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四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提质减负”限时练习语文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四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提质减负”限时练习语文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线
---------------------------------------------------------------------
)2023~2024学度第一学期“提质减负”限时练习2023-11
四 年 级 语 文
亲爱的同学们,在检测前请你在心中默念三遍--“我能行”。告诉你只要你自信沉着,认真思考,积极行动,你一定会成功。
第一部分 选择(15分)
一、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个加点字的注音是错的,请你把它找出来。
1.A.饶恕(shù) B.潜入(qián) C.花圃(pǔ) D.叶柄(bǐn) ( )
2.A.逊色(xùn) B.慎重(shèng) C.倾斜(qīng) D.船舶(bó) ( )
二、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项含有错别字,请你把它找出来。。
3.A.操场 B.嫩红 C.痕记 D.疲劳 ( )
4.A.触角 B.牢固 C.重叠 D.枯委 ( )三、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你把它找出来。
5.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
A.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 B.炎帝之少女(小女儿)
C.可怜九月初三夜(可爱) D.以堙于东海(埋在)
6.下列句子中,对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女足精神是拼搏,是不屈,是坚韧。(排比)
B.跳水比赛中,中国选手身轻如燕,在空中流畅地完成指定动作后跃入水中。(比喻)
C.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拟人)
D.我仿佛听见星星在小声说话。(比喻)
7.结合《蝴蝶的家》一文,“其他昆虫,如螳螂、蜻蜓、萤火虫,它们的家又在哪里呢?”这个问题是从什么角度提出来的? ( )
A.课文的内容 B.课文的写法
C.联系生活经验 D.创作目的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通过“天宫课堂”,使我向往星空。
B.李商隐是唐朝著名诗人。
C.听了这个故事,被革命先辈的精神深深打动。
D.老师纠正并指出了我的错误。
9.下列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航天飞船、深水钻井平台上天入地,我们一步步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
B.人类真是神通广大,航天员居然能在“天宫”给地球上的孩子们上课。
C.航天员勇于探索、随遇而安,让我们知道了许多宇宙的奥秘。
D.深夜的发射场人声鼎沸,我不会忘记那令人震撼且自豪的时刻——“神舟十五号”一飞冲天。
10.下列动物的家的名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狗窝 鸟巢 B.鱼塘 羊圈
C.虎穴 鸡穴 D.马厩 牛棚
11.下列名言与“勤学好问”无关的一项是 ( )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12.下列诗句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蕴含的道理相似的一项是 ( )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3.下列谚语中,不是关于秋天的一项是 ( )
A.立春落雨至清明。
B.立了秋,把扇丢。
C.吃了重阳糕,夏衣打成包。
D.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1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题西林壁”中的“题”是题目的意思。
B.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心思。
C.“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中的“逐渐”说明爬山虎的脚是一点一点变成灰色的。
D.《暮江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1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雪梅》借雪与梅的争春告诉人们事物各有所长。
B.写观察日记时,主要写观察对象的变化,其他内容可以忽略。
C.《蟋蟀的住宅》一文中,作者主要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过程。
D.《爬山虎的脚》写了作者通过连续、细致的观察,了解到的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
看拼音写词语(10分)
四、看拼音,写词语。
jūn yún kòng xì lín shí bēi cǎn měng shòu
wéi kàng yán lì ào mì jìng pèi mào shèng
第三部分 阅读与理解
五、阅读乐园。
短文(一)蟋蟀的住宅(节选)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 )土,还用钳子( )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 )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 )到后面,倾斜地( )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用钳子和耙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1.“蟋蟀盖房子”实际上指的是 。(2分)
2.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写的动词是( )。(2分)
A.扒 搬 踏 推 铺
B.推 搬 踏 扒 铺
C.扒 踏 推 搬 铺
3.这几段主要写了( )。(2分)
A.住宅特点 B.建造住宅
4.“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 ) (2分)
A.“我”看到了蟋蟀烦琐的工作,感到了厌烦。
B.“我”是个非常热爱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C.“我”不太喜欢蟋蟀,看久了就不耐烦了。
D.从“我”看的时间和不耐烦,衬托出蟋蟀挖掘住宅认真,有耐心,坚持不懈。
5.蟋蟀的生活栖息地,本来是小小的、简朴的,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生动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5分)
短文(二) 用不同的眼睛看
冬天的一个早晨,小黄雀用枫树籽和枫树芽填饱了肚皮后,想玩一会儿,就在枫树的秃枝间爬上爬下。
从旁边一棵树飞下来一只乌鸦,向雪地的上空飞去。
突然,一只隼(sǔn)鹰从天空飞下来,一抓,就把乌鸦抓在爪里,飞到枫树上去大吃。
小黄雀等隼鹰吃饱了,就飞到旁边一根树枝上,仔仔细细地看他。小黄雀不怕猛禽:这样小的鸟儿,隼鹰是碰也不碰的。
隼鹰的脑袋是平的,蓝色的尖嘴像钩子,黑黑的两颊,黑黑的两只大眼睛。
“你干吗盯着我瞅 ”他问小黄雀,“你很羡慕我的力量和锐利的眼睛吧!这样的眼睛是值得羡慕的!乌鸦从树上飞起的时候,我正在一棵云杉的上空。我是从那儿看见他的!”
