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七年级社会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七年级社会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23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参考答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C C D B B A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C A A B D A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A C B C C B A B
非选择题
25.(1)山谷;(1分)北;(1分)东;(1分)陡崖(或悬崖);(1分)
(2)650~700;(1分)C;(1分)
(3)③;(1分)③路线等高线比较密集,坡度较陡;(2分)
(4)A。(1分)
26.(1)20°N,80°E;(2分)南亚(2分)
(2)位于中纬度带;(1分)北温带(1分)
(3)海拔高,气温低。(2分)
27.(1)亚欧(或欧亚);(1分)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宜牧草生长;以草原景观为主,草场资源丰富;靠近亚洲东部人口集中区,市场广阔;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任答1点得1分)
(2)发达;(1分)基督教(1分)
(3)白令;(1分)巴拿马;(1分)大西(1分)
(4)稀疏;(1分)地处高纬,气候寒冷。(2分)
28.(1)地势:地势起伏大;地势中间高,东西两侧低;地势北高南低(任意1点1分)
地形种类:以山地为主(1点1分)
地形种类分布:中部是山地;北部是山地(任意1点1分)
(地势、地形种类、地形种类分布,须有两个角度,共2分)
(2)阿尔卑斯山脉;(1分)地中海;(1分)夏季炎热干燥(1分),冬季温和多雨(1分);自西向东(流);(1分)最冷月均温高于0℃(1分)
(3)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波河,灌溉便利;夏季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任选2点得2分)促进中国与意大利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区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两地经济发展水平。(任选2点得2分)
29.(1)河姆渡遗址(1分)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生产力条件等均可。(1分)
(2)农作物的种植,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2分)
理解:(材料相关的史实1例即可得1分,结论1分,共2分)
①炭化稻谷说明当时农作物的种植,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②良渚古城的水利系统,见证了统治者的组织能力;
③墓葬品对比鲜明,说明社会阶级分化,体现了进入早期文明社会;
④象征财富的玉器、象征神权的玉琮和象征军权的玉钺,为研究王权和国家的起源提供了资料。等等均可。
(3)春秋后期;(1分)促进农业深耕细作,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2分)
(4)商鞅变法;(1分)意义: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分)请在各题目的作答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23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答题卷
历史与社会 答题卷
班 级
姓 名
座 位 号
缺 考[ ]
贴条形码区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请把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涂黑。)
11 [A] [B] [C] [D]
12 [A] [B] [C] [D]
13 [A] [B] [C] [D]
14 [A] [B] [C] [D]
15 [A] [B] [C] [D]
06 [A] [B] [C] [D]
07 [A] [B] [C] [D]
08 [A] [B] [C] [D]
09 [A] [B] [C] [D]
10 [A] [B] [C] [D]
01 [A] [B] [C] [D]
02 [A] [B] [C] [D]
03 [A] [B] [C] [D]
04 [A] [B] [C] [D]
05 [A] [B] [C] [D]
21 [A] [B] [C] [D]
22 [A] [B] [C] [D]
23 [A] [B] [C] [D]
24 [A] [B] [C] [D]
16 [A] [B] [C] [D]
17 [A] [B] [C] [D]
18 [A] [B] [C] [D]
19 [A] [B] [C] [D]
20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按序为10分、8分、10分、12分、12分,共52分)
25.(10分)
(1)(4分) (山体部位) 先向 再转向 (山体部位)
(2分) 米 米
(3分)路线 理由是
(4)(1分)正确的是
26.(8分)
(1)(4分)经纬度是 ,位于 (地理分区)
(2分)地理位置:
(2分)原因是
27.(10分)
(1)(2分)位于 大陆 有利条件是
(2分) 国家 (宗教名称)
(3)(3分) 海峡 运河 洋
(4)(3分) (稀疏或稠密) 主要原因是
28.(12分)
(1)(2分)地形特征:
(6分)北部的 气候
气候特点是
流向为
原因在于
(4分)
有利自然条件是
积极意义:
29.(12分)
(1)(2分)
(2)(4分)
(3)(3分)
(4)(3分)
PAGE
历史与社会答题卷 第1页(共2页)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命题细目表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 满分值:100 期望值:80 考试时间:60分钟
考 试 章 节 命 题 题 型
人文地理第一、二单元 中国历史第一、二单元   题 型 题 数
选择题  24
非选择题  5
   
 
   
知 识 点 题数 分值 难度系数 考核能力 备注
序号 人文地理
1 铁路走向 1 2 0.9 识记 选择题
2 比例尺 1 2 0.7 理解、应用 选择题
3 图例 1 2 0.7 识记 选择题
4 气候特征 1 2 0.8 理解、应用 选择题
5 语言 1 2 0.8 识记 选择题
6 社区功能 1 2 0.9 识记、理解 选择题
7 自然环境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1 2 0.7 识记、理解 选择题
8 大洲大洋 3 6 0.8 识记、理解 选择题
9 世界主要地形区 2 3 0.8 识记 选择题、非选择题
10 亚洲河流特点 1 2 0.8 识记、理解 选择题
11 世界人口分布 1 2 0.7 识记、理解 选择题
12 半球判读 1 2 0.7 理解、应用 选择题
13 山的重要部位 2 2 0.7 识记、理解 非选择题
14 相对高度计算 2 2 0.7 理解、应用 非选择题
15 陡缓坡判断 1 3 0.8 理解、应用 非选择题
16 地形剖面图判读 1 1 0.8 理解、应用 非选择题
17 经纬度判读 1 2 0.9 理解、应用 非选择题
18 地理分区 1 2 0.7 识记、理解 非选择题
19 低中高纬度划分 1 1 0.8 识记 非选择题
20 五带划分 1 1 0.8 识记、理解 非选择题
21 影响气候的因素 1 2 0.8 识记、理解 非选择题
