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物学 必修1[RJ](不定项)人教生物必修1知识梳理及训练第2课时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及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INCLUDEPICTURE"知识梳理归纳总结.TIF" INCLUDEPICTURE "知识梳理归纳总结.TIF" \* MERGEFORMAT知识点1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2.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细胞分裂的异同(1)不同点INCLUDEPICTURE"295SW60教.TIF" INCLUDEPICTURE "295SW60教.TIF" \* MERGEFORMAT(2)相同点分裂间期都进行染色体复制;分裂期都进行染色体平均分配。INCLUDEPICTURE"深入思考1.tif" INCLUDEPICTURE "深入思考1.tif" \* MERGEFORMAT参与动、植物细胞细胞周期过程中的细胞器有哪些?提示:细胞器 细胞类型 生理作用核糖体 动物、植物 各种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中心体 动物、低等植物 前期参与纺锤体的形成高尔基体 植物 末期参与细胞壁的形成线粒体 动物、植物 提供能量3.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1)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关键是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2)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4.一个细胞周期过程中DNA、染色体数量变化(1)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量关系①图示②分析染色体数=着丝粒数,即根据着丝粒数计算染色体数。当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数=1∶2∶2。当无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数∶DNA数=1∶1。(2)一个细胞周期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DNA分子等的规律性变化时期项目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染色体形态变化染色体(2N)数目变化 2N 2N 2N 2N→4N 4N染色单体数目变化 0→4N 4N 4N 4N→0 0DNA(2C)数目变化 2C→4C 4C 4C 4C 4C(3)根据上表画出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内DNA、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曲线图易漏边角课本P1151.正常细胞的分裂是在机体的精确调控之下进行的,在人的一生中,体细胞一般能够分裂50~60次。但是,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2.无丝分裂(1)特点: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2)过程①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核。②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3)实例:蛙的红细胞。知识点2 运用模型解释细胞不能无限长大1.原理(1)不同大小模型模拟不同大小的细胞。(2)葡萄糖在不同大小模型中扩散速率相同。2.变量分析(1)自变量:“细胞”体积的大小。(2)因变量:“细胞”中葡萄糖扩散的体积与“细胞”体积的比值(细胞物质交换效率)。3.数据分析模型边长(mm) 表面积(mm2) 体积(mm3) 葡萄糖扩散深度(mm) 表面积/体积(相对表面积) 含葡萄糖的体积/“细胞”体积2 24 8 0.5 3 7/84 96 64 0.5 3/2 37/648 384 512 0.5 3/4 169/5124.实验结论(1)模型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表面积)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2)葡萄糖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细胞”体积之比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5.总结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知识点3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1.实验原理(1)在高等植物体内,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2)在高倍显微镜下,可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判断这些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3)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甲紫溶液)着色。(4)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能使组织中的细胞分离开。2.实验试剂质量浓度为0.01 g/mL或0.02 g/mL的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3.实验步骤(1)洋葱根尖的培养(2)装片的制作(3)观察:把制成的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再换成高倍镜仔细观察,首先找出分裂中期的细胞,然后再找其他时期的细胞,注意观察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最后观察分裂间期的细胞。注意每一时期的时间=细胞周期×此时期的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4.注意事项实验材料的选择 类型 选取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相对较高的材料部位 选取分裂旺盛的部位(如根尖、芽尖的分生区)时间 必须在分裂旺盛的时间操作注意事项 解离时间 太短 细胞间质未被完全溶解,压片时细胞不易分散过长 导致细胞解离过度、根尖酥软,影响染色漂洗时间 适宜 洗去多余的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而影响染色操作注意事项 染色时间 太短 染色体或染色质不能完全着色过长 使其他部分也被染成深色,无法分辨染色体压片 过轻 细胞未分散开过重 将组织压烂INCLUDEPICTURE"深入思考1.tif" INCLUDEPICTURE "深入思考1.tif" \* MERGEFORMAT1.能否将视野固定在一个细胞观察其连续的变化过程?如果不能,应怎样做?提示:不能。细胞解离后已被杀死,因此要通过移动装片寻找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2.观察结果中,处于哪一时期的细胞最多?为什么?提示:分裂间期。观察到不同时期的细胞数目多少反映出各时期经历时间的长短——间期最长,故观察到的细胞最多。INCLUDEPICTURE"知识框架.TIF" INCLUDEPICTURE "知识框架.TIF" \* MERGEFORMATINCLUDEPICTURE"本节聚焦.TIF" INCLUDEPICTURE "本节聚焦.TIF" \* MERGEFORMAT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是怎样的?答案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出现染色体,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着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末期:染色体变为染色质丝,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现,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最终将细胞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2.有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答案 细胞有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关键是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INCLUDEPICTURE"学习目标自主检测.TIF" INCLUDEPICTURE "学习目标自主检测.TIF" \* MERGEFORMAT1.