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尊重他人 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框是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四课的第一框,前一课学习了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规则包括道德、纪律和法律,这一课社会生活讲道德就是对前一课的延伸,又因为尊重他人是交往的起点,所以放在讲道德的第一框进行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通过设置“什么样的人值得尊重”等四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和尊重他人的做法,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二、学情分析关于尊重的主题,小学阶段已经有所涉及,学生对尊重的基本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也知道在生活中应该尊重他人。但是,对于为什么要尊重他人,面对复杂的情境如何做到尊重他人等内容,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八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部分学生对遵守道德规范持消极态度,甚至通过违反道德规范来显示自己的存在。这种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需要我们加强引导,从尊重道德规范的深层原因和社会价值角度给学生提供帮助,以不断克服和解决成长中面对的问题,在学生道德规范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引导。三、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能感受尊重带来的良好心理体验,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理念。2.能列举尊重他人的实例,说明尊重他人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关注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的能力,在社会交往中做到尊重他人。3.知道尊重他人的含义,懂得尊重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和意义;知道在社会中如何尊重他人,应该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尊重他人的原因,尊重是交往的起点。【教学难点】尊重他人的做法,尊重从我做起。设计以上重难点的依据是:道德与法治课是以树立正确情感为主要目标,以落实具体行动为终极目标。五、教学准备收集《嗝嗝老师》电影片段,以这部电影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教师活动】播放《嗝嗝老师》中的片段:校长邀请小嗝嗝上台,对她说的一番话。思考:什么是尊重?【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学生从视频中校长、小嗝嗝的角度,和自己的角度谈谈:什么是尊重。【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中,尊重比帮助更重要,激发学习兴趣。(二)感悟探究:尊重是交往的起点【教师活动】观看《嗝嗝老师》片段:A班叫F班同学递足球的过程和后果。思考:为什么要尊重他人?1.展示图片,一边是高铁占座男,一边是跪地主持的董卿。谈谈你有何不同感受?结论: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2.出示图片,体会环卫工人的心里话。思考:联想视频中A班和F班,尊重他人有没有贵贱之分?结论: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3.谈一谈城市的温度,城市的文明不在于财富,而在于普通人有没有得到尊重。结论: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4.小结: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小组讨论说出想法。学生对比图片谈感受,从两个人的不同表现感受他们的个人修养。【设计意图】从校园生活案例入手,感受尊重带来的不同心理体验。通过正反对比引导学生要在社会生活中尊重他人。环卫工人心里话图片意在引导学生着眼于生活,留心身边平凡人,体会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三)感悟探究:尊重从我做起【教师活动】1.角色模拟:如果你是A班的同学,你会怎么对F班同学说?结论点拨:平等对待他人。2.播放《嗝嗝老师》片段,思考:面对魔王学生的欺负,如果你是嗝嗝老师,你会怎么办?再播放嗝嗝老师的回答,结论点拨: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人。3.观看《嗝嗝老师》片段思考:她是用什么方法感化调皮学生?得出结论:积极关注、重视他人。4.出示并解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揭示出学会换位思考的道理。【学生活动】学生进行角色模拟,再观看视频,讨论回答面对魔王学生的欺负,如果你是嗝嗝老师,你会怎么办?再观看视频,体会嗝嗝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和重视。【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角色扮演,引导学生认识到平等对待他人是对他人的尊重。通过换位思考,体会欣赏他人闪光点的独特魅力,反思自己在生活中能不能做到彼此欣赏,引导学生感受认真对待他人带来的心理体验,认识到换位思考是对他人的尊重。(四)课堂实践,外化于行【教师活动】点赞小行动,让同学们制作一张点赞卡,为同学尊重的言行点赞,学习尊重的礼仪后,运用尊重礼仪送给对方,指导双方做好接送卡片的礼仪。【学生活动】学生制作点赞卡,学习尊重的礼仪,并完成实际操作。【设计意图】理论结合实践,引导同学们在生活中践行尊重他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五)课堂小结,巩固提高【教师活动】结合板书进行总结:本课学习了什么是尊重,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和怎样做到尊重他人。老师概括三个大标题,请学生从笔记和课本中找到答案。【学生活动】学生通过翻看课本找寻能够用于总结的观点,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答案并展示。【设计意图】通过找出相关观点培养学生正确应用知识的能力,加强规范表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