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以礼待人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以礼待人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4.2以礼待人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情境和材料分析理解文明有礼对个人成长、社会和谐和国家形象的意义和价值。
2. 通过情境分析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表达、展现文明有礼,在生活中做文明有礼的人。
3.通过材料学习我国古代和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礼节和礼仪,知道礼貌待人的方法。
教学重点:
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今人学礼”的图片:拱手礼、作揖礼、鞠躬礼
教师: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礼仪知识,所以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那么什么是“礼”?它有什么作用?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以礼待人》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图片导入,认识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礼仪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一)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教师解读:
1、礼的内涵及表现
2、文明有礼的重要意义
3、学会做文明有礼的人
【设计意图】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围绕目标开展学习,用目标激励、引导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积极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
(二) 待人礼为先
1、学生自学,完成以下问题:
(1)礼的含义?
(2)礼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3)文明有礼的作用(重要性)?
(4)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些学生不能准确回答的部分,就是教师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多媒体出示故事,让学生分析。
小岩一家约了朋友一起吃晚餐。小岩一家先到了就餐地点,找到了包间。进屋后,小岩抢先坐在沙发上,把脚放在茶几上,自顾自玩手机。一会儿,几位朋友来了,他们主动与小岩打招呼,小岩只是答应了一句,眼睛没有离开他的手机。因为等的时间比较久,小岩有些饿了,菜刚上齐,他就拿起筷子夹菜吃。妈妈提醒他别着急,小岩鼓着嘴,很生气……
(1)出示任务:你认为小岩哪些方面做得不合适?应该如何改进?
(2)预设答案:
不合适的地方有:小岩抢先坐在沙发上,把脚放在茶几上,自顾自玩手机;小岩只是答应了一句,眼睛没有离开他的手机;菜刚上齐,他就拿起筷子夹菜吃;妈妈提醒他别着急,小岩鼓着嘴,很生气……
改进:进屋后,他应该让长辈先坐,尊敬长辈是礼仪的要求;其次,端庄自己的坐姿,坐立行走都有礼仪规范;朋友来了,小岩应该主动跟朋友打招呼交谈;交谈的时候应该放下手机,这些都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菜上齐后,小岩应该等大家一起动筷子,这是就餐的时候需要注意的礼仪规范;最后呢,妈妈提醒、批评小岩时,小岩应该虚心接受妈妈的批评,并及时的改正。弟子规说:父母教,须静听。
(3)出示任务:如果你是一起就餐的客人,你会有什么反应?会如何做?
(4)预设答案:我会觉得小岩没有礼貌,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道德修养和交际能力。作为客人,在餐桌上我会照顾小岩的情绪,不去斥责他,但是我以后会对他敬而远之。
【设计意图:本活动引导学生意识到文明有礼看似小事,实则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风貌,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素养。文明有礼应该从小事做起。】
因为小岩没有以礼待人,所以他得不到朋友的尊重与认可,朋友可能会对他敬而远之。所以我们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文明有礼。那么什么是“礼”呢?
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表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品读经典:
不学礼,无以礼。——孔子;人而无礼,焉以为德。——杨雄;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设计意图:对学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古代名人的论述中说明文明有礼对一个人立身处世的作用。】
(5)出示任务:回到家以后,小岩的爸爸妈妈又批评了小岩。小岩感到很委屈,他说:“这都什么年代了,还讲这些繁文缛节?”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不同意: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3、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多媒体展示:
(1)播放视频《男子踩踏圆明园遗址拍照,行拘》
问题:李某为什么会被行拘,请同学们从文明有礼的角度思考。
预设答案:圆明园不是一个普通的游乐园,它是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罪证,是中华民族的屈辱,中华民族的伤,中华民族的痛!李某无视游园秩序,没有文明旅游,破坏文物古迹,所以被行政拘留,受到了人们的强烈谴责。
得出结论: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2)出示图片:《不一样的结局》
在一辆拥挤的公交车上,甲不小心踩了乙的脚…… 《以礼待人》
思考:为什么故事一样,结局却不一样?
第一个场景中,甲踩了乙的脚,甲没有及时表达自己的歉意,二人话不投机,剑拔弩张,一场冲突在所难免;第二个场景中,甲一句真诚的对不起,获得了乙的原谅,二人化干戈为玉帛,相安无事。由此可以看出,在人际交往中,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诚恳、谦逊、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3)播放视频:“无臂美人鱼”的最美合影。
卢冬的暖心之举,是对同台者的尊重,也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最好诠释。让无数网友为之感动,称“这便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温儒良善”,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格局,举呈现了大国礼仪之邦的大度和魅力。由此可以看出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形成了完备的礼仪规范和传统美德。在体育比赛、对外交往等情境中特定仪式,如升国旗等,都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赏视频、观察图片,体会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三)做文明有礼的人
小岩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也想成为一个文明有礼的人,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做到文明有礼呢?
1、出示任务: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
2、预设答案:
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3、详细解释三个观点:
(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以礼相待,要态度谦恭,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谈吐文雅,不说脏话、粗话;与人交谈时,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
出示连连看游戏: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探望别人,要说“拜访”;起身作别,要说“告辞”。
中途先走,要说“失陪”;请人别送,要说“留步”。
请人批评,要说“指教”;请人指点,要说“赐教”。
请人帮助,要说“劳驾”;托人办事,要说“拜托”。
麻烦别人,要说“打扰”;求人谅解,要说“包涵”。
【设计意图:学习这些有代表性的礼貌用语,学生既可以学做文明有礼的人,又能够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增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和能力。】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多媒体展示两组图片,让学生对比,谈自己的感受。
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良好的举止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做到着装得体、举止稳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畅所欲言:“我们每天上学只穿校服,谈不上注意仪表。”你同意吗?
穿好校服不仅反映着人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一个人的文明素养,也直接影响到学校形象。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合作探究: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出示任务:把文明有礼的具体做法写下来。
通过讨论,总结出: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教师总结:第四届保定市旅发大会将在望都举行。届时,四面八方的友人将齐聚望都,为了展现望都的文明形象,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同时我们还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为此我倡议全体同学要做到:自尊自爱、注重仪表;诚实守信、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
【设计意图:结合望都开旅发大会的背景材料,让学生真正的从课本走向社会实践,学以致用。同时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礼的内涵、表现,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通过一节课我们不可能把生活中的所有的不文明行为纠正,但是我们一定要相信文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践行文明、传递文明,从我做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