22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1 1 0.7 识记、理解 非选择题
23 宗教 1 1 0.7 识记、理解 非选择题
24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1 3 0.7 识记、理解 非选择题
25 人口分布原因 1 3 0.7 识记、理解 非选择题
26 区位优势分析 2 4 0.8 理解、应用 非选择题
27 地形特征 1 2 0.8 理解、应用 非选择题
28 气候类型 1 3 0.9 识记、理解 非选择题
29 河流流向 1 1 0.7 识记、理解 非选择题
30 区域联系 1 2 0.8 理解、应用 非选择题
中国历史
1 桂陵之战 1 2 0.7 识记 选择题
2 司母戊鼎 1 2 0.7 识记 选择题
3 半坡遗址 1 2 0.7 识记 选择题
4 春秋时期民族交融 1 2 0.8 识记、理解 选择题
5 大禹精神 1 2 0.8 识记、理解 选择题
6 第二单元时代特征 1 2 0.8 识记、理解 选择题
7 分封制的作用 1 2 0.7 识记、理解 选择题
8 中华文明的特征 1 2 0.8 识记、理解 选择题
9 百家争鸣 1 2 0.7 识记、理解 选择题
10 河姆渡遗址 1 2 0.8 识记、理解 非选择题
11 原始农业兴起发展的标志 1 2 0.8 识记、理解 非选择题
12 论证早期文明产生 1 2 0.7 识记、理解 非选择题
13 铁犁牛耕及影响 1 3 0.8 识记、理解 非选择题
14 商鞅变法措施及意义 1 3 0.8 识记、理解 非选择题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23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雅(雅加达)万(万隆)高铁是中国印尼两国高度关注的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读图回答第1-2题。
1.2023年10月,雅万高铁正式启用。图中雅万高铁的走向大致为( ▲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2.雅万高铁全长约142公里,若采用1:1000 000的比例尺绘制该路线,图上距离约为( ▲ )
A.7.1厘米 B.71厘米
C.14.2厘米 D.142厘米
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成功举办第19届亚运会。读图回答第3-5题。
3.此次亚运会吉祥物“宸宸”的名字,来源于京杭大运河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下列四个图例中,表示运河的是( ▲ )
A. B. C. D.
4.杭州是中国第三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下列符合杭州气候特征的是( ▲ )
5.在杭州亚运会召开期间,杭州地铁内播放英语学习短片,这是因为英语( ▲ )
A.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C.是联合国唯一的工作语言 D.与汉语语法接近易学易懂
近年来,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之路。读图回答第6-7题。
6.过去下姜村只有茶叶、水稻等传统农业,后来开始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不少村民因此脱贫致富,这体现了社区的( ▲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军事功能
7.通过照片,可看出下姜村( ▲ )
①沿山谷呈带状分布 ②沿山谷呈团状分布
③沿河流呈带状分布 ④沿河流呈团状分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半球示意图回答第8-10题。
8.图中A洲是( ▲ )
A.亚洲 B.南极洲
C.欧洲 D.北美洲
9.某国一科考飞机从B点出发,沿赤道往西飞行环绕地球一周,依次经过的大洲是( ▲ )
A.亚洲、北美洲、非洲、欧洲
B.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
C.南美洲、非洲、欧洲、亚洲
D.大洋洲、亚洲、非洲、南美洲
10.图中跨经度最广的洋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下列“世界地形之最”中搭配正确的是( ▲ )
①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北美洲 ②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
③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 ④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亚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读亚洲河流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甲、乙、丙分别是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②亚洲主要河流从中部向四周流
③长江的长度和流量居世界首位
④湄公河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根据右图,符合世界人口纬度分布规律的是( ▲ )
①北半球比南半球多
②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多
③北半球中低纬地区最多
④南半球随纬度增高而增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一游客在旅行日记中写到:“我到达过世界上一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我面向北半球,背靠南半球,左手位于西半球,右手位于东半球。”这个神奇的地方位于图中的( ▲ )
A.甲 B.乙
C.丙 D.丁
历史课程主要培育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回答第15-19题。
15.【时空观念】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去考察历史。在右图的时空条件下可能发生的事件是( ▲ )
A.神农尝草 B.牧野之战
C.国人暴动 D.桂陵之战
16.【史料实证】要了解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以下遗存中应选择( ▲ )
17.【唯物史观】人类社会形态是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以下选项与这些观点贴切的是( ▲ )
①从早期人类出现到夏朝建立,我国先经历原始社会再到奴隶社会
②半坡人制造骨器、角器等用以开垦土地,从事农业生产
③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④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历史解释】我们要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以下史实与观点相符的是( ▲ )
史实 观点
A. 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骨等 北京人已懂得人工取火
B. 盘古开天,女娲造人 这是人类的起源
C. 春秋时早期华夏族同周边民族交往斗争 促进了大规模民族交融
D. 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都江堰“震不垮”
19.【家国情怀】学习历史应具有人文追求和社会责任。右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历史人物卡片,其最贴切的主题应为( ▲ )
