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1.3《庖丁解牛》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1.3《庖丁解牛》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1.3《庖丁解牛》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新)
1.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因击沛公于坐
B.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C.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为击破沛公军
D.以乱易整 移风易俗
2.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弟子厌观之
B.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
C.至于曲辕
D.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3.下列句中加横线实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冬日衣皮毛
A.虽贵富不以养伤身
B.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
C.是不材之木也
D.合同异,离坚白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的节日,大凡诱发你对山水精神的感悟,对天地精神的感悟,诱发你对道的感悟。 , ; , ; , ;从而珍惜青春,珍惜年华,珍惜生命,珍惜因缘,感念造化宏德。
①傍水悟清廉 ②以日月悟光明 ③依山悟崇高
④借死之苦悟悲 ⑤由天地悟正大 ⑥假生之乐悟善
A.①③④⑥②⑤ B.⑤②③①⑥④
C.③①②⑤⑥④ D.③①⑤②④⑥
二、情景默写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侍坐》章中子路认为,如果由他来治理夹在大国中间、有军队来攻打、又有饥荒的千乘之国,等到三年,便会“ , ”。
(2)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认为,只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那么天下就很容易治理了。
(3)诸子散文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现在所用的一些成语还可从中追根溯源,比如“ , ”等就出自庄子《庖丁解牛》。
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庄子的草帽
陈所巨
庄子在濠上观鱼,正是初夏,阳光强烈,他戴着一顶宽边的草帽。他那顶草帽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不是两淮平原上农人们惯常戴的那种金黄色的麦秸草帽,而是青色的,由蒲草编成的,显得格外的招眼和时髦。他的朋友惠子也戴着草帽,是很平常的那种。他们俩相互看了一眼,都笑了笑,相互也都明白对方笑的含义:庄子想说他的朋友像个稻草人,惠子觉得庄子像只刚从草丛中钻出来的绿冠草鸡。①接着他们就看那濠中的鱼,看得很投入,庄子情不自禁地说:哎呀,鱼真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呢?庄子看了惠子一眼,说道: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呢?
庄子和他的朋友都是极为散淡的人,他们压根儿没想到,就是那几句简单的对话,竟然在几千年后,还被人们背诵,作为构筑他们思想框架的主要材料。要是他们知道了,肯定会大笑不止。就庄子这个人而言,应该留下来的倒不是只言片语的对话和杂感,而是那顶青青的蒲草编的草帽。因为他真正的思想在那上面,在每一根蒲草的纤维上面。
庄子喜欢躺在草地上睡觉,尤其是在容易惹人困倦的夏天。他放松自己,仰面向天地躺着、将草帽罩在脸上,舒坦而惬意。②他听得见泥土的声音,草的声音,炊烟的声音,狗和女人的声音,以及他自己的肉体和灵魂发出的微弱的声音。他闻得见天的气味,云的气味,泥土和草丛中看不见的虫子的气味和南风从淮河带来的水的气味。这些声音和气味缓缓地带着他进入梦乡。他的梦很茂盛,像那些茂盛的野草。庄周梦蝶就是这时候的产物,野草一样的产物。一个象征的童话,一片错乱的思想的树林,一只真正的比车轮还大的蝴蝶,让人们吃惊,也把庄子弄糊涂了。但他这个人的特点就是沉得住气,糊涂就糊涂吧,糊涂总比不糊涂好。正是那个糊涂的梦让他名声大震,成为贯穿历史的思想界的明星。而历史和人们并不知道,那个梦正是随着他的鼾声,留在那顶蒲草帽上的。睡醒之后,庄子什么都不记得,回到家里,才发现有个梦黏在草帽上,他便将那梦收拾,刻写在竹简上。
这当然是几千年前的事,现在庄子还在那地方,就是他曾经观鱼、做梦的后来叫蒙城的地方。庄子祠与其说是他的香火祭祠,不如说是他精神和思想的庄园。鱼和蝴蝶好像还在各自的状态之中,但此鱼非彼鱼,此蝶亦非彼蝶,都是些后来的变种!庄子还是那样,悠闲散淡,梦幻而多思。他当然是以雕塑的方式出现的,一张稍稍苍白而修长的脸,手臂和腿较长,服装似乎有点儿不伦不类。但他确实是庄子,是那个月绿色的蒲草帽遮着脸,躺在草地上睡觉和做梦的人。他的悠闲散淡的人生方式,甚至让女人也不敢走得太近。