“我才不羡慕你呢!”小黄雀说,“我对我自己的眼睛也很满意。”
“那是因为你不会高飞,”隼鹰反驳他说,“我可有个高飞的习惯:每年春天,我都要飞到云彩上面。我从那儿可以看见森林与田地,江河与湖沼,人类的村庄。我看见全世界都在我的身下。”
“可是,你看见咱们森林里,有一棵树现在有小叶子和芽吗 ”小黄雀问道。
“没注意。”隼鹰回答。
“不对,你根本没看见。你也看不见。”小黄雀逗弄隼鹰说。
“怎么会看不见!”隼鹰气愤地说完,一个腾身就飞上了天空。但是他在森林上空转呀,转呀,转了半天,什么结果也没有,就回来了。
“小黄雀,你骗我!”隼鹰嚷道,“森林里连个小绿点儿也没有,别说是什么叶子和芽了!”
“你说得不对,”小黄雀回答,“所有的树木,冬天都有小叶子;所有的树木,除了椴树以外,冬天都有芽。你看!”
小黄雀跳到一个粗粗的枫树芽跟前,把她剥开来——剥掉一层鳞片,又剥掉一层鳞片。
等最后一层鳞片剥了下来,隼鹰就看见一对折起来的小嫩叶。两片小嫩叶中间,有一束很小很小的芽。
“真有趣!”隼鹰说。
“周围的一切都是有趣的,”小黄雀回答,“我不会高飞到云彩上面去,可是我一点也不觉得不好!”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嫉妒——( ) 赞同——( )
2.黄雀不怕隼鹰是因为( ) (2分)
A.隼鹰不是猛禽
B.这样小的鸟儿,隼鹰是碰也不碰的
C.隼鹰很喜欢小黄雀
D.隼鹰看不到小黄雀
3.读读下面这句话,你认为合适的语气是 ( )(2分)
“我才不羡慕你呢!”小黄雀说,“我对我自己的眼睛也很满意。”
A.骄傲 B.气愤 C.自信 D.逗弄
4.隼鹰是什么样子的 文中有一段话告诉了我们隼鹰的模样,请你找出来,并写在横线上。(2分)
5.读完文章,隼鹰的眼睛能看见(1) ;
小黄雀的眼睛能看见(2) 。(2分)
6.小黄雀不能像隼鹰一样飞到云彩上面去,可是他对自己的眼睛很满意,因为他的眼睛能发现周围有趣的东西。你对自己的眼睛满意吗 说说你的理由。(5分)
短文(三) 神农尝百草(节选)
神农教会人们耕田种庄稼后,看到人们经常因为乱吃东西而得病,甚至丧命。在疾病面前,人类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等死,神农心里很是焦急,他决心要亲自尝遍所有的植物。这样,就可以知道什么是可以吃的,什么是不能吃的;什么是有害的,什么是能够治病的。下定决心后,神农就做了两只大口袋,用来装采集来的草药。
神农每天不停地走啊走,他的足迹遍布了江河山川、高山峻岭。他尝遍了各种花草,也认识了许多药物,用它们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有一次,一个人得了急病,他需要的药草很难找。神农找了很久,终于发现它长在一座陡峭的岩壁上,这岩壁又高又陡又光滑,根本没有落脚的地方,连猿猴都难以攀登。人们见了,连连摇头,叹息这药草生长的地方实在太高太险,人想上去,比登天还难。神农救人心切,他动手搭起了一个木头架,顺着这个架子慢慢地攀登上去,终于爬到了岩顶,采到了草药,救了这个病人。后来人们就把神农搭架子采草药的地方称为“神农架”。
有一次,神农不幸尝到了“断肠草。这种毒草实在太厉害,神农还来不及吞食解药,毒性就发作了,神农临死前还紧紧地抱着他的两口袋药草。人们隆重地安葬了神农,尊称他为“医药之神。
1.在文中找出下列意思对应的词语。(2分)
(1)形容又高又险的山岭。 ( )
(2)形容盛大庄重。 ( )
2.根据短文内容,神农尝百草的原因是( )(2分)
A.他对医药学充满了好奇心。 B.为了造福老百姓。
3.短文中哪些语句能够体现神农走的范围广,认识的药物多 。(2分)
4.认真阅读第3自然段,其中画“ ”的语句说明了岩壁(1) ,也说明神农解救这个病人的过程非常(2) ,衬托出神农(3) 的精神。同时,从这个自然段中我们得知了(4)“ ”这个名字的来历。(4分)
5.神农死亡的原因是(1) ,来不及吞食解药。人们尊称他为(2)“ ”。(2分)
6.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话想对神农说什么 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5分)
第四部分 表达与交流(30分)
六、习作。
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真神奇!如果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人呢 这次习作,就给你一次“变”的机会,请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故事,在故事里,你可以变成任何人,试着写一写吧!
要求:想象要丰富合理,故事要写清楚,写具体;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少于3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