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物学 必修1[RJ](不定项)人教生物必修1知识梳理及训练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INCLUDEPICTURE"知识梳理归纳总结.TIF" INCLUDEPICTURE "知识梳理归纳总结.TIF" \* MERGEFORMAT知识点1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1.认识显微镜INCLUDEPICTURE"295SW7教.TIF" INCLUDEPICTURE "295SW7教.TIF" \* MERGEFORMAT2.显微镜的使用(1)低倍镜:取镜→安放→对光→安放玻片→调焦→观察。(2)高倍镜使用的“四字诀”INCLUDEPICTURE"143SW4教.TIF" INCLUDEPICTURE "143SW4教.TIF" \* MERGEFORMAT3.显微镜放大倍数剖析(1)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该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的放大,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2)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的关系①a、b是物镜(有螺纹),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距离载玻片越近。②c、d是目镜(无螺纹),放大倍数c(3)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比较物镜 物像大小 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物镜距离载玻片 视野范围低倍镜 小 多 亮 远 大高倍镜 大 少 暗 近 小(4)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①若视野中细胞成单行,则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计算公式 放大之后的细胞数量=放大之前的细胞数量÷举例 INCLUDEPICTURE"161SW1教.TIF" INCLUDEPICTURE "161SW1教.TIF" \* MERGEFORMAT②若视野中细胞均匀分布在整个视野中,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计算公式 放大之后的细胞数量=放大之前的细胞数量÷举例 INCLUDEPICTURE"161SW2教.TIF" INCLUDEPICTURE "161SW2教.TIF" \* MERGEFORMAT4.显微镜成像特点及装片移动规律(1)成像特点:显微镜成的像为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虚像,实际看到的像相当于观察物水平旋转180°,如图示:。(2)移动规律:物像偏向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若物像在偏左上方,则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5.污物位置的判断视野中的污物可能存在于物镜、目镜或装片上。6.显微镜使用要点归纳(1)高倍镜观察时只调细准焦螺旋。(2)光线暗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光线亮时,使用反光镜的平面。(3)当观察对象颜色较深时,应选用较大光圈和凹面反光镜,使视野亮些;当观察对象颜色较浅时,应选用较小光圈和平面反光镜,使视野暗些。这样可增加观察对象与视野的对比度,便于观察清楚。知识点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分类依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常见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①细菌a.蓝细菌(旧称蓝藻)b.大肠杆菌②支原体类型 细胞结构 营养方式支原体 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拟核 异养(寄生)(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区别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大小 较小 较大细胞壁 有(支原体除外),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植物细胞(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和真菌细胞(主要成分是几丁质)都有,动物细胞无细胞膜 有 有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含核糖体、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细胞核 无核膜、无核仁、无染色体、有环状DNA分子位于拟核 有核膜、有核仁、有DNA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染色体相同点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都以DNA为遗传物质2.常见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1)原核生物(2)真核生物3.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1)多样性: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又不一样。(2)统一性①结构:具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②功能:通过核糖体合成蛋白质。③遗传物质:以DNA作为遗传物质。④增殖方式:以分裂的方式产生新细胞。INCLUDEPICTURE"知识框架.TIF" INCLUDEPICTURE "知识框架.TIF" \* MERGEFORMATINCLUDEPICTURE"本节聚焦.TIF" INCLUDEPICTURE "本节聚焦.TIF" \* MERGEFORMAT1.怎样使用高倍显微镜?答案 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移动装片,使目标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并观察。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是什么?答案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无核膜、核仁、染色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3.怎样理解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答案 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也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体现细胞具有多样性;原核细胞之间、真核细胞之间以及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之间具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它们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体现细胞的统一性。INCLUDEPICTURE"学习目标自主检测.TIF" INCLUDEPICTURE "学习目标自主检测.TIF" \* MERGEFORMAT1.(目标1)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一细胞之后,欲换高倍显微镜进一步观察,下列操作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A.将要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的中央B.将小光圈调整为大光圈C.转动转换器,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D.先使用粗准焦螺旋,后使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整清晰答案 D2.(目标1)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装片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4幅图。