(目标1)下列叙述能表明动物体细胞一定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是( )A.核糖体合成活动加强B.高尔基体数目明显增多C.线粒体产生大量ATPD.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答案 D2.(目标1)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特有的是( )A.核仁解体,核膜消失B.染色质螺旋变粗成为染色体C.由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答案 C3.(目标1)右图为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示意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该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C.①和②是姐妹染色单体D.③将在后期分裂为2个答案 B4.(目标2)关于“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酒精用于解离,还被用于洗去浮色B.实验用的醋酸洋红是一种酸性染料C.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大多数细胞都处于分裂间期D.显微镜下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一个细胞连续的分裂过程答案 C解析 该实验中,解离后用清水洗去解离液,染色后不需要洗去浮色,A错误;实验用的醋酸洋红是一种碱性染料,B错误;由于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占的时间远远大于分裂期,因此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大多数细胞都处于分裂间期,C正确;由于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可能观察到一个细胞连续的分裂过程,D错误。5.(目标2)如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过程所用的解离液是以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配制而成的B.B过程的主要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C.只有从新生的根尖上取材,才能观察到有丝分裂D.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后,可以换用高倍镜继续观察答案 C解析 高等植物的根尖、茎尖等部位的分生区细胞都能进行有丝分裂,C错误。6.(目标3)如图是植物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内染色体及DNA数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实线是DNA数量变化的曲线图B.虚线是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曲线图C.AB段进行DNA复制D.B点开始着丝粒分裂答案 D解析 着丝粒分裂会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图中B′点开始着丝粒分裂。7.(不定项)(目标1)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均附着于纺锤丝上,称为双定向作用。该作用出现异常,有丝分裂会暂停。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核膜消失、核仁解体,中心粒倍增B.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双定向作用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C.丙细胞出现双定向作用,显微镜下染色体与赤道板清晰可见D.限制双定向作用不会影响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完整性答案 ABCD解析 中心粒在分裂间期倍增,A错误;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赤道板不是真正存在的细胞结构,C错误;限制有丝分裂的双定向作用会暂停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和有丝分裂的继续进行,从而影响细胞周期的完整性,D错误。INCLUDEPICTURE"重难突破易错攻克.TIF" INCLUDEPICTURE "重难突破易错攻克.TIF" \* MERGEFORMATINCLUDEPICTURE"题型6-1-1A.TIF" INCLUDEPICTURE "题型6-1-1A.TIF" \* MERGEFORMAT[例1] 如图是一组动物细胞一个细胞周期过程中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图细胞核内可发生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b图细胞将出现细胞板,并缢裂成两个子细胞C.该生物与高等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在c和d两时期D.e图细胞中分离的染色体分别被星射线拉向两极解题分析 a图表示细胞分裂间期,间期细胞核内主要发生DNA分子的复制,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A错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细胞板,B错误;该生物与高等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在c和b两时期,即前期和末期,C错误。答案 D技法提升“三看法”界定动植物细胞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图像INCLUDEPICTURE"题型6-1-2A.TIF" INCLUDEPICTURE "题型6-1-2A.TIF" \* MERGEFORMAT[例2] 下图1是进行有丝分裂的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及DNA数量变化曲线图,图2是细胞分裂某个时期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实线代表细胞内DNA数量变化B.BC段细胞含姐妹染色单体,DF段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数目的两倍C.D、F点对应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分别是着丝粒分裂,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D.图2所示细胞位于DE段,含有四对姐妹染色单体解题分析 图1中实线代表细胞内DNA数量变化,虚线代表细胞内染色体数量变化,A正确;DF段(后期、末期)染色体数目加倍,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B正确;D点着丝粒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F点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恢复,C正确;图2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位于DE段,细胞内不含姐妹染色单体,D错误。答案 D[例3] (不定项)图1、图2为同一种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图像,图3为该生物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DNA数目变化曲线,图4表示该动物染色体和核DNA可能出现的数量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1所示细胞含有8条姐妹染色单体,图2所示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B.图2所示的时期位于图3中的BC段C.图1、图2分别对应图4中的a、bD.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所示的情况解题分析 图3中C→D段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此时染色体由一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的状态,变成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的状态,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即图2所示的时期位于图3中的DE段,B错误;图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DNA=1∶2,对应图4中的b,图2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DNA=1∶1,且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两倍,对应图4中的a,C错误;图4中d表示染色体∶DNA=2∶1,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所示的情况,D正确。