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第3课时 善用法律一、教学内容分析八年级上册教材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本场域,以社会生活、社会规则、责任奉献和家国情怀为主题,四个单元的层次循序渐进。“善用法律”所在第二单元从社会规则的功能入手,引导学生懂得社会规则对个人、社会的价值和意义,理解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治意识,推动社会进步。其落脚点在于增强学生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和本领。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懂得依法维权,但对于怎样依法维权、依法维权的途径有哪些却比较模糊的;对学习法律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但法律知识比较匮乏。八年级的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与违法犯罪作斗争存在两种普遍的情形:一是胆怯,另一是鲁莽,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方式方法还比较欠缺。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增强法治意识,增强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政治认同。法治观念:加强自身修养,增强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树立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学会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教学难点: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树立起敢于并善于斗争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案例: 通过外卖平台点餐消费,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但在消费过程中发生损害了怎么办?2022年1月,小陈通过外卖点餐平台在某餐馆下单购买了一份酸辣螺蛳肉、一份米饭、一瓶罐装饮料。平台优惠9元,小陈共支付了16.08元。后外卖骑手按订单地址将上述食品送至位于雁峰区某网吧。小陈在食用时,因菜品内有一块小石头导致其右下后牙磕破。小陈遂至衡阳某医院治疗牙齿,医院为小陈做了拔牙及牙冠植入手术,花费治疗费3100元。思考:如果你是小陈,接下来你会怎么做?你是忍气吞声?还是打击报复?学生分享交流。教师总结: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通过合法方式来解决,要善用法律。那么具有有哪些解决方式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讨。吃外卖却把牙磕破?——维权之路教师过度:那么问题来了,我知道该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商家具体违反了哪些法律,我该如何做呢?可真是头大,没有一点头绪.....思考:小陈应该如何及时获得相关的法律信息呢?你能为他提供一些建议吗?学生分享:小陈可以去中国法律服务网进行相关咨询,小陈可以找律师进行线上线下相关咨询。教师总结: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在遇到问题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P法律服务所:解决法律问题、代写法律文书、帮助出主意、解决涉及法律的问题。(不收费)律师事务所:熟悉法律的专业人士、解决法律问题、当顾问处理涉及法律事务、打官司、当辩护人。(可以收费)公证处:专门的证明机构。证明合同、遗嘱、亲属关系、身份、学历等情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收费)法律援助中心: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又要打官司讨回公道,“弱者的保护神”。播放视频:法律援助2022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共组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近230万件,惠及受援人230余万人,提供法律咨询2400余万人次。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救助8.1万余人,发放救助金额8.6亿余元。教师:经过一系列咨询,小陈了解到商家违反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于是小陈通过微信与某餐馆的经营者蒋某协商赔偿未果,又前往某餐馆协商,双方也没能达成一致意见。后小陈多次在外卖平台投诉此事,并投诉至消协,均无果。教师提问:如果你是小陈,接下来你会怎么做?学生分享交流。教师总结: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律服务机构可以提供帮助?教师总结:①寻求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这些都是非诉讼手段。展示几个法律服务机构的区别。为了进一步的落实法治意识,在课堂上现场点击网站链接,联系法律服务人员。1.**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①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P58)②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P59第一段)③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P59第二段)公安机关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依法管理社会治安,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同时公安机关又依法侦查刑事案件,行使国家的司法权。公安机关的性质具有双重性,即既有行政性又有司法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教师:小陈遂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后认为小陈的损害与食用某餐馆提供的菜品存在因果关系。在某餐馆不能举证证明小陈的损失不是因菜品造成的情况下,对某餐馆的意见法院不予采纳。小陈因治疗牙齿花费医疗费用3100元,现小陈主张某餐馆赔偿其损失的三倍共计9300元,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予以支持。二审维持原判。教师提问:这里是通过那种放肆在维权呢?诉讼的含义、地位、类型? (P60)①含义: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②重要性/地位:***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类型民事诉讼: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刑事诉讼: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动。教师: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展示案例:你家隔壁搬来了一户新租户,你发现屋里的几个人总是显得神神秘秘。有一天你悄悄观察了屋内的情况,发现他们屋里放了几十台手机和十几台电脑,正利用手机、电脑与外界联系,你怀疑他们在实施电信诈骗....观点1:少管闲事,少操心,又没骗到我头上!以免惹祸上身!观点2:得管啊,不然那么人的利益会受损,而且他们是违法犯罪行为,如果人人都不管,何来美好和谐社会?教师提问:你会做何选择—管还是不管?教师追问:为什么会这么做?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②见义勇为是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教师追问: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们要管的话,该怎么管?观点1:开门大喝一声!你们在干什么?观点2:偷偷拍照留下证据,报警,让警察来管!③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3.青少年为什么要有勇有谋应对违法行为? (P61)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P61第一段)②见义勇为是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③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P61第二段)教师提问: 如果我在同犯罪分子搏斗的过程中,出于保护自身生命安全的目的造成犯罪分子受伤甚至死亡的需要承担责任吗?第二十条第一款: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见义勇为可嘉,但见义智为更佳!14岁的女生小龙在路上见到醉汉彭某无故殴打一名老人,她拍下视频留下证据并及时报警,随后上前劝阻。不料,对方却用拳头打伤了小龙的嘴部,造成小龙上下两颗牙齿被打崩,但小龙仍勇敢向前,和同校的一名男同学一起协助民警将彭某抓获,小龙后获见义勇为证书。思考:你赞同小龙的行为吗?她的行为是否有不可取之处?展示同违反犯罪份子作斗争的方法。4.少年如何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①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P61第一段)②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P62第一段)③掌握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常见方法。(P6方法与技能)④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P62第二段)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知道了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懂得了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未成年人,在面对违法犯罪时,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这样才能有效地打击犯罪。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