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答案 A解析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观察到的细胞越大,数目越少。3.(目标2)下列生物中,不具有叶绿素,但具有细胞壁的是( )A.烟草花叶病毒 B.大肠杆菌C.小麦叶肉细胞 D.蓝细菌答案 B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不符合题意;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有细胞壁,没有叶绿素,B符合题意;小麦叶肉细胞是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含叶绿素),也有细胞壁,C不符合题意;蓝细菌有细胞壁,有叶绿素,D不符合题意。4.(目标3)如图分别表示形态、功能都不相同的三种生物。组成它们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 )A.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染色质,遗传物质都是DNAB.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C.都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遗传物质都是DNAD.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答案 D5.(不定项)(目标2)下列关于发菜与酵母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菜和酵母菌细胞都具有细胞壁B.发菜与酵母菌细胞中遗传物质都是RNAC.二者最大的区别是发菜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发菜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而酵母菌则不能答案 BDINCLUDEPICTURE"重难突破易错攻克.TIF" INCLUDEPICTURE "重难突破易错攻克.TIF" \* MERGEFORMATINCLUDEPICTURE"题型1-2-1.TIF" INCLUDEPICTURE "题型1-2-1.TIF" \* MERGEFORMAT[例1]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和③④分别表示目镜和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图和丙图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丙图是乙图装片左移后观察到的图像B.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小C.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组合②③⑤D.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正确的调节顺序为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解题分析 丙图中观察的目标位于乙图的右方,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物像在视野中偏向“哪个方向”,装片就应移向“哪个方向”,所以应向右移动装片,A错误;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则正好相反,①②为目镜,目镜②较短,放大倍数较大,③④为物镜,物镜③较长,放大倍数较大,B错误;⑤⑥中⑤(距装片较近)的放大倍数大,若使放大倍数增大,应选用组合②③⑤,C正确;乙图细胞小、数目多,应是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图像,转为丙(高倍镜下图像),应先把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D错误。答案 C[例2] (不定项)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图甲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的位置、光圈及反光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少B.由d条件下转变为a条件下观察时,可选用平面镜调节视野的亮度C.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D.由d条件下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载玻片向左下方移动解题分析 在目镜放大倍数不变的情况下,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就离载玻片越近,故图甲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依次是a条件下>b条件下>c条件下>d条件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在不调节光圈及反光镜的条件下视野越暗,所以由d条件下转变为a条件下观察时,应选用凹面镜或大光圈,使视野变亮,A正确,B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a条件下放大倍数最大,看到的视野范围最小,则a条件可能观察不到细胞,C正确;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故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才能使图乙中的物像处于视野中央,D错误。答案 ACINCLUDEPICTURE"题型1-2-2.TIF" INCLUDEPICTURE "题型1-2-2.TIF" \* MERGEFORMAT[例3] (不定项)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真核细胞都无细胞壁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均为DNAC.原核生物都是自养生物,真核生物都是异养生物D.原核生物都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真核生物都肉眼可见解题分析 植物细胞为真核细胞,其含有细胞壁,A错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B正确;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都既有自养生物,也有异养生物,C错误;真核生物中的单细胞生物,肉眼可能也看不到,D错误。答案 ACDINCLUDEPICTURE"课时作业.TIF" INCLUDEPICTURE "课时作业.TIF" \* MERGEFORMAT[单项选择题]INCLUDEPICTURE"圆点.TIF" INCLUDEPICTURE "圆点.TIF" \* MERGEFORMAT 知识点一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1.一同学在某观察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通过调节目镜、物镜、粗(细)准焦螺旋等,观察了同一装片,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视野较暗,细胞数目较少的是②B.①的视野范围较②小C.转动遮光器可以给显微镜换上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D.若选用目镜10×和物镜40×的组合观察,观察到的细胞面积是实际面积的400倍答案 A解析 由题图可知,与①相比,②的放大倍数较大,处于高倍镜下,视野较暗,细胞数目较少,A正确;①看到的细胞数目较②多,视野范围较②大,B错误;转动转换器可以给显微镜换上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C错误;若选用目镜10×和物镜40×的组合观察,观察到的细胞长度和宽度都放大400倍,观察到的细胞面积是实际面积的160000倍,D错误。2.某同学在观察一个细胞均匀分布的装片时,先用10×目镜和40×物镜进行观察时,发现视野中共有16个细胞;然后他把目镜换为5×后,可观察到视野中的细胞数是( )A.4个 B.16个C.32个 D.64个答案 D解析 该同学先用10×目镜和40×物镜进行观察时,发现视野中共有16个细胞;然后他把目镜换为5×,目镜的放大倍数是原来的1/2,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的放大,由于该同学观察的是一个细胞均匀分布的装片,因此观察到的范围扩大22倍,所以可观察到视野中的细胞数是16×4=64。