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六年级上册5.灵活巧妙的剪刀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 六年级上册5.灵活巧妙的剪刀 教案

资源简介

《灵活巧妙的剪刀》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工具与技术》单元的第5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隶属于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技术与工程领域,指向“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 带来深远影响和变化。人们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如杠杆、滑轮、轮轴、 斜面等简单机械,使用这些工具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科学概念。
本课作为单元的第5课,主线是剪刀,剪刀是组合斜面和杠杆的工具。对剪 刀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实际就是对前面学过的简单机械的一种回顾、强化。另 一条线是技术,剪刀的发明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多种多样的剪刀也是人们在尝试 过程中,随着经验的累积、认知的深入,不断改进的结果。所以本课具有承前启 后的作用,既是对前面4课的小结,又开启了后面3课对技术的专门探究。
【学生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剪刀”这一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并不陌生,几乎都有过用剪 刀剪东西的生活经历,也见过一些不同类型、样式的剪刀。比如:解剖剪、裁衣 剪刀、理发的剪刀,等等。这些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完成本课的两个活动任 务。尽管生活中多次接触过剪刀,但学生对剪刀的研究却很少,剪刀为什么要设计成这样?它的结构和功能有什么联系?我们可以以此类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 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增强探究的动力。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对剪刀的观察和使用体验,理解剪刀具有斜面和杠杆的综合结构特点,认识到工具的创造能满足生活的不同需要。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体验和比较的方法,发现剪刀的材质、结构特点,认识到工具的结构与功能具有一致性。
探究实践:在实践探究中,能够记录工具之间的时间、用力、安全、灵活、方便等多个指标,并评价使用的效果。
责任态度:在实践过程中,能基于实际观察进行比较分析,形成乐于创新发明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不同剪刀完成不同的任务,体验剪刀的功能。
难点:能运用时间、用力、安全、灵活、方便等多个指标来评判剪刀使用的效果。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剪刀、印有圆形的纸片、瓦楞纸、印有线条的布片、解剖剪、裁衣剪刀、废旧网线。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板书贴。
【教学过程】
一、 聚焦
1.[轻松挑战]
小组内A组同学用手分离圆纸片;B组同学使用剪刀分离圆纸片
比较两者的速度说说使用剪刀的优点。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和讨论,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回忆自己熟悉的剪刀有什么特点,激发学生探究剪刀的兴趣。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板书课题:灵活巧妙的剪刀。
2.出示剪刀图片分析结构和功能。
3.随着科技发展,金属成为了工具的主要材料,我们通过熔化、拉伸、弯曲、成形和在成形等方法,制造出了许多工具。
水果刀——斜面 核桃夹——杠杆 剪刀——两种简单机械的组合
提问:剪刀有什么特点呢?有何作用呢?
学生观察并汇报,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学生联系已学过的工具,再通过观察对比,很快会发现剪刀上有刀具的斜面和核桃夹的杠杆特点,从而知道剪刀是两种简单机械的组合。
二、 探索
活动一 对剪刀的杠杆功能进行测试
任务:用剪刀不同位置裁剪瓦楞纸,感受用力情况。
明确活动要求:小组成员分工分别用刀刃上1、2、3三个位置裁剪瓦楞纸,记录下用力情况。
设计意图:剪刀是否省力与物体所放刀刃的位置有关。
活动二 对不同结构剪刀的功能进行测试
任务1:分别用美工剪刀和裁衣剪刀沿黑线把布料裁剪下来。
明确活动要求:沿着实线剪,尽可能剪平整,剪的时候不要太快,注意安全。
学生将活动中用美工剪刀和使用裁衣剪刀的感受记录下来。
任务2:模拟医生做外科手术。分别用美工剪刀和解剖剪刀切开外皮剪断导线。
先用剪刀剪开废旧网线的塑料外皮,然后剪断其中两根导线。要求外皮开口不能太大,只剪断两根导线。
教师明确外皮开口的口径大小,并要求操作的过程中禁止弯折网线。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比较剪刀裁剪纸质和布料的异同,体验剪刀在裁剪过程中带给我们的便利,从而深入理解剪刀的结构和作用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普通剪刀要想完成这个任务非常难,完成任务的质量也很差,从 而促使学生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剖剪正是为解决这类问题而发明出来 的。学生在这个活动中,更能深入地体会到剪刀的巧妙之处。
三、 研讨
通过测评,你如何评价剪刀这种工具?有哪些指标可以评价这种工具的优劣?
在模拟医生解剖的任务中,你认为解剖剪有什么作用?它的什么结构特点使它具备这样的作用?
3.出示三张图片,分别是一把美工剪刀、一把解剖剪和一把裁衣剪刀。找找三种剪刀的异同。
四、 拓展
教师出示两张图片,分别是一把理发剪刀、一把园林剪。找找两种剪刀的异同说说用处。学生观察比较,教师总结。得出剪刀不同的结构有不同的用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