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数控铣削(加工中心)技术训练理实一体课教案项目六 孔加工任务 任务一 钻孔加工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班级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提示启发、归纳总结法 授课时数 课时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教材课前准备 1.实训设备、实习任务书、评分标准及多媒体课件的准备;2.学生工位分配。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孔类零件的特征及技术要求。 2. 掌握选用孔类零件刀具的方法。 3. 掌握孔类零件刀具参数的计算方法。 4. 掌握孔类零件的编程方法。 技能目标: 1. 能对孔类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2. 能熟练使用钻孔等孔类加工指令编程。教学重点 1.孔类零件的特征 2.钻孔刀具 3.钻孔加工方法 4.钻孔加工编程指令教学难点 能熟练使用孔类加工指令编程教学过程 1.孔类零件的特征 2.钻孔刀具 3.钻孔加工方法 4.钻孔加工编程指令实施环节 教学内容 导学方法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并做好记录。2.调整学生的注意力,为上课作准备。 互动交流复习提问 简述子程序和简化指令的编程方法。 提问导思导入 孔是机械零件上最常见的特征之一,根据用途可以分为定位孔、基准孔、装配孔、工艺孔等,孔的精度和要求也大不一样。孔加工传统的方法以钻削为主,然而随着加工中心的应用,孔加工的方式、工艺、刀具等也随之而变,孔的加工不再以钻削加工为主,取而代之的是工艺集中的复合加工工艺。本项目将主要介绍在加工中心上加工孔的方法。 启发学习积极性讲授新课 一、孔类零件的特征用麻花钻在实体材料上加工孔的方法称为钻孔。一般钻孔加工可以达到的尺寸公差等级为 IT10~IT13,表面粗糙度 Ra 值为 12.5 μm。常见的孔类零件,如图 6-1所示。二、钻孔刀具1. 中心钻中心钻用于孔加工的预制精确定位,引导麻花钻进行孔加工,减少误差。常见的中心孔类型有 A 型和 B 型。A 型中心孔只有 60°锥孔,B 型中心孔外端的 120°锥面又称保护锥面,用以保护 60°锥孔的外缘不被碰坏,如图 6-2 所示。中心钻切削用量见表 6- 1。2. 麻花钻 麻花钻是应用最广的孔加工刀具。通常直径范围为 0.25~80mm。它主要由切削部位、导向部位和柄部构成,如图 6-3 所示。标准麻花钻的切削部位顶角为 118°,横刃斜角为 40°~60°,后角为 8°~20°。由于结构上的原因,前角在外缘处较大,逐渐向中间减小,横刃处为负前角(可达 -55°左右)。麻花钻切削刃的几何角度,如图 6-4 所示。麻花钻切削用量见表 6-2。3. 铰刀铰刀用于孔的精加工和半精加工。铰刀由工作部分、颈部及柄部三部分组成。工 作部分主要有切削部分和校准部分, 校准部分由圆柱部分与倒锥部分组成, 如图 6-5 所示。铰刀切削用量见表 6-3。三、钻孔加工方法① 对于孔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不高的孔,可以直接采用钻孔加工;② 对于孔距要求较高的孔加工,应先采用中心钻加工预制定位孔,在采用麻花钻 进行孔加工;③ 对于孔距、孔径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的孔,应采用中心钻加工预制定位孔,再采用麻花钻进行钻孔,最后使用铰刀进行铰孔;④ 对于孔径较大的孔,应采用圆弧插补方式进行铣削加工。四、钻孔加工编程指令1. 孔加工固定循环动作孔加工固定循环指令有 G73、G74、G76、G80~G89,加工过程通常由 6 个动作构成,如图 6-6 所示。●动作 1:刀具快速定位到钻孔位置;●动作 2:刀具由初始平面快速定位到 R点(参考点);●动作 3:刀具以进给速度加工孔;●动作 4:孔底的动作(如进给暂停、主轴停止、主轴准停、刀具偏移等);●动作 5:返回到 R点(参考点);●动作 6:快速返回到初始平面。2. 孔加工固定循环指令指令格式:式中:X、Y—指定孔的位置;Z ─孔的深度;R ─参考平面高度;Q ─每次进给深度;P ─刀具在孔底的暂停时间;I、J ─镗孔时轴向位移量;K ─每次退刀距离;F ─钻孔进给速度;L ─ 固定循环次数。对于以上孔加工循环的通用格式,并不是每一种孔加工循环指令都要用到以上格式中的所有代码。在孔加工循环的通用格式中,除 L 代码外,其他代码都是模态代码,只有在循环取消时才被清除,因此,这些指令一经指定,在后面的重复加工中不必重新指定。