:21教育名师】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②禁止开发利用自然资源③完善环境保护机制 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6小题,共60分)21.民以食为天,中国古代历朝重视农业生产。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实践中明确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人民智慧】在我国农耕文明史上,集中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生产工具的重要发明和生产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古代生产力的发展。(1)请列举我国古代两位以民为本的思想家及主张。(4分)【帝王之道】唐太宗:“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请说出唐太宗的这一治国思想在农业政策上的具体体现及其影响。(4分)【探索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在曲折中不断发展。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右图是1949—1989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折线图(3)说出引起A点(1959年)前后粮食产量变化的历史事件,这对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启示?(3分)2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1分)【爷爷的故事】故事一:新中国成立时爷爷15岁,1952年家里分得了土地,1956年入社,1958年又成为人民公社社员,爷爷最想不明白的是1958年总是说某地水稻亩产上万斤,可他们怎么努力也只有四五百斤……故事二:爷爷说爸爸的生活赶上了好时候:联产承包使家里有了粮食,能够吃饱饭,开始过上了好日子……故事三:爷爷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什么时候国家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取得成就;什么时候国家政策不从实际出发,就会带来失误与挫折(1)结合故事一说说我家的三件大事分别与当时国家的哪些政策或事件有关?(3分)(2)爸爸能过上好日子得益于国家的哪一农村政策?为什么这项政策使家里“有了粮食,能吃饱饭”?(4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爷爷的故事对我们今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何启示。(至少两点)(4分)2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1分)(1)结合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说说当时中国这么做的理由。(2分)(2)尼克松访华被称为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结合图二和所学知识说说“破冰之旅”的理由。(4分)[相关链接]:中美双方同意加强经贸、能源、环境、人文、地方等广泛领域合作,深化全方位利益交融格局;改善和发展两军关系,推进新型军事关系建设;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在两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拓展合作,推动亚太地区和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www.21-cn-jy.com(3)图三中,奥巴马总统出席APEC会议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次访问被称为“习奥会”,中美都希望建立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请从时代主题角度,结合“相关链接”,说明中美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意义?(5分)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看下图。(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在人口方面发生了哪些可喜变化?取得这些可喜的变化得益于我国实施的哪一国策和发展战略?(4分)www-2-1-cnjy-com材料二:我国目前的人口形势不容乐观。专家学者们纷纷就此表达不同观点:正方:应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反方:应调整我国生育政策。放开二胎生育。(2)你会选择哪一方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4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呼吸之痛】2014年12月北京的PM2.5指教经常“爆表”,只有5天无雾,成了名副其实的“雾都”。这种雾霾沙尘天气,有大气环流稳定的“天灾”因素,但更多的原因还是“人祸”——大量燃煤和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用水之痛】地下水被喻为人类的“生命之源”,一旦遭受污染,治理需千年的时间。如今一些企业为节省成本,将致命性污水通过高压水井直接注入地下,一名名村民因饮用污染水而染上怪病,一个个村庄沦为“癌症村”,“生命之源”变成“绝命之源”。(1)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北京1月份雾霾严重的原因。(3分)(2)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哪一矛盾的凸显,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必须寻求哪一发展道路?(4分)【相关链接】伦敦曾是有名的“雾都”,日本的“水俣病”, 导致上千人死亡。1956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清洁空气法》,划定“烟尘控制区”,区内的城镇禁止直接燃烧煤炭;伦敦所有烧煤的火电厂,搬到城市以外的地方;日本政府制定相关水污染防治法律,政府部门与公众通过信息公开、公众参与以及环境公益诉讼等方式形成良好的互动,改变了水污染的面貌。(3)根据相关链接和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政府、企业和公众该如何让“天更蓝,水更清”?(3分)26.水是生命的源泉。为构建“碧水蓝天、人水和谐”的宜居环境,浙江省作出开展“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重大决策部署。(9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某校九(1)班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台州市的“五水共治”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下面是他们在电脑上收集到的部分资料。资料一:看右图。资料二:2014年1月22日,椒江区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同时沿海工业城污水处理工程也在建设中……2014年至2016年,我区将建成高效喷、滴灌农田8000亩,对使用节水工艺、改造水循环系统设备的企业给予补助,逐步淘汰高能耗产业及落后工艺。(1)以下是同学们为此次调查设计的一张调查表,还有部分空缺,请同学们帮忙完成。(6分)调查课题《关于“推五水共治,保生命之源”状况的调查》调查时间2014年4月调查对象政府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企业老板、百姓等调查方法①调查人员九(5)班学生调查内容存在的问题(结合资料一)②采取的措施(结合资料二)③(2)为了构建“碧水蓝天、人水和谐”的宜居环境,同学们能做些什么?(3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BCDABCDCDD11121314151617181920AABCDAABCD二、非选择题:21.(1)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老子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挠百姓。(答出:两位思想家及主张给即可,4分)21cnjy.com(2)具体体现:轻徭薄赋,不误农时。(2分)影响:经济得到恢复和发腱,社会安定,出现了“贞观之治”。(2分)(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分)经济发展要符合中国国情,遵循客观规律,国民经济比例要均衡发展。(2分)21教育网22.(1)1952年家里分了土地,与国家的土地改革政策有关;(1分)1956年入社,与国家实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有关;(1分)1958年成为人民公社社员,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有关。(1分)(2)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因为这项改革措施极人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2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的活力源泉,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4分)21·世纪*教育网23.(1)是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巩固新生政权。(2分)(2)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结束了两国长达20多年的敌对、隔绝状态;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4分)(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2分)意义:中美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为两国营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维护世界的和严;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3分) 21*cnjy*com26.(1)①调查法、文献调查法。(2分)②图一:水体污染严重;(1分)图二:水资源的浪费现象比较严重。(1分)③依靠科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政府加大资金投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2分)(2)如自觉宣传五水共治的重要性:不向河道排放污水、倾倒杂物,不损坏各类治水设施等(言之有理即可,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