答案 BC技法提升柱状图中细胞周期各时期的判断方法(以一个细胞为例)(1)区别染色体、DNA、染色单体①染色单体会因着丝粒的分裂而消失,所以柱状图中表示的某结构如出现0,则其一定表示染色单体,b为染色单体。②根据有染色单体时,DNA和染色单体数量相同,没染色单体时,DNA和染色体数量相同,则a为染色体,c为DNA。(2)根据染色单体变化判断各时期INCLUDEPICTURE"题型6-1-3A.TIF" INCLUDEPICTURE "题型6-1-3A.TIF" \* MERGEFORMAT[例4] 下面是关于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部分操作示意图,有关评价合理的是( )A.剪取洋葱根尖2~3 mm,因为该区域属于根毛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B.该实验步骤中唯一错误的是在②和③之间缺少用清水漂洗这一环节C.在观察的图像中,b区域属于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已死亡D.若用图中b区域的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现象明显解题分析 洋葱根尖2~3 mm的区域属于分生区,A错误;实验过程中在②和③之间应增加清水漂洗这一环节,而③和⑤之间的清水漂洗环节应删除,B错误;分生区的细胞呈正方形,细胞经解离已死亡,C正确;b区域的细胞属于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用来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时,实验现象不明显,D错误。答案 C[例5] 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分别处理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3天和5天后,制片观察并计算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药物X浓度为0时,细胞分裂旺盛B.若观察统计区域为根尖伸长区,则有丝分裂指数为0C.不同浓度的药物X处理根尖,延长处理时间均会显著影响实验结果D.一定范围内随药物X浓度的增大,抑制有丝分裂的作用增强解题分析 药物X浓度为0时,有丝分裂指数最高,细胞分裂旺盛,A正确;根尖伸长区细胞不进行有丝分裂,故若观察统计区域为根尖伸长区,则有丝分裂指数为0,B正确;由曲线图可知,在药物X浓度为0~5 μmol/L时,根尖处理3 d和处理5 d的有丝分裂指数相近,说明在这个浓度内,延长处理时间不会显著影响实验结果,C错误;据图分析,药物X能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药物X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D正确。答案 CINCLUDEPICTURE"课时作业.TIF" INCLUDEPICTURE "课时作业.TIF" \* MERGEFORMAT[单项选择题]INCLUDEPICTURE"圆点.TIF" INCLUDEPICTURE "圆点.TIF" \* MERGEFORMAT 知识点一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1.动植物细胞细胞增殖过程中的相同点是( )A.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B.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C.间期结束时染色体数目加倍D.染色体加倍后平均分配答案 D解析 动植物细胞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间期结束时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但动植物细胞染色体加倍后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D正确。2.在一个细胞周期过程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着丝粒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B.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D.染色体数加倍和核膜消失答案 B解析 着丝粒的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质的分裂发生在末期,A错误;染色体复制发生在间期,中心粒的复制也发生在间期,B正确;细胞板的出现发生在末期,纺锤体的出现发生在前期,C错误;染色体加倍发生在后期,核膜消失发生在前期,D错误。3.下图表示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B.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发生在示意图AC.表示细胞核膜正在溶解的示意图是DD.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与此图相似答案 C解析 B为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细胞具有4条染色体,说明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A正确;A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期的细胞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B正确;D为有丝分裂末期,此时期的细胞核膜、核仁重建,核膜溶解发生在C(有丝分裂前期),C错误;低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具有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正确。4.如图表示某动物体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O~a段内,DNA完成复制B.b~c段细胞中观察不到核膜和核仁C.c~d段细胞中无细胞板D.d~e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1∶1∶1答案 D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O~a段表示分裂间期,a~b段表示前期,b~c段表示中期,c~d段表示后期,d~e段表示末期。在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前期(a~b段)核膜、核仁消失,故b~c段观察不到核膜和核仁,B正确;末期(d~e段)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D错误。INCLUDEPICTURE"圆点.TIF" INCLUDEPICTURE "圆点.TIF" \* MERGEFORMAT 知识点二 运用模型解释细胞不能无限长大5.下列有关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与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有关B.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大C.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细胞的物质运输D.细胞内细胞器种类的限制答案 D解析 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生长;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细胞内细胞器种类不是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INCLUDEPICTURE"圆点.TIF" INCLUDEPICTURE "圆点.TIF" \* MERGEFORMAT 知识点三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6.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细胞彼此分离开B.漂洗不彻底可能会影响染色效果C.甲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液都属于碱性染料D.实验中可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的动态过程答案 D[不定项选择题]7.有丝分裂过程中,M蛋白可以控制细胞周期的进程,其提供一个“等待”信号延缓后期的开始,当所有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且纺锤丝与染色体正确结合后,M蛋白消失,启动后期进行。