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自然界中的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自然界中的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

资源简介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自然界中的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过滤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2.学会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知道硬水的危害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3.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
学情分析:
水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比较清楚地知道大多数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也知道生活中某些难溶于水.了解混合物常用的分离方法,让学生形成混合物分离的一半方法.但是,对水的净化、意识水是宝贵资源,对学生来说还是一个新的课题.
重点难点:
重点:各种水资源的区别
难点: 过滤操作的基本要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水的净化与综合利用
拿出一个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讲解:地球表面的表面都被水覆盖着,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地球上水不少,但可以饮用的淡水却非常紧张,对自然界中的水进行净化,解决饮水问题,是一件重要的工作。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珍惜水,保护水资源,净化被污染的水,保护水资源是全人类的责任。这节课,我们就共同学习如何进行水的净化。
水的净化:
【实物情景:】展示四个小烧杯中装有的物质:分别是混有泥沙的水,滴有红墨水的水,氯化钙溶液,蒸馏水
【提出问题:】
问题1:混有泥沙的水如何净化?
问题2:滴有红墨水的水如何净化?
问题3:如何鉴别硬水和软水?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并巡视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将全班学生分为11组进行分组实验
【解决问题1:】
生阅读课本P50活动与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并分组实验,巡视指导学生实验操作
【板书】水的净化
二、新授
(一)净化方法
1.沉淀:加入明矾吸附水中悬浮的颗粒形成较大颗粒而沉降。
2. 过滤
(1)定义: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2)仪器:烧杯 漏斗 玻璃棒 铁架台
(3)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4)注意事项:“一贴 二低 三靠”
(5) 明矾的作用:吸附水中悬浮的颗粒形成较大颗粒而沉降。
【讲解】:实验过程中明矾的作用:吸附水中悬浮的颗粒形成较大颗粒而沉降。
【解决问题2:】
展示并对比两瓶滴有红墨水的水,一瓶加活性炭并放置一段时间,一瓶没加活性炭。
3.吸附: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吸附色素 异味 有毒气体)
过滤、吸附是水的净化的方法,我们常见的水的净化方法还有沉淀法,蒸馏法。
【讲解】: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因硬水影响图片
(提问)自然界中的水分为硬水和软水,那么什么是硬水?什么是软水?如何检验硬水?硬水对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阅读P49)
硬水并不对健康造成直接危害,但会给生活带来很多麻烦,
(二)硬水 软水
(1)硬水:还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
(2)鉴别方法:加肥皂水,产生泡沫少,垢状物多的为硬水
(3)硬水的危害:生产生活造成危害
(讲解)在生活中我们用的自来水、井水、河水等多数是硬水,在烧水的过程中水中的部分矿物质转变成了白色固体,这时水的硬度明显降低。
(提问)我们应如何降低水的硬度呢?
(4)硬水软化方法:煮沸 蒸馏(彻底)
生观看幻灯片”自来水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了解自来水生产的一般流程。
自来水生产流程:
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
说明:消毒是化学变化,其他是物理变化。
归纳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如何净化水,以后我们生活中使用后的废水,可以先处理多次利用后排放,一个人能做的不多,但是每个人做的加在一起就很多了,如果这个思维再带动一个家庭,家庭再带动家庭,同学们想想看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思想,那水污染问题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希望同学们将自己所学的化学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去,让化学为生活谋福利。
【板书】
水的净化方法
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净化程度依次增强)
【作业】
1、了解家用净水器的原理,自制简易净水器
2、完成课本 P54 练习与实践第4、7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