庄子端坐着,膝盖齐齐地并拢,双手搁在上面,旁边好像还有一柄葵扇。我发现少了件东西,是草帽。草帽是乡野里的东西,民间的东西,也就是说是庄子那时候作为散淡文人的东西。后来他成为圣哲,人们便顺理成章地认为应该与那顶粗糙的蒲草帽无缘了。③人们往往爱犯这类的错误,往往以想当然代替本质。其实,就在淮河两岸,以及更多的地方,那种蒲草帽已经很多了,庄子因此有些高兴,④因为蒲草帽罩着的那些头脑里,多多少少都有些活着的鱼和蝴蝶。时间改变了许多东西,而草帽的功能没有改变,有些人戴在头上遮太阳,有些人拿在手里扇风,有些人垫在屁股下面坐在土坎上……
蒲草帽依然是青色的,像大平原上青青碧碧的草,也像一只只孵化原始思想的青色鸟窝。
(选自《华人优秀散文精选》,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不同于一般的凡夫俗子,“显得格外的招眼和时髦”暗示着他与所处的时代格格不入。
B.让庄子大笑不止的是,他留下的只言片语被后人抬高为神圣的经典,被圣哲化了。
C.庄子糊涂的是在庄周梦蝶中分辨不清自己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自己。
D.庄子一直把自己寄存在精神和思想庄园里,用散淡的人生方式,刻意与世人保持着距离。
7.对于文章横线处句子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处还原了庄子与惠子濠上观鱼的现场情境,二人对话简短却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B.②处野草、炊烟、泥土、狗等一系列意象行云流水般出现,具有浓郁的乡野气息。
C.③处用批评口吻表现了庄子成为圣哲后,他民间、本质、散淡的生命状态改变了。
D.④处“活着的鱼和蝴蝶”指的是庄子式的思想和灵魂得以继承下来,没有被人们抛弃。
8.文章标题是“庄子的草帽”,可否换成“庄子的葵扇”或者“庄子眼中的濠中之鱼”,请结合文意加以分析。
9.请赏析文章尾段,并结合《庖丁解牛》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小猪),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节选自《庄子·外物》)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君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节选自《庄子·秋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B.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C.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D.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成长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B.谥号是在皇帝、贵族、大臣等死后,对其一生做的概括性的评价,如惠王、宣王。
C.“子”是中国古代对老师或有道德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
D.“侯”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比它高一等的是“伯”,低一等的是“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周撰写的书籍,大都是离言之类。庄周在著书时,善于运用曲笔和叙事寓情的手法:用语一点也不拘束,肆意汪洋,然而都是空话,没有事实。
B.楚威王听说庄周很有才干,便派使者送给他丰厚的礼物,并请他做宰相。庄周以牺牛为喻,表明了自己不愿为官的立场。
C.“涸辙之鲋”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这个寓言故事表达了庄周对监河侯之流不能急人所困的言行的不满。
D.在楚王派遣两位大臣想请庄周出仕时,庄周说宁愿拖着尾巴生活在烂泥里,也不愿意做死去后珍藏在宗庙里以显示尊贵的神龟。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2)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4.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足之所履 履:鞋 B.技盖至此乎 盖:同“盍”,怎么
C.臣以神遇 遇:接触 D.每至于族 族:交错聚结的地方
1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手之所触 臣之所好者道也
B.不以目视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C.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吾见其难为
