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维护秩序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维护秩序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3.1维护秩序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本课所依据的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中的”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的要求。
【教材分析】
本单元接续社会生活的主题,旨在从“生活—秩序—规则”这条线索来探索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即“社会生活有秩序”,有秩序才有美好生活,而良好的秩序又需要规则,“维护秩序靠规则”,从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到规则不是外在强加的结果,而是我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从而为下一框的教学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对“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观点是认同的,也知道社会运行要有各种各样的规则,这是本课教学重要的学情基础。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有了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于秩序与规则的相关概念也有所了解,但由于他们看待事物还比较浅显,不够深入,因此,帮助学生理解维护秩序与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是本课着重考虑的因素。
【核心素养目标】
1.引导学生遵守规则,维护秩序,增强法治意识。
2.分析社会问题,强化自身行为规范,提高维护秩序的能力。
3.知道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的含义、分类,理解遵守规则、维护秩序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教学难点】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
【教学方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分钟)
出示图片和材料
有序接种疫苗的三幅图片
开学前,全国各地陆续启动12至14岁人群新冠疫苗免费接种服务工作,并按21天的间隔时间开展7月接种第一针次的15-17岁未成年人第二针的接种工作。
教师:思考:处处“有序”,保障了接种工作顺利完成。那么什么是秩序?社会秩序的重要性是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维护秩序》。
生:观看图片和材料,初步感知本课主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突出教学主题。】
师板书课题《维护秩序》
二、新授:
(一)多媒体出示学习目录(1分钟)
1.社会秩序的含义、种类
2.为什么要有社会秩序?
3.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
4.为什么要靠规则?
学生齐读学习目录
【设计意图:明确本课所学。】
学习任务一:社会生活有秩序
(二)运用你的经验(7分钟)
教师出示两组图片
问:比较以下两组图片,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组?为什么?
学生看图片回答问题
生:喜欢“间隔排队”,因为第二组有秩序,能有效预防疫情,避免矛盾,尽快完成疫苗接种工作等。
【设计意图: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师联系每周一学生的核酸检测工作的秩序。我们可以感受社会秩序就在我们的身边,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每个人,都是维护秩序的一员,良好的社会秩序是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维持和努力的。
问:1.何为社会秩序呢?
2.社会秩序的分类?
生: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一种有序化状态。
生: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和生产秩序等
出示四个图片,分别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
学生回答
依次是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
通过图片简单介绍四种社会秩序的小知识
社会管理秩序:专指国家机关对社会的管理活动及秩序。
生产秩序: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
交通秩序:包括车辆行驶、停放秩序,行人走路秩序和占用道路施工作业、摆摊设点秩序等由国家法律、交通法规和人们的道德风尚来维护。
公共场所秩序:公共场所秩序,是指保证公众安全的顺利出入、使用公共场所所规定的公共行为准则。
【设计意图:通过丰富的图片资源,让学生了解社会秩序的含义及分类,明白社会秩序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三)探究与分享(13分钟)
多媒体出示:傍晚放学时,某中学门口混乱不堪,开私家车、骑电动车和步行前来接孩子的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迅速找到自己,但拥挤的车辆和家长将学校大门堵得水泄不通,下雨时情况更加糟糕。
(1)校门口的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
(2)你认为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活动
学生端坐观看
四人一组进行小组探究,讨论课件中的问题,并回答。
针对第一问
生1:影响正常放学;交通堵塞;
生2:给学生和老师及行人带来不便;
生3:容易引发冲突和交通事故。
针对第二问
生1:国家:制定和完善相关规则;
交警:加大执法力度,维护交通秩序;
学校:安排不同年级分时间段放学;
生2:家长:遵守交通规则,在路边等候孩子;
学生:有序排队出校门。
教师问:通过刚才的探究得出什么结论?
生: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白板出示:
社会秩序的作用(社会层面)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教师小结:刚才的情景告诉我们,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某些方面还存在无秩序的混乱状态,还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等继续加强社会秩序的建设,我们要认识到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教师:除了社会秩序对社会的作用还有什么作用呢?
播放视频《阿富汗局势》
结合视频思考:你想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吗?为什么?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生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生:不想,那样的环境无秩序、没安全感,生存与发展没保障,看不到希望……
生: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教师小结:社会秩序的作用(个人层面)
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我们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我们为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想国家机关建言献策,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我们同破坏社会秩序、违反规则的行为作斗争。
白板总结 社会秩序的作用(重要性)
(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设计意图: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学生感兴趣的视频资源,对身边的热点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深刻理解社会秩序对社会、对个人的作用,从而自觉维护秩序。】
过渡环节:(1分钟)出示图片
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
师问:良好的秩序需要依靠什么来维护呢?