3.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有关显微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装片B.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叶绿体呈逆时针流动,则实际情况是呈逆时针流动C.若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字母q,则载玻片上实际是字母dD.视野中发现目标细胞位于左下方,将玻片移向右上方能使其移到视野中央答案 B解析 转换高倍物镜不需要升镜筒,A错误;显微镜呈现的是左右相反,倒立的虚像,故载玻片上实际字母应该是b,C错误;视野中目标细胞位于左下方,应向左下方移动玻片使其移到视野中央,D错误。INCLUDEPICTURE"圆点.TIF" INCLUDEPICTURE "圆点.TIF" \* MERGEFORMAT 知识点二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4.下列生物的细胞中,不具有核膜的是( )A.鱼和鲸B.玉米和棉花C.大肠杆菌、蓝细菌和支原体D.蘑菇、木耳和酵母菌答案 C解析 真核细胞有核膜而原核细胞没有,细菌和支原体都是原核生物,无核膜,C正确。5.如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代表蓝细菌、新冠病毒、水绵和酵母菌,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阴影部分可能包含( )A.核糖体 B.染色体C.细胞膜 D.核酸答案 D解析 新冠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染色体(蓝细菌也不含染色体)和细胞膜等结构,A、B、C错误;据图分析,图示阴影部分是新冠病毒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共同点,上述生物共有的成分是核酸,D正确。6.下列有关四种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洋葱 ②大肠杆菌 ③H1N1病毒 ④变形虫A.①和②的主要区别在于②具有细胞壁B.①和③的主要区别在于①具有细胞结构C.②和④的主要区别在于②没有核糖体D.③和④的主要区别在于③具有拟核答案 B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变形虫属于单细胞的真核生物,洋葱属于高等植物(真核生物),H1N1病毒属于非细胞结构生物。①和②都具有细胞壁,A错误;①和③的主要区别在于①具有细胞结构,B正确;大肠杆菌具有核糖体,C错误;H1N1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生物,无拟核,D错误。7.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①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 ②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等 ③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以DNA为遗传物质 ④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多种多样A.②④ B.②③C.①② D.①②③答案 B解析 ④表现了细胞的多样性,错误;病毒无细胞结构,故生物体不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且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体现动植物的统一性,没有体现细胞的统一性,①错误。8.下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衣藻、草履虫、变形虫、大肠杆菌和蓝细菌。下列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生物的细胞中都有核糖体B.属于真核生物的有①②③C.生物①②③的遗传物质是DNA,生物④⑤的遗传物质是RNAD.⑤虽然没有叶绿体,但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答案 C[不定项选择题]9.下列关于蓝细菌和水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蓝细菌无核膜、水绵有核膜B.叶绿体是蓝细菌和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C.蓝细菌和水绵具有细胞质和细胞膜D.蓝细菌和水绵的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中都有DNA答案 AC解析 蓝细菌为原核生物,无核膜,无核仁,无染色体,无叶绿体,有DNA,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B、D错误。10.如图是低倍镜下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长度测量的局部视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换高倍镜可使图示保卫细胞移至视野中央B.换高倍镜后视野会变亮C.换高倍镜后应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D.用10倍物镜观察组织细胞时镜头与玻片的距离比用40倍物镜观察时近答案 ABCD解析 移动装片才能使图示保卫细胞移至视野的中央,A错误;换高倍镜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C错误;用10倍物镜观察组织细胞时镜头与玻片的距离比用40倍物镜观察时远,D错误。[非选择题]11.显微镜是生物学科中最为重要的观察工具之一,下面是关于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个问题:(1)在低倍镜下寻找到需观察的细胞后,若要进一步放大观察,则操作的主要程序为:①把__________________移到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物像清晰。(2)下图1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图2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为________(放大倍数)。(3)若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很可能在( )A.物镜上 B.目镜上C.装片上 D.反光镜上(4)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一般需经染色才能较清楚地观察到,若无染色剂,应怎样调节显微镜才能够较清楚地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①要放大观察的物体 视野中央 ②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③调节细准焦螺旋(2)40×(3)B(4)缩小光圈或调节反光镜(使用平面镜)降低视野的亮度解析 (2)放大的倍数指的是放大观察对象的长度或宽度。更换物镜后,观察的横向的细胞数目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即放大倍数为原来的4倍,故应将物镜从10×更换为40×。(4)口腔上皮细胞颜色较浅,若无染色剂,应将视野调暗。12.下面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________(填字母)是真核细胞,其与原核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2)图中D是________,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是其含有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填“异养”或“自养”)生物。图中C所属生物绝大多数是营________的异养生物。(3)图中E生物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图示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它必须依赖________才能生活。答案 (1)A、B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核糖体(2)蓝细菌 叶绿素和藻蓝素 自养 腐生或寄生(3)没有细胞结构 活细胞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