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维护秩序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维护秩序 教案

资源简介

3.1维护秩序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秩序和规则的含义、种类和作用
2、培养、观察感受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的能力,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3、感受社会的有序运行靠规则维护,树立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作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景探究法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
交通拥堵图片展示,回答问题(过渡到新课)
(二)新授课
知识环节一:社会生活有秩序
1.社会秩序含义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常见秩序有: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
P22四副图一一展示,让学生回答分别是何种秩序。
P23探究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校门口的这种混乱会造成哪些影响?(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提示:混乱导致接孩子需要花费更长时间;等待时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易引发矛盾冲突,出现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等。
(2)公路上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提示:增加了人们出行时间和成本,影响工作、学习生活;
交通拥挤耗费更多能源,废气排放加重环境污染;
导致驾驶人感到烦躁愤怒等;
易引发矛盾冲突,出现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等。
3.社会秩序有什么作用(重点)
①社会层面: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这样可以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②公民层面:人们安居乐业需要秩序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
(3)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混乱的状况(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提示:国家:制定相关规则,完善基础设施;交警:加大执法力度,维持交通秩序;学校:安排年级分时段放学,安保人员协助指挥交通;公民:遵守交通规则;学生:有序出校门,排队等公交车等。
知识环节2:维护秩序靠规则
1、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规则。
2.种类:纪律、法律、道德、风俗等
P24探究 判断以下情况属于那种规则
1)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规则有序撤离
2)劳动者就业与企业签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3)企业要遵守反不正当竞争法,不得非法获取他人商业秘密
提示:分别是道德规则、法律规则、法律规则
3、社会规则的作用(重点)
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4、违反社会规则受处罚!(既有法律、纪律强制性处罚,也有道德、风俗非强制性处罚)
五、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六、课后习题
1.小明骑车刚到十字路口红灯亮了,这时绿灯方向正好没车,在小刚前面的几个人便没有停车,直接过去了,这时小明应该(C)
A.“随大流”,与大家一块过去
B.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迅速过去
C.按交通信号灯指示,停车等待
D.走自己的路,无需遵守信号灯
2、人们乘坐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时需要排队进行安全检查,工人需要按照操作规程工作。这说明(B)
A.秩序只会限制人们的自由
B.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C.社会生活不需要有秩序
D.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3.材料:《运城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指出,公民应当维护公共场所秩序,遵守下列文明行为规范:
(1)言行举止文明,保持合理社交距离;
(2)使用电梯先出后进,上下楼梯靠右侧通行;
(3)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不大声喧哗,控制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音量;
(4)不从建筑物、构筑物、车辆内向外抛撒物品。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说说日常生活中的秩序、规则有哪些?
提示 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生产、交通、公共场所秩序
社会规则:道德、法律、纪律等
◎社会秩序有什么作用?
①社会层面: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公民层面:人们安居乐业需要秩序保障。
◎社会规则的作用?
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