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我们的家园 2023-2024学年地理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单元思维强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地球——我们的家园 2023-2024学年地理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单元思维强化

资源简介

第一章 地球——我们的家园——2023-2024学年地理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单元思维强化
单元思维导图
重难点详解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形状 认识过程 “盖天说”
“浑天说”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根据现代探测技术,确证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形状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大小 表面积 约5.1亿平方千米
平均半径 约6371千米
赤道周长 约4万千米
2.经纬网
概念 在地球仪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的网格
作用 依据经纬网,能够准确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并能确定各点之间的方位,现已广泛运用到日常生活与生产的各个方面
经纬网图上方向的判定 基本规律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依据纬度确定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依据经度确定方向
方向判定 同一条经线上各点不存在东西方向的变化,只为正南或正北关系 同一条纬线上各点不存在南北方向的变化,只为正东或正西关系
南半球纬度越高或越靠近南极点,则位置越靠南 同为东经度,经度数值越大则越靠东
北半球纬度越高或越靠近北极点,则位置越靠北 同为西经度,经度数值越大则越靠西
北极点是地球上最北的点,其四面八方皆朝南;南极点是地球上最南的点,其四面八方皆朝南 若两地经度之和小于180°,则东经度的点在东;若大于180°,则东经度的点在西;若两地经度之和等于180°,则两地不分东西
3.地球的运动
自转 公转
定义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转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为地球的公转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运动周期 一天(约24小时) 一年(约365天)
产生现象 昼夜交替、时间差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的划分
巩固练习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
A.圆形 B.正球体
C.椭圆形 D.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
3.关于地球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千米 B.地球的赤道半径约6357千米
C.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D.地球赤道周长约8万千米
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如图地球仪中的地轴与球面的交点称为两极,其中北极指向( )
A.太阳 B.北斗七星 C.月球 D.北极星附近
5.观察地球仪,图中表示赤道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面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③点的地理坐标是( )
A.23.5°S,170°E B.23.5°S,170°W C.23.5°N,170°W D.23.5°N,170°E
7.④点的半球位置是( )
A.东半球、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太阳大,地球小,地球围着太阳跑;星儿移,月儿转,地球自个儿也在转。”根据歌谣完成下面小题。
8.“地球围着太阳跑”的方向是( )
A.自南向北 B.自北向南 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
9.“地球围着太阳跑”一圈所用的时间是( )
A.一天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周
10.“地球自个儿也在转”产生的现象是( )
A.四季冷暖差异 B.昼夜长短变化 C.五带的划分 D.昼夜更替
图1为两位同学演示地球公转运动(女生代表太阳;男生代表地球,其伸展手臂代表赤道),图2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1和图2,完成下面小题。
11.在演示地球公转运动过程中,男生( )
A.身体代表地轴
B.手臂伸展方向应始终保持不变
C.运动方向应为①→④→③→②→①
D.绕女生运行一圈示意一天
12.男生所处的四个位置中,与图2所示日期相一致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判断图中D点的经纬度:D______________;
(2)判断五带中的位置:A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3)判断E点在一年中阳光直射的次数:E:______次;
(4)判断方向:B在C的_______方向;E在D的_______方向;
(5)A、B、C、D、E五个点中属于低纬度的.有阳光直射且在东半球的是_______;
(6)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地;
(7)从低、中、高纬度看,B在_____纬度。
14.同学们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绘制了某个重要节气的“太阳光照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这一天,地球公转到图2中的_____________位置,人们将这一天的节气称作_____________。
(2)图1中①②两点先看到日出的是_____________。①②两点之间的纬线长度大约是_____________千米。
(3)图1中①②③④四点,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4)2017年的夏至日是6月21日,这天之后直到冬至日、昆明的白昼时间都是逐渐_____________(填“变长”或“变短”)。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D符合题意,A、B、C错误。故选D。
2.答案:B
解析: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猜测地球是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所以题中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②③④①,B正确。故选B。
3.答案:C
解析:地球是一个庞大的球体,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A错误;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B错误: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C正确: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D错误。故选C。
4.答案:D
解析: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它是地球上的最北点,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①表示北回归线,②表示南回归线,③表示赤道,④表示南极圈,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答案:B
解析: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度数往东增加为东经,往西增加为西经;纬线度数往北增加为北纬,往南增加为南纬;读图,经线最大值为180°,170°-170°之间是180°,可知图中③点的地理坐标是23.5°S,170°W,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答案:D
解析: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地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l60°E。西经20°以东,东经160°以西之间为东半球;东经160°以东,西经20°以西之间为西半球,④点的半球位置是40°S,170°E,半球位置是西半球、南半球,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答案:C
解析:“地球围着太阳跑”指的是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
9.答案:C
解析: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A、B、D错误,故选C。
10.答案:D
解析:“地球自个儿也在转”指的是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更替、时间差异,D正确;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时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A、B、C错误。故选D。
11.答案:B
解析:地球公转运动过程中,男生的身体代表地球;手臂伸展方向应始终保持不变;运动方向应为①→②→③→④→①;绕女生运行一圈示意一年,B正确。故选B。
12.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图2表示的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即冬至日,与图1所示男生站的③处相符,C正确。故选C。
13.答案:(1)(0°,180°)
(2)北寒带热带
(3)1
(4)正南西北
(5)CE
(6)C
(7)高
解析:(1)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由图中经纬度的变化可知,图中D点坐标为(0°,180°)。
(2)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一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图中A点位于北寒带,C点位于热带。
(3)图中E点位于北回归线上,一年之中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4)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图中B点位于南极点,所以B位于C的正南方,E位于D的西北方向。
(5)纬度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寒带阳光斜射厉害,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
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所以图中AB位于高纬度,CE位于低纬度、东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D位于西半球。
(6)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C点。
(7)纬度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读图可知,B点纬度是90°S位于高纬度。
14.答案:(1)C 夏至日
(2)② 1万
(3)③
(4)变短
解析:(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此时太阳位于图2中的C的位置。
(2)②点位于①点的东方,太阳自东向西围绕太阳公转,因此②点首先看到日出,①②均位于赤道上,两点之间相差90°,即为1/4赤道周长,赤道周长约为40000千米,1/4即为10000千米。
(3)③点位于北极圈以北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
(4)昆明位于北半球,夏至日之后至冬至日前,太阳直射点南移,昼渐短,夜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