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坚持改革开放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坚持改革开放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1.1坚持改革开放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框题为九年级上册第一框题,主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核心词“富强”展开学习。“富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首位、基础,而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因此了解改革开放进程、意义十分重要。本框题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伟大进程及所取得的成就,体会改革开放对我国及世界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强国富民之路,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通过辛勤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因此在本框体的学习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积极担当的劳动精神。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和支持者。
学情分析
初中三年级学生与初一、初二时比较,在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上有了明显的提高。从原有的生活体验和认知出发,他们对改革开放给家庭、社会和国家乃至世界带来的变化有所了解。同时,在历史课近代史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改革开放的背景和进程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但在学生感受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多元的信息路径,也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生活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社会阅历较浅、认知水平有限,部分学生有片面放大、理解偏驳等现象,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辨证地分析问题,对改革开放的影响及重要意义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本框题的学习中至关重要。
教学目标
1.充分感悟到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自觉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和支持者;树立政治认同,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经济现象作出正确的分析,提高搜集资料、解读资料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伟大进程及成就;体会改革开放对中国及世界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改革开放就是强国之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意义。
2.难点:理解并认同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议题式“引悟结”
教学过程
议题:为什么改革40年来,我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环节一:导入新课——对比话巨变
环节内容
改革开放40年,每个中国家庭都在生活的剧变中感受着时代的进步。在今天课堂的开始,我们首先通过视频感受改革开放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变!
引: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同学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思考,为什么40年间百姓生活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悟:播放视频——改革开放40年,百姓衣、食、住、行方面的对比。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回答问题,谈感悟。如: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
结:教师总结。改革开放40年,每个中国人都在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历史。今天,让我们一同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一同感受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带来的喜悦,坚定地迈开全面深化改革的脚步,不断创造新的中国奇迹!
设计意图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话题讨论的热情、提高参与度。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形成视觉差,感性认识改革开放40年来百姓生活的变化。激发兴趣,探究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时光隧道——历史诉发展
环节内容
小组合作探究:出示近代以来不同时期的历史图片,学习小组派代表作为“小小解说员”对图片内容进行解说(小组交流展示)
引——展示交流:
第一组图片展示:近代以后,西方列强入侵、清政府统治腐败,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苦难。仁人志士努力尝试救国但都以失败告终。
第一小组同学解说: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等原因,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为了救亡图存,强国富民,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和奋斗,但是,他们都以失败而告终。强国富民成为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第二组图片展示:回溯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二小组同学解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第三组图片展示:回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第三小组解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定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四组图片展示:回溯发展中的曲折和探索——从“大包干”塑像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第四组小组解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尝试“大包干”(家庭联产承包制)。小岗村成为了中国改革的标志,也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悟①:教师根据第四组解说提问:
小岗村18位村民郑重地签下“契约”,给小岗村带来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变化?
学生回答:激发了劳动者劳动的积极性、创造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发展活力等。
悟②:教师提问:
1、请同学们在“穿越时空隧道”的过程中,将“任务清单”中的历史时间轴完成。(1840年、1949年、1978年、2020年、2035年、2050年)
2、中华民族是从什么时候“站起来的”?是从什么时候走上富强之路的?什么时候能实现富强?
3、是谁最终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4、改革开放的意义有哪些?
第五组图片展示:十九大报告明确“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四组小组解说:本世纪中叶,实现富强。
结: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
确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环节三:瞭望观察——改革展新貌
【环节内容】探究与分享
引——视频分享:党的基本路线
资料展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邓小平
悟①——教师设问:请谈谈你对邓小平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活动:
1、了解党的基本路线内容。
2、感悟和体会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阅读与感悟
材料一: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
材料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发挥政府作用,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教师设问:阅读材料,谈一谈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结①——感悟收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①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②逐步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③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经济制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行科学宏观调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保障。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悟②——阅读与感悟:
“作大块文章,看浩浩车龙奔腾,群情奋发,贺劳动、知识、人才、创造被尊重;舒宏伟画卷,喜层层高楼跃起,百业兴隆。”
教师设问:这句话描绘了改革开放过程中社会发展怎样的生动场景?
结②——感悟收获:
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设计意图
通过阅读与感悟的学习方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对素材的理性分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充分体会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体现家国情怀、国家认同。
环节四:腾飞中国——成就探启示
【环节内容】
引——播放视频:
展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民生建设、对世界积极影响)
悟——教师问题:
1.视频中展示了我国取得了哪些领域的成就?
2.中国经济的腾飞,得益于什么?
学生回答:
1.从各角度回答,包括:综合国力、民生建设、对世界的积极影响等。
2.中国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结——感悟收获: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设计意图
观看视频,结合认识,充分感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变化,通过理性分析实现政治认同,增强了自豪感和自信心。
环节五:课堂总结与检测
【环节内容】
课堂总结
同学们,历史雄辩地证明了,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新时代,再出发,让我们传承改革的实干精神、创新精神,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未来一定可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