生:维护社会秩序要靠规则。
【设计意图: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学习任务二 维护秩序靠规则
(四)说一说(5分钟)
问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规则?
生:交流生活中的各种规则。
生回答如比赛规则、学校的规章等
同学们知道了这么多规则,这些都被称之为?
社会规则
你能不能归纳出社会规则是什么?怎么分类?
社会规则是人们关于“怎么做”的约定。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共同生活的约定。
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
社会规则分为道德纪律法律三类,前两种是非强制性的,法律是具有强制性的。
那么这些规则有什么作用呢?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规则的展示,使学生真正理解规则,知道良好的社会秩序靠社会规则来维护。】
(五)防疫中的中国之治(10分钟)
白板呈现图片:疫情期间各种场合戴口罩的图片
2020年至今,戴口罩成为中国人出行的标配,抗议中的中国之治再次彰显了中国力量。
问: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中国的老百姓为何做的这么好?
生:政府要求到位,层层落实到位,如戴口罩、测体温、打疫苗、做核酸等。
生:中国老百姓有大局意识、国家观念,规则意识强等。
同学们说的没错,面对疫情大考,中国之治与世界之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我们全中国上下一心,团结奋斗得来的,这也充分说明了什么呢?
社会规则明确了社会秩序内容
“拒戴口罩”的行为在中国各地时有发生,我们观看一段视频。
为什么不戴口罩会被处罚?
生: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给我们什么启示?
生: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师:为什么中国老百姓大都能自觉戴口罩,是因为我们不仅有相关的规定或要求,而且违反了规定会收到相应的处罚,因此秩序的实现不仅在于有规则,还在于触犯规则会被处罚。
对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如何处罚?
生:①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措施;
②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白板总结:社会规则的作用
(1)社会规则明确了社会秩序内容。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社会热点材料和视频理解社会规则的作用。】
三、课堂总结(2分钟)
有序是一种美,规则也是一种美。社会秩序作为社会生活有序化的状态,不仅保障了社会的正常运行,也保障了人民安居乐业,因此我们要维护秩序,而维护秩序要靠规则,因为规则明确了秩序的内容,保障了秩序的实现。作为社会成员,我们要学习了解规则,自觉遵守规则,为创建良好的社会秩序而努力。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导图的形式,带领学生对备课进行整体回顾,深入理解本课要点间的联系,对本课有宏观的认识。】
四、课堂检测(3分钟)
1.2021年3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让教师依法实施教育惩戒,促进教育发展
②可以矫正部分学生不良行为,促进其健康成长
③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打破平等的地位
④使教育惩戒有章可循,发挥规则的正确作用中小学教育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2020年底,新修订的《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施行,规定禁止在轨道区域使用电子设备外放。这启示我们(  )
①遵守规则,文明出行 ②无视规则,追求自由
③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④改进规则,满足自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 .基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实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对低龄未成年人的刑责范围作出重大修改,年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根据犯罪的严重程度将承担刑事责任。这一修改说明(  )
①制定规则是为了限制自由 ②遵守社会规则只需要他律
③社会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④我国的法治建设不断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严禁考试作弊”、“严禁酒后驾车”、“严禁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 )
A、维护良好秩序必须限制人们的自由
B、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C、道德比法律更有约束力
D、人们都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5. 4月份复学初期,有关部门要求学校进行封闭式管理,师生都要带好口罩,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的间隔,就餐时要最大限度隔开……这些措施让我们觉得很不习惯,也不方便。作为在校学生,我们应该(  )
①理解上级和学校规定的合理性 ②坚决按自己的意愿行动
③服从防疫规则,遵守相关规定 ④放弃个人的想法和意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设计意图:精选试题,渗透选择题解题技巧,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五、拓展空间(1分钟)
假期快到了,班上有很多同学想出去旅游,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出发前,老师要求大家搜集相关旅游地点的资料,尤其是要了解不同旅游景点应该遵守的规则。
请选择一个你想去的旅游景点,查阅资料,了解该景点旅游要遵守哪些规则,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开放性的作业,加强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深入理解,指导学生到的实际生活。】
六、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一目了然的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养成提炼知识的能力。】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和生活中的事例等展示了生活需要规则,维护秩序靠规则,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了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的作用,注重培养了学生学习力、创新力等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轻松和谐,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会转变育人理念,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让自己的课堂越来越精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