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4年-2015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交流材料思想引领行动 细节决定成败-----2015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备考策略临朐县海岳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 姜欣丽 王仕秋 申俊 2015年3月思想引领行动 细节决定成败 ------2015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二轮复习担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巩固提高的重任,是高考复习的重要阶段。结合一轮复习的实际和学生已有学习水平,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中心,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巩固一轮成果。 一、复习依据 依据1:命题指导思想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重视“新情景,新材料”的创设与运用,注重考查学生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思考解决问题。 依据2:山东卷试题主导形式仍是“三新”试题。山东卷命题方式仍然是以“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为基本特征。高考命题不再拘泥于课本。 依据3:注重通史思维,把握阶段特征。近五年的高考题中,通史思维编排试题落脚点大都在横向的阶段特征的把握。例如:2014年山东文综卷第38题第(4)问,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加以阐述,就是结合了20世纪初的政治、经济、思想等社会特征进行的论证。 依据4:注重学科价值观引领,注重史学探究方法的研究。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文素养。因此,课程改革后的新高考以学科价值观为利益,关注现实,关注社会。高考试题中也同时对历史研究方法、史学观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2014年38题就是围绕计量史学研究方法,史料整理方法而命题。 依据5:二轮复习的特点和目标。 从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方面组合知识,力求融会贯通,形成知识网络,进而实现综合能力的突破。具体的说,我们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夯实基础,构建网络;系统训练,提高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解决知识的“重点”“深度”“广度”的问题 二、复习应对措施及策略 (一)确立主题,整合教材。按照历史发展科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确定二轮复习专题。划分专题基于三种考虑:1、是按照考纲的历史顺序,结合教材内容,重新制作学案,为学生建立宏观的历史知识体系,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和历史思维能力。必修部分可以分为古代部分(中国古代、世界古代)、近代部分(世界古代、世界近代)、现代部分(世界现代、中国现代)三个主题,根据考纲顺序进行组合为19个子专题。例如:中国近代部分按照考纲的历史顺序确立专题和顺序为政治部分: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 新中国外交 祖国统一大业经济部分: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0年代---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 新时期改革开放思想部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社会生活: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科技、教育、文化:建国后主要表现2、是对阶段特征进行归纳,把握了专题主干知识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注重知识的跨度与深度,形成专题知识网络和认知规律。阶段性的史实整合,要做到小跨度大综合。复习时,应选择特征明显,且影响巨大的历史发展阶段,按照时间顺序,中国部分归纳10个阶段,世界部分归纳为6个阶段,每个阶段完成后,对本阶段主题阶段特征进行归纳规纳。中国现代部分完成后即可归纳为3个阶段:(1)建国初期 (1949—1956)政治:立足国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体系;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中国政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经济:中国人民在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进行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思想:毛泽东思想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进行不断探索。科技文化:建国初期,“两弹一星”使科技和国防能力大大提高,文艺领域倡导“双百”方针,出现文艺繁荣景象。制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社会生活:人民物资生活逐步提高,但总体水平较低。(2)、曲折发展(1956—1979)(一)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遭到破坏,70年代,外交取得重大突破,打开外交新局面。(二)经济:中国八大奠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但急于求成,出现“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失误,国民经济发展严重受挫。(三)“左倾”思想日益发展。(四)科技文化:在杂交水稻、航空航天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教育战线一片混乱,民族素质大大降低。(五)社会生活:受政治运动影响,呈现明显的时代特色。(3)、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9至今)(一)政治: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重建和完善了三大民主政治制度;提出“一国两制”方针,香港、澳门回归,海峡两岸打破了长期的隔绝状况;一方面,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二)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和城市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并实行对外开放,逐渐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相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稳步迈进。