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含解析)

资源简介

作文主题训练
-------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9月1日《开学第一课》,远在太空的中国航天员聂海胜说:“我的理想是蓝色的,但这上面增加了一抹亮眼的红色,那是国旗的颜色,也是我赤诚的心的颜色。……我把蓝色穿在身上,把红色绣在胸口。”
9月25日晚,被美国和加拿大迫害、拘押1000多天的孟晚舟乘机抵达深圳机场,她说:“感谢伟大的祖国和人民……我想说,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上述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哪里有“五星红旗”,哪里就有信念的灯塔。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1949年7月,《解放日报》发布了向全国征集国旗国徽图案的启事。有一位上海青年,想起曾经读过的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想起上海解放时,大街小巷哼唱的革命流行歌曲“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就用红色作为底色,设计出五星构图。他就是国旗设计者曾联松。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从此,不论走到哪里,只要看到“中国红”,每个国人心中就会燃起无言的感动。
2021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五星红旗”再次升起。
对以上论述,你有怎样的启示?请围绕“中国红”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12月,加拿大当局应美国要求,将在温哥华国际机场转机过境的孟晚舟扣留。经过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当地时间2021年9月24日,被加拿大非法扣押1028天的华为公司副董事长孟晚舟乘坐中国政府包机回国。
孟晚舟发表感言说:“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我今天的自由。”“回首3年,我更加明白,个人命运、企业命运和国家的命运十指相连,祖国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我想说,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对于孟晚舟重获自由,有人认为,依靠的是维护世界秩序的正义和法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中国执政党和政府维护本国公民正当权益的坚定决心和意志;还有人认为,凭借的是她自己令人刮目相看的坚强和韧性,是对祖国和人民的信任……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
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1949年7月,人民日报在头版发布了向全国征集国旗、国徽、国歌词曲的启事,并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有一位青年,用庄严大气的中国红作为底色,设计出简洁的五星构图。他就是国旗设计者曾联松。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他设计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从此,不论走到哪里,只要看到五星红旗,每个国人心中就会燃起无言的感动。
2021年10月1日,中国成立72周年,追梦青春,强国有我,这盛世如我们所愿。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例文:
青年有梦正起行,百年奋斗化龙吟
“我把蓝色穿在身上,把红色绣在胸口。”中国航天员如是向全世界人民宣告,因而,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中,乐在幸福里的新一代青年更应展鸿鹄之志,报效祖国,写一份完美的时代答卷。
“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青年有梦,梦在河清海晏,如红旗飘扬,彩带飞舞,
每一寸天都有人守护,每一寸土都以生死来奔赴,每一寸盛世中华都铸就不朽的千古,“少年强,则国强”岂虚言哉?9月1日《开学第一课》,远在太空的中国航天员聂海胜说:“我的理想是蓝色的,但这上面增加了一抹亮眼的红色,那是国旗的颜色,也是我赤诚的心的频色,……我把蓝色穿在身上,把红色绣在胸口。”正是追梦的年纪,热血方刚,激情澎湃,
此时心动,更要行动,让理想成为青春最馥郁的花蕾,让爱国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青年有梦,梦在责任担当,似浮舟沧海,立马昆仑。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如在耳畔。诚哉斯言。每一粒种子都值得等待,等待一个华盖苍天的未来,用责任担当浇灌一棵树苗,每一片枝叶都劲拔如松。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为给患者多赢一秒;争分夺秒与死神抗战,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抗疫过程中,张定宇院士和一众医护人员最美逆行,胸怀天下,苍生勇担白衣使命,用血肉构筑一道新的长城。星隧贸迁,寸阴尺壁,青年是一个群体,而责任更在我们每一个人肩上。
“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荧火二十年”,青年有梦,梦在时代召唤,若徽芒不啻,造炬成阳。
“赞中国行迹日新月异,赞中国梦永不停息,赞中国与生俱来的儒雅和刻骨铭心的骨气锈刻在每一个炎黄于孙的眉宇和心田。站立在新时代急流勇进的交汇点上,青年应响应时代召唤,于各自的岗位上绘就不平凡的人生画卷。
君且看北京冬奥会上00后小将苏翊鸣、谷爱凌创造历史;君且看,无数科研人员日夜鏖战,追求卓越,不断攻破技术难关。与时代同频共振,为大国添砖加瓦。奉献青春于祖国,祭一缕忠魂于天地。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红日初升,烨烨扶桑,青年有待,热爱不老,起行正奋发,且待龙吟啸苍穹!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作文材料关注《开学第一课》和孟晚舟事件这两大热点素材,并指出了两者的共同点:聂海胜和孟晚舟都立足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都谈到了中国红。其中,聂海胜将个人发展与祖国需要结合起来,告诉我们要有理想,报效国家;孟晚舟则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相连,告诉我们应坚定信念,相信国家,感恩祖国和人民。
因此,本次写作的主题非常明确,应是爱国主题。我们可论述我们作为祖国发展的受惠者,应当相信我们的祖国,感恩我们的祖国和人民,而不能被一些错误思想引导,不为“中国红”抹黑;而将来,当我们有能力成为祖国的建设者时,我们应该努力报效国家,让“中国红”更加闪耀。本篇文章写作基本不难,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写作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发展进行思考与写作。
立意:
1.个人发展与祖国需要结合起来。
2.要有报国大理想。
3.坚定信念,相信党和国家。
4.感恩祖国、服务人民。
2.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本题为引语式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
材料共有四段,第一段起总领作用,是关键句,关键词是“五星红旗”“信念”“中国红”。
第二段说明了五星红旗以红色为底色的原因。“上海解放时,大街小巷哼唱的革命流行歌曲”体现了共产党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一曲“东方红”体现了“红”深入人心。
第三段可以概括为在建国以后,“中国红”成为国人心中无言的感动。
第四段的意思是新中国建立七十二周年,五星红旗再次升起,“中国红”依然铭刻在国人心中。也就是说国人的爱国信念历经多年从未改变,正是这些从未改变的信念,让国家一直走在强盛的路上。
本题有两条任务指令。
1.对以上论述,你有怎样的启示?
这条指令让考生围绕材料确定立意,启示必须围绕“五星红旗”“信念”“中国红”三个关键词展开。
2.请围绕“中国红”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本条指令规定写作的核心关键词是“中国红”,并且规定文体为演讲稿,注意行文符合演讲稿的格式,要有题目、称谓语、问候语、自我介绍,文末还要有结束语等。
行文时首先要确保符合演讲稿的格式,要有对象意识。可以从“为什么”的角度,论述为什么“中国红”会成为国人信念的颜色,也可以从“怎么办”的角度,论述在新时代如何坚守红色信念。
立意:
1.“中国红”是国人永远的信念。
2.信念不减,中国不衰。
3.新时代,更应该坚守红色信念。
3.例