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与世界深度互动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与世界深度互动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下道法《3.2与世界深度互动》教学设计
课 题 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课时 标题 3.2与世界深度互动
课型 讲授课 备课人 上课时间
学习 目标 政治认同: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世界经济繁荣和发展、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道德修养:了解中国在国际经济政治中的重大影响,知道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离不开中国的积极参与;理解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做法。 健全人格:能够结合实例明白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法治观念:感受今日中国对世界的深远影响,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 责任意识:明白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的道理。
重难点 1、中国影响的表现 2、理解文化交流互鉴的意义
教具 希沃白板5,黑板,粉笔
教学 流程 导入: 2023年两会的金句: 当今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比以往更容易“上热搜”,越来越多地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但我们手中的麦克风还不够多,音量还不够响,舞台上还有不少“麦霸”,关于中国的噪音、杂音还不少。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当代中国青年义不容辞。 思考:这体现了我们学过的什么观点? 师:体现了世界是紧密相连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中国要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实力,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 中国的影响 1、材料一:看材料里的图片,能得出什么结论? 师:中国文化的魅力深刻影响世界。 表现: 外国人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烈的意愿,接触、体验和认识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 观看视频雅万高铁的介绍。 思考:中国高铁走向世界,对中国和世界意味着什么?(提问) 师:中国高铁走出国门,更好的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把中国的商品、产业、装备、文化、思想传播出去,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新的舞台,助推中国经济发展。中国高铁走出国门,与世界分享先进技术和经验,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和装备,造福全世界的人民,促进世界经济的腾飞和发展。 材料三:2020年全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4.6万亿美元,对外投资超过1300亿美元,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截至2020年,中国同141个伙伴国家共建“一带一路”,为当地创造115.7万个就业岗位,贡献69.4亿美元税收。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物美价廉、丰富多样的日常生活用品;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设备;向国外投资,帮助继续发展资金的国家把握发展机遇。 师:所以,②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看图片,总结中国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师:③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义新的发展理念、务实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随着世界的新兴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兴起,越来越多国家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说“不”。中国秉承“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P36 思考:中国是对以往的政治经济国际治理体系的全盘否定吗? 师:不是的,④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兼收并蓄 交流互鉴 通过中国的故宫、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等的介绍,人类创造了文化多样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1、材料一:从历史上看,中华文明正是在与世界其他文明持续不断的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的。 西汉张骞两次从陆路出使西域;唐代对外通使交好的国家达七十多个,来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长安;十五世纪初,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到达东南亚很多国家,远抵非洲东海岸的肯尼亚,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明末清初,中国人积极学习科技知识,欧洲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地理学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 当今世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世界其他文明也在汲取中华文明的营养之后变得更加丰富。 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师: 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这也是文化交流互鉴的意义。 学习习主席的讲话:进行文明相互学习借鉴,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但兼收并蓄不是囫囵吞枣、莫衷一是,而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师:①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进行垃圾分类处理,能有效减少垃圾量、节约资源。近年来,我们借鉴德国、加拿大等国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经验,加大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的力度。同时,我国公众的垃圾分类处理意识也明显调高。 师:②积极主动的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课本 探究与分享 P38 思考:我们除了欣赏精美的汽车,还要注重发展汽车文明? 师:③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三、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无论从经济文化和政治各个领域都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与世界各国的互动中,要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学习外国的先进文明。 当堂检测 1.据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介绍,目前全年又有7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国外有40000多所大学、3万多所中小学开设了中文课程。材料说明( B) ①汉语热反映了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大幅提升 ②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③吸收一切外来文化能让不同文化走向统一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22021年3月31日,“东亚文化之都”绍兴活动年在浙江省绍兴市举办,150名中外嘉宾共同出席开幕式。本次活动以“文脉千年,寻梦绍兴”为主题,是中日韩文化合作的重要品牌。这一活动的举办是基于( C) ①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②尊重文化差异,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③不同特质的文化在交融中激发新的活力 ④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3.3.2021年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几十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上述事实说明,中国( B) ①是当今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②是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引擎 ③对世界和平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④是新的全球治理体系的领导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刘三姐”是广西亮丽的文化名片。广西彩调歌舞剧《刘三姐》多次赴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盟国家演出,对增进双方文化交流起到积极作用。把“刘三姐”文化带到东盟国家有利于( B) ①东盟国家共享多样文化 ②东盟各国文化朝同一化方向发展 ③广西文化取代东盟文化 ④促进广西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作业 布置 完成练习册上本课的作业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本节课内容包括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的影响,主要学习了我国在国际经济政治方面的重要作用,结合具体例子较容易理解;二是兼收并蓄、交流互鉴,主要学习文化交流,较为抽象,学习有一定的难度,难点的突破在于多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其认识,逐步理解我国在文化领域与世界深度互动,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