取消孔加工循环采用代码 G80。另外,如在孔加工循环中出现G00、G01、G02、G03 代码,则孔加工方式也会自动取消。(1)循环指令数控系统配备的固定循环功能,主要用于孔加工,包括钻孔、镗孔和攻螺纹等加工内容,调用固定循环的 G 指令有 G73、G74、G76、G81~G89,G80 用于取消固定循环状态。HNC-22M 固定循环功能指令参见表 6-4。(2)G90与 G91方式固定循环中R值与Z值数据的指定与G90、G91方式的选择有关,而Q值与G90、G91 方式无关。在G90方式下,R值与Z值是指相对于工件坐标系的Z向坐标值,此时R一般为正值,而Z一般为负值。在G91方式下,R值是指从初始点到R点的增量值,而Z值是指从 R点到孔底平面的增量值,R值与Z值(G87 例外)均为负值。(3)G98 与 G99 方式G98、G99 决定刀具在返回时达到的平面,G98指令控制刀具返回到初始平面,G99 指令控制刀具返回到 R点平面。一般地来讲,如果被加工的孔系在一个平整的平面上,使用 G99 指令,可以缩短零件加工时间。在全部孔加工完成后或孔之间存在凸台或夹具等干涉件时,使用 G98 指令控制刀具回到初始平面。3. 固定循环平面孔加工时,刀具按照循环指令要经过初始平面、R平面、工件平面和孔底平面,如图 6-7 所示。(1)初始平面初始平面是为安全进刀切削而规定的一个平面,是开始执行固定循环时刀位点的轴向位置。初始平面到零件表面的距离可以任意设定在一个安全的高度上,当使用同一把刀具加工若干孔时,只有孔间存在障碍需要跳跃或全部孔加工完成时,才使用 G98,使刀具返回初始平面上的初始点。(2)R 平面参考平面又叫 R 平面,这个平面是刀具进刀切削时由快进转为工进的高度平面,距工件表面的距离(这个距离叫引入距离)主要考虑工件表面尺寸的变化,一般可取 2~5mm。使用 G99 时,刀具将返回到该平面的 R点。在已加工表面上钻孔、镗孔、铰孔时,引入距离为 1~3 mm(或 2~5mm);在毛坯表面上钻孔、镗孔、铰孔,引入距离为 5~8mm;攻螺纹、铣削时,引入距离为 5~10mm 。编程时,应根据零件、机床的具体情况进行选取。(3)孔底平面加工盲孔时孔底平面就是孔底的 Z 轴高度,加工通孔时一般刀具还要伸长超过工件底平面一段距离。主要是保证全部孔深都加工到尺寸,钻削时还应考虑钻头钻尖对孔深的影响。4. 固定循环指令(1)钻孔循环指令(G81)指令格式:G81 指令用于钻孔,切削进给执行到孔底,然后刀具从孔底快速退回。G81 动作如图 6-8 所示。(2)锪孔循环指令(G82)指令格式:G82 指令除了在孔底暂停外,其他动作与 G81 相同。暂停时间由地址P 指定,单位为秒。G82 指令主要用于加工盲孔, 以减小孔底面的表面粗糙度。(3)高速深孔钻孔循环指令(G73)指令格式:当加工深度大于 5 倍刀具直径的深孔时,刀具排屑较为困难。G73 指令为沿 Z 轴 方向采用间断进给方式,每次进给深度为 Q,最后一次进给深度≤ Q,退刀量为 K,直至刀具加工到孔底为止,G73 动作如图 6-9 所示。(4)深孔往复排屑钻孔循环指令(G83)指令格式:该循环用于深孔加工,G83 指令孔加工动作如图 6- 10 所示,Q 和 K 与 G73 循环中的含义相同,与 G73 略有不同的是每次刀具间歇进给后,快速退回到 R 点平面,有利于深孔加工中的排屑。五、钻孔加工实例如图 6- 11 所示,零件的外形表面是已加工面,毛坯尺寸为 80 mm ×30 mm ×20 mm,材料为 45 号钢。请根据图纸要求在数控铣床上使用钻孔指令编写加工程序。1.工艺分析如图 6- 11 所示,零件的加工内容为直径 12mm 的两个孔。从图样中分析孔径、孔 距和粗糙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加工时应先使用中心钻加工预制定位孔,再使用钻头进行钻孔,最后使用铰刀进行铰孔。(1)选择刀具图 6- 11 所示,孔的直径为 12 mm, 应采用钻、扩、铰的形式进行孔加工刀具分别选择公称直径为 2 mm 的中心钻,直径为 11.8 mm 的钻头,直径为 12 mm 的铰刀。2.程序编制(1)加工预制定位孔参考程序(2)钻孔加工参考程序(3)铰孔加工参考程序3.加工操作过程评价 用麻花钻在实体材料上加工孔的方法称为钻孔。钻孔刀具:1. 中心钻2. 麻花钻 3. 铰刀钻孔的加工方法比较多,根据孔精度的要求,钻孔加工方法可以分为 4 种。钻孔加工编程指令:1. 孔加工固定循环动作2. 孔加工固定循环指令3. 固定循环平面4. 固定循环指令钻孔加工实例1.工艺分析2.程序编制3.加工操作过程评价课堂小结 1.孔类零件的特征 2.钻孔刀具 3.钻孔加工方法 4.钻孔加工编程指令课后作业教学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