A.炎帝、黄帝: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大禹:勇于担当、善于创新
C.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D.齐桓公:善用贤人、“尊王攘夷”
在2023年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回答第20-24题。
20.【连续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在绵延至今的年代尺上,信息对应正确的是( ▲ )
A.①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猿
B.②是我国历史第一个王朝,创造了甲骨文
C.③处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时期
D.④处周幽王将国都从殷东迁洛邑
21.【创新性】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周王朝始创的这一制度保证了( ▲ )
①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②民族矛盾有所发展
③统治范围扩大
④为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2.【统一性】团结统一是福,分裂动荡是祸。春秋时期大国争霸使得战事不断,一些小国也备受战争之苦。这一时期“动荡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 )
A.周王室衰微,地位下降
B.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大诸侯国各自为政扩充军队
D.秦国崛起对东方六国造成威胁
23.【包容性】有人说“它(右图)反映了古蜀先民吸收来自中原的成就,再与自身审美、技术体系融为一体。”不同流域的考古发现亦有类同。这证实了( ▲ )
A.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B.当时是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繁荣的时代
C.当时社会处于大动荡时代
D.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24.【和平性】下列主张与图中观点相符的价值观、道德观是( ▲ )
①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②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③韩非主张“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
④庄子主张“顺应自然和民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按序号为10分、8分、10分、12分、12分,共52分)
25.(10分)某中学组织同学们去森林公园开展登山活动。读森林公园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第25题 森林公园等高线地形图
(1)同学们分别沿图中的四条路线登山:路线①是沿 (山体部位)登山,路线②的登山行进方向为:先向 再转向 。沿路线④登山,同学们看到有游客在甲处体验攀岩运动,是因为甲处是 (山体部位)。(4分)
(2)观景台的海拔范围是 米,观景台与游客中心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米(填字母)。(2分)
A.85 B.135 C.240 D.315
(3)①、③路线的同学到观景台会合,路线 (①/③)的同学感觉登山比较费力,理由是 。(3分)
(4)下列沿MN段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正确的是 。(1分)
26.(8分)读世界局部经纬网示意图回答问题。
第26题 世界局部经纬网示意图
(1)甲地的经纬度是 ,位于 (地理分区)。(4分)
(2)描述乙地的地理位置(纬度带、五带)。(2分)
(3)图中的乞力马扎罗山,被称为“赤道雪峰”,它位于赤道附近,但山顶终年积雪,其原因是 。(2分)
27.(10分)北纬45度被称为“黄金奶源带”,在这里分布着全球众多优质牧场。读图回答问题。
第27题图
(1)图中A、B、C是世界著名的畜牧业区。其中B地区位于 大陆,该地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是 。(任答一点)(2分)
(2)在A地区和C地区的国家按照发展水平分类均为______国家,当地居民大多信仰________(宗教名称)。(2分)
(3)图中的D为 海峡;E为______运河,它沟通了太平洋和_____洋。(3分)
(4)图中①地人口 (稀疏或稠密),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3分)
28.(12分)2023年6月,意大利举办了中国“三农”成就图片展,介绍中国在乡村振兴、数字农业等领域的发展成就。读图回答问题。
图1 意大利地形简图 图2 波河中下游气候资料图
根据图1,分析意大利的地形特征。(2分)
意大利北部的_____________为欧洲最高大雄伟的山脉。根据图2,波河中下游为______气候,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波河的流向为_____________。波河几乎没有结冰期,其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6分)
波河平原是意大利农业最发达的地区,其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中国在意大利举办“三农”成就图片展,从区域联系的角度看有何积极意义?(2分)
29.(12分)某班级小组开设“以图溯源——我们从这里来”的主题展览。阅读展板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展板(图) 展板(文) 问题
图1 木建筑 溯本源 在这一遗址发现了大面积的木建筑遗迹,为研究中国远古时代的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1)请写出图1对应的古人类遗址。其建筑特点主要受何因素的影响?(2分)
图2 良渚城 现曙光 ……发现有大量炭灰稻谷遗存,还挖掘出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祭坛的墓地里随葬着大量精美的的玉器,和其他普通墓葬对比鲜明。 (2)图2体现了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哪一重要标志。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良渚遗存是如何“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的?(4分)
图3 新发展 有根基 “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到后来,“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3)图3新生产方式的变革出现于何时?展板材料说明这一变革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分)
图4 铜方量 使归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4)图4展板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其意义。(3分)
历史与社会试题卷 第 页 (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