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童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应从哪些方面观察艺术作品,从而能从艺术作品中得到信息。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在欣赏画面形象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联想,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服饰等方面对画面进行描述,进而对作品所表现的主题进行分析、评述。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我校二年级学生,朝阳镇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学生的童年无忧无虑,多姿多彩,充满欢乐,从生活实际切入主题教学,增强孩子美术学习兴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受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所表达出的不同历史背景,能够从环境、服饰、动作、表情等方面对画面进行描述、分析和评述。过程与方法:利用观察描述、对比分析、分组讨论、游戏表演等多种方式,分析作品的内容及艺术表现形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幸福,从而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画面中人物表情、动作、环境等方面传递的信息,学习对画面进行描述的方法。教学难点:认识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并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教学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音乐《童年》提问:歌声中唱了些什么?主要想表达什么主题呢?板书课题:童年体验探究,新课学习。利用照片,初次描述。教师:童年像一首歌,为我们谱写了丰富的乐章。谁能说说你童年中的美好回忆!分组讨论,自主学习。你们知道吗?艺术家用他们特有的形式把不同时期的童年记录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你最想了解谁的童年?对比分析,引导观察。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爷爷奶奶的童年。(出示《战斗中成长》)考考你的眼力,我们来进行几个小互动。互动一:考眼力—初赏结合以下问题,观察《战斗中成长》,比比谁观察得最仔细。这是一天的什么时间。(早晨、中午、黄昏)他们是去打仗?还是打仗归来?他们打赢了吗?层层递进,观察画面。互动二:长知识—深入探究你知道背景是什么植物吗?学生:玉米(青纱帐)青纱帐一般都生长在北方,说明这是发生在北方的故事。谁能给大家讲讲北方战斗小英雄的故事吗?《鸡毛信》《小兵张嘎》《鸡毛信》的主角是谁?《小兵张嘎》的主角是谁?你觉得《战斗中成长》的主角是谁?为什么?(位置、色彩、表情)整理资料,简单评述。请你像讲故事一样,说说这幅画都说了些什么?提示:谁?在哪?做了什么?画家通过什么方法,让我们体会到小战士喜悦的心情?利用所学,巩固方法。教师:咱们看看下面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出示《翻身奴隶的儿女》)互动活动:考想象(1)他们在哪儿读书?每位同学都为画面中的小朋友们想了一个学习的环境,但是画面中的环境为什么都是空白的?画家为什么会留下空白?加入环境好不好?小结:留白是中国画的魅力所在。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面对分散的主体,画家是怎样安排画面的?学生:“S”形构图,表现了纵深感,动感强。《战斗中成长》的画面安排呢?学生:“△”构图,更稳定。为什么这些孩子是奴隶的儿女?他们的父母经历了什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农奴》,了解一下他们父母的生活。请学生边看边想:画家想表达什么情感呢?学生:人人平等,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要格外珍惜。总结:画家用中国画的形式和朴实的画笔,勾勒出西藏儿童如饥似渴的学习场景。巧妙引导,自然流畅。教师:你们看,这个小朋友在看什么呢 我们随着他的目光一探究竟吧。(引出作品《欢天喜地》)分组活动,简单分析。《欢天喜地》表现的是中国古代儿童的童年,这幅作品与我们之前看到的两幅作品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又有不同,它是年画。有了刚才分析画面的基础,你们一定可以自己做“老师”,进行探究活动。下面进行“你做老师我学习”的环节。请大家先仔细研究,然后再讲给其他组的同学听。学生分组活动:一组:人物探究组画中画了几个人?有什么寓意吗?人物头上的发髻、表情、方向各不相同,给你什么感觉?二组:色彩考察组画中用了哪些颜色?给你什么感觉?每个人物都用了一种相同的色彩,找一找是什么颜色?分析探究后,提出下一步要求:每组派一名学生做“老师”,把本组共同学习的成果讲给其他组同学听。其他同学要学会聆听,并能把其他组的研究成果吸纳到自己知识库中,最后请一名同学汇报。画中除了刚才分析的人物造型、色彩以外,你还发现了什么?学生:画面中还表现了槐树、金钱树、山茶花、灵芝等。这些造型象征夺魁、健康、长寿等寓意,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学摆动作,体会感受。刚刚我们一起走过了爷爷奶奶的童年,看过古人的童年,我还想向大家介绍爸爸妈妈的童年。你们看,他们来了。课件出示雕塑作品。这件艺术作品与前面欣赏的作品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学生:前面欣赏的作品是平面,这件作品是立体的。小结:这是雕塑作品。雕塑与绘画不同,它可以从多角度观察。我们虽然不能去摸一摸,但是我有一个好创意—让我们模仿雕塑造型。学生:每两个人为一组,先观察雕塑中人物的动态,然后做一做他们的动作。边摆边比,细致观察。这件作品叫《冬天的阳光》,请你再摆这个动作时,也要体现出“阳光”的特点。三组学生分别摆动作,大家欣赏并发现与雕塑原作的差异。小结:这件作品造型圆润,形态舒展,面部表情体现了内心的舒适感。想一想,作品中有阳光吗?作者是怎么表现“阳光”的?学生:阳光就是亲情,是姐弟间的关爱、互信,好心情如沐浴阳光。总结:虽然作品并没有直接表现阳光,但从这对姐弟舒展的身体,我们可以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总结所学,掌握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今天,我们不但了解了不同时期童年的乐趣,而且还认识了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你能说说都有哪些吗?学生:油画、中国画、年画、雕塑、摄影这些作品采用了不同的艺术形式,或形式质朴,或色彩浓郁,或构图巧妙,或造型圆润……让我们体会了不同时代的艺术特色。课后延展,情感提升。我们描述了自己的童年,对比父母、长辈们的童年,你想说点什么吗?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我们随着“童年”的音乐,再次回味不同时期童年的欢乐时光吧!板书设计:童 艺 术 表 现 形 式油 年 中 雕 摄画 画 国 刻 影年 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