药物A处理可导致M蛋白提前消失,药物B处理可导致M蛋白延迟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蛋白是保证细胞正常分裂的重要物质B.药物A可能导致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异常C.药物B可能导致细胞周期变短D.中心粒的活动可能会对M蛋白产生影响答案 ABD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M蛋白可以控制细胞周期的进程,故M蛋白是保证细胞正常分裂的重要物质,A正确;M蛋白提供一个“等待”信号延缓后期的起始,直到所有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且纺锤丝与染色体正确结合,该蛋白会消失,启动后期进行,药物A处理可导致M蛋白提前消失,则染色体不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可能导致细胞发生非整倍体变异,B正确;药物B处理可导致M蛋白延迟消失,则会导致细胞周期变长,C错误;中心粒周围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的纺锤体与染色体的行为有关,故中心粒的活动可能会对M蛋白产生影响,D正确。8.下图①~⑤为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制片流程:解离→染色→漂洗→制片B.分裂过程的先后顺序为①③④⑤,构成细胞周期C.④的细胞中央会形成细胞板,最终扩展为细胞壁D.⑤中染色体形态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答案 ABD解析 制片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错误;①表示有丝分裂中期,②表示分裂间期;③表示有丝分裂前期,④表示有丝分裂末期,⑤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故分裂过程的先后顺序为②③①⑤④,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为止,分为分裂间期与分裂期两个阶段,B错误;④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植物细胞在分裂末期,在细胞中央会形成细胞板,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C正确;⑤表示有丝分裂后期,①表示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D错误。9.下图1表示细胞增殖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2表示处于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复制B.图1中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中期和后期C.图2中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D.图2中细胞含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8条染色单体答案 BD解析 由图1纵坐标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可以判断出,AB段处于分裂间期,正在进行DNA分子复制,A正确;CD段表示进入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染色体,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减半,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B错误;图2中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与图1中的DE段相对应,C正确;图2中细胞共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已经没有染色单体,D错误。[非选择题]10.如图是依据细胞的增殖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等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而画的图像和柱状图,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INCLUDEPICTURE"143SW193上.TIF" INCLUDEPICTURE "143SW193上.TIF" \* MERGEFORMATINCLUDEPICTURE"143SW193下.TIF" INCLUDEPICTURE "143SW193下.TIF" \* MERGEFORMAT(1)图1是某生物体细胞增殖过程中的部分图像,根据图像判断细胞有丝分裂的先后顺序应是 。图1能否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2)图2甲所示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关系对应图1中的 。在图2的乙中用柱状图表示图1中A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3)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发现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主要原因是 。答案 (1)CBAD 不能(2)BC 如图所示(3)细胞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持续时间长,分裂期持续时间短解析 (1)根据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主要特点来进行辨认,A、B、C、D依次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中期、前期和末期;图1缺分裂间期,不能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2)图2甲中所表示的时期具有染色单体,而在图1中具有染色单体的只有B和C。图1 A所示的细胞中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两倍,染色体与DNA分子数均为8,无染色单体。11.洋葱根尖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如图1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请回答问题:(1)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需要经过 、漂洗、 和制片等步骤。(2)将上述细胞按照细胞周期进行排序: (填字母);染色单体是在细胞周期的 形成的。(3)图中最适合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细胞是 (填字母),此细胞核中DNA的数目为 。(4)研究发现,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图2所示。“染色体桥”在着丝粒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到细胞两极。此现象发生在图1中 (填字母)细胞所示的时期。染色体桥断裂后,若细胞正常分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 (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答案 (1)解离 染色(2)DBCEA 分裂间期(3)C 32(4)E 不会解析 (2)D细胞为分裂间期,B细胞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为有丝分裂前期,C细胞中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中期,E细胞的着丝粒已经断裂,为有丝分裂后期,A细胞为有丝分裂末期。因此将上述细胞按照细胞周期进行排序为DBCEA。染色单体是在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形成的。(3)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最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图中C为中期;由于中期时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故此时细胞核中DNA的数目为32。(4)“染色体桥”在着丝粒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到细胞两极。而着丝粒断裂发生在后期,图示E为后期,故此现象发生在图1中E细胞所示的时期。由于“染色体桥”在着丝粒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到细胞两极,因此染色体桥断裂后,若细胞正常分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会发生改变。2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