D.提刀而立 善刀而藏之
16.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B.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C.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D.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17.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莫不中音 没有不合音律的
B.进乎技矣 超过技术了
C.彼节者有间 那牛骨节间有间隙
D.为之踌躇满志 为此犹豫不决
18.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庖丁解牛的过程如同一场充满美感的乐舞表演。
B.写文惠君的赞叹,是为了从侧面烘托出庖丁技艺的精湛。
C.庖丁说明自己追求的是“道”,所以不在乎技术的层面。
D.成功解牛后,庖丁还要小心地把刀擦拭干净,妥善保藏。
19.用原文回答下面问题。
本文中表现庖丁解牛过程中遇到关键部分时,仍保持谨慎态度的语句是: , , , 。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上叔父夷仲①
黄庭坚
少年有功输墨林,中岁作吏几陆沉。
庖丁解牛妙世故,监市履狶②知民心。
万里书来儿女瘦,十月山行冰雪深。
梦魂和月绕秦陇,汉节落毛何处寻。
【注】①写作此诗时,诗人为官一方,他的叔父黄夷仲则在边塞负责茶马等事宜。②监市履狶:出自《庄子·知北游》。“监市”指市场监管人员;“履豨”本义指检验、了解猪的肥瘦情况,亦比喻善察事物。
2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叔父的个人经历,语气一扬一跌。他的叔父少年时凭借才华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中年做官却几近被埋没。
B.颔联两句用了《庄子》中的两个典故,意思是要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要懂得人情世故。意在与叔父交流为官之道。
C.颈联写诗人虽与叔父相隔万里之遥,音信难通,但能想象叔父行走在冰雪覆盖、寒气凛然的大山深处的艰难。
D.尾联从虚处落笔,写自己的梦魂随月华追寻叔父。一个“绕”字,曲折有致,引人联想,将情感表达推向高潮。
21.请结合诗句简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语言表达(新)
22.适当调整画线部分句子的语序,把它改写成格式一致的排比句。(可适当增删词语)
还有什么能伴你一生?钱财,像水中时聚时散的浮萍;美丽容颜,短促如梦,没等看清就逝去了;健康,像天上的月亮圆少缺多。只有心情,如同呼吸,伴你一生,是你唯一不能被剥夺的财富。
答:
参考答案:
1.C
2.B
3.C
4.C
5.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游刃有余 目无全牛(踌躇满志,切中肯綮,批隙(郤)导窾,官止神行,庖丁解牛,新硎初试,善刀而藏。)
6.D 7.C 8.不可以。(1)“庄子的草帽”是本文中心意象,用它来表达庄子抽象的思想,视角独特,内蕴深刻,庄子真正的思想在草帽上每一根蒲草的纤维上面。(2)草帽具有乡野性,是乡野里的东西,民间的东西,使庄子能自由呼吸自然的气味,是庄子悠闲散淡人生方式的象征。(3)“葵扇”“濠中之鱼”代表不了他的思想,只有草帽使庄子思想有了依托。 9.(1)运用比喻修辞,把庄子青色的草帽比作平原上的青草、青色鸟窝,既突出了庄子草帽的特点,又生动形象具体地表现了庄子思想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具有蓬勃旺盛的生命力。(2)庄子通过“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告诉人们做事应当“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要遵循规律,顺应自然,庄子的这种思想千百年后依然葱龙着旺盛的生命气息,对干我们今天该如何思考,正确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10.B 11.D 12.A 13.(1)我宁愿在污浊的小沟渠中游玩而自寻快乐,也不愿被执政者束缚。我愿终身不做官,以便使我的心志畅快!
(2)(现在)我只要一点儿水就能活下去,您竟然说这种话,还不如早点儿到干鱼店里去找我!
14.A 15.A 16.C 17.D 18.C 19. 怵然为戒 视为止 行为迟 动刀甚微
20.B 21.①慨叹叔父仕途坎坷。首联将叔父“少年”与“中岁”的不同境遇进行对比,写他仕途不顺。 ②赞颂叔父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用庖丁解牛、监市履狶之典,表达自己对叔父善于处理事务,能够体察百姓疾苦的称赞之情。 ③牵挂和思念远在边塞的叔父。叔父远在万里,环境苦寒,让人牵挂;梦寻叔父,思念不已。
22.健康,像天上的月亮圆少缺多;钱财,像水中的浮萍时聚时散;美丽容颜,像短促的梦,没等看清就逝去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