(三)思想: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发展。(四)科技发展:改革开放后,载人航天、计算机研制以及生物技术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奠定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重要地位。(五)文化成就:文艺领域重提“双百方针”再次呈现繁荣景象。20世纪80年代,在教育领域提出“三个面向”指导方针,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义务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共同发展,为中国21世纪的崛起奠定了人才基础。(六)社会生活:改革开放后,衣食住行有了根本改观,物质生活、社会生活、交通通讯、大众传媒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外问题的综合思考,每一主干部分专题完成后,都要对同一时间下的中国部分与世界部分进行比较,加深认识。现代部分中西方我们寻找的比较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产阶级议会制(2)、近现代史上三大经济发展模式比较(3)、两极格局解体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的应对措施3、是社会热点专题、史学方法专题单点突破。文科综合试卷对于现实热点问题的反映方式。第一,直接涉及现实的热点问题。第二,考查现实热点问题的历史背景或者历史上的相同领域的事件、过程。这应该说是历史学科考查现实热点问题的典型呈现方式。第三,以现实的热点问题为着眼点,联想到一些历史问题或历史现象。中国现代部分适当补充归纳社会转型、关注民生、强国之梦—大国崛起、体制创新等长效热点专题,围绕热点问题如中国梦、三农问题、城镇化等综合探究、拓展思维。(二)专题设计思路:1.环节一:明确目标、把握考情——课标分解、命题点搜索。通过各类高考题的总结,参考课标和《考试说明》,可以分析出本主题的重点考查内容有:1、民主政治建设包括的主要内容、曲折发展历程2经济建设方面:走苏联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一国两制”的理论构想与实践4、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初期---70年代---新时期2、环节二:确定主题复习主题,引入“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为载体,提高学生灵活掌握课本基础知识能力,在运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题带本,回扣主题主题一 多样的人类政治文明 设置新材料比较古希腊、近代英国与中国政治制度的内容,从而体会人类政治制度的多样化,从而吸取经验教训。主题二 世界与中国 利用多种形式的史学信息探究: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以及中国做出的反应3、环节三:重点问题明确化,教师点拨历史概念、阶段特征、发展规律、重难点问题、总结性问题本部分我们按照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的思维方式可以进行拓展探究,重点研究以下几个问题:(1)列举比较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2)世界历史上三大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3)现代史中外横向比较 4.环节四:热点命题情景化,利用所学知识贯通古今,扫描热点。【热点链接】 壮哉“中国梦”---把握发展机遇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背景材料】国家主席习近平阐释“中国梦”----“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之一时代阐释,既包含了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方向。【相关链接】1、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2、中国梦承载着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经典示例】典型题训练使学生对这一热点的命题方式了然于心5、环节五:构建整体网络,做到理清框架清晰明了,学生自主梳理为主,教师点拨。6、环节六:模拟题为例,限时限量检测,归纳方法。在课堂梳理过程中,始终把握“三放与三不放”。一放:放手学生练习;二放:学生动嘴讨论;三放:课堂师生交流。一不放:基础训练落实;二不放:认知冲突出现;三不放:即时生成问题(三)关注学术观念,构建新观念专题高三复习中要注重对新学术观点的学习和理解,要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不同历史事件的实际,适用最恰当的史学范式来解读,或者用几种不同的范式从多角度来诠释同一历史阶段和同一历史事件,做到既“量体裁衣”,又不时“更新款式”,对教材知识从新的角度构建新的体系,对重大历史问题运用新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主要关注史观应该有:近代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生态史观等,把各种史观结合岳麓教材史实表现进行专题归纳训练:例如:从革命史观与现代史观看新中国成立,多元史观看中国改革开放。(四)利用文综综合拉练,提升考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现行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是“知识抽样,能力覆盖”,只有大量知识而缺乏解题能力无法取得高考胜利,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1)要有重点地进行限时训练以提高解题能力。应重点训练在给定时间范围内、在较为紧张的状态下、快速准确地将题目答(2)应训练给定材料尤其文言文材料以及欧化语言材料能力;(3)应重点训练分析能力、概述能力、比较能力、评述能力; (4)要在答题角度上下功夫;要在关键词上下功夫;要在训练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答题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对一些基本题型进行归纳:例如:分析、理解、说明观点题。探究题、评述观点题 要求:观点明确,层次清晰、史论结合、论证有力步骤:第一步指出观点,并做解释(解释观点的含义)。(观点明确) 第二步寻找论证观点的角度层次第三步结合史实论证观点①理论解释 ②史实论证 (史论结合、论证有力) 讲评一定要强调规范在前,每次讲评我们都一定做好错题统计、错题分类归类、错分析、不同类型的题目方法总结,二次过关,真正抓住大型考试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明白知识如何考、卷子如何看,才会明白自己如何答,给学生留下充足时间消化吸收。(五)、调整心态,提高应试水平,关注非智力因素。三科一卷,题量颇大,三年间十余册教材内容,溶入一卷,对考生当然会构成有压力的心理暗示。因此,加强考前心态调试,规范应考流程,是二轮复习中一项重要的任务,随着高考临近,在二轮复习的3、4月份,正是学生心理变化频繁时期,关注每一名学生的状态,功夫用在平时,不能在考前絮絮叨叨,一切做到水到渠成。 临朐海岳中学历史组 2015、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