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走向共同富裕 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确对待改革;2.了解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和意义;3.关心改革,树立改革精神,追求共同发展,自觉为实现共同富裕添砖加瓦。教学重难点1.重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2.难点:理解我国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小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体说来,就是要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代强国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并且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如何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呢?这一节让我们共同探讨这方面的话题——《走向共同富裕》。(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9—13,思考下列问题:(可以分步骤进行,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分板块使用)1.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2.怎样全面深化改革?3.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4.党和政府是如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三)合作探究(在自主学习初步了解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要通过本环节,创设情境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每个活动结束,都要给学生适当时间消化、巩固)活动一:认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材料一:我国过去40年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同学甲:我与父母乘坐高铁外出旅游,快捷舒适,感受到服务业越来越发达,出行越来越方便。同学乙:我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看到好几家高污染企业停产整改。同学丙:我帮家人在市场照看服装摊,生意比往年冷清,而别人家新开的服装网店却生意火爆。(1)三名同学的假期经历有喜有忧,你从中发现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新的变化?(2)中国经济形势变化引发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怎样的变化?活动二:解读改革的必要性材料一:十九大以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成就经济体制改革整体推进,放开电力、石油、天然气、盐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和公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市场准入。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不断探索建立对行使权力的公职人员全面覆盖的国家监察体系。文化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着眼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社会体制改革有序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机制创新政府保障基本需求的住房制度正在加快形成。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基本确立,军队体制结构、组织结构、力量体系、部队面貌焕然一新。(1)阅读材料,说说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2)从成就中,你对深化改革有哪些体会?(3)请你谈谈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活动三:经济发展新常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近日,有关专家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共享经济明确列为6个新增长点之一,并要求其“形成新动能”,这为共享经济带来重大利好,我国共享经济将迎来更大的发展。(1)谈一谈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2)你认为我国应怎样适应上述经济发展趋势?活动四:解读将改革进行到底材料二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进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明显进展,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格局不断巩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1)材料说明我国在努力应对哪些重大现实挑战?(2)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你认为应怎样将改革进行到底?活动五:共享发展成果材料一:2020年5月20日下午,习近平来到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看望慰问老区人民。习近平强调,脱贫攻坚已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要再加把劲,着力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断将蛋糕做大,让全体人民公平地享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实现一定发展水平上的公平正义。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上述两则材料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什么发展理念?请谈谈理由。(2)着力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体现了教材的哪些道理?(3)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请谈谈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四)知识梳理(教师引领学生师生共同构建本节知识体系,给出时间记忆,即时巩固基础知识)(五)学以致用1.为了改变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B.发展乡村绿色经济C.只需要给偏远地区提供资金支持D.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带动边疆地区和沿线国家经济发展2.习近平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安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D.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3.“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让中国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庄严承诺()A.表明我国要实行平均主义,防止收人差距悬殊B.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同步富裕C.说明维护公平正义就能解决我国的贫闲问题D.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4.下列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不相符的是()A.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B.大力推广使用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C.为了经济发展,大力开采矿产资源D.转变电力发展方式,推广风力发电5.下列能体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有()①实现乡村公路全面硬化②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③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④共享发展只是部分人的特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6.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强,督察是抓落实的重要手段。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抓改革摆在重要位置,投入更多精力抓督察问效,加强和改进督察工作,拓展督察工作的广度和深度,点面结合,多管齐下,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效。材料二:2019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要统筹协调各方面改革工作,增强改革定力,加强改革协调,完善工作机制和办法,把责任压实、要求提实、考核抓实,推动改革落地见效。(1)为什么要把抓改革摆在重要位置?(2)国家应该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六)课堂小结1.让学生畅谈本节有哪些收获,明白了哪些道理,掌握了哪些知识,有哪些困惑需要老师和同学帮助解决。2.教师要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对学生在课堂各环节的表现加以点评,激励先进。同时对课堂知识掌握不到位的同学提出课后巩固要求;要求全体同学重点掌握哪些知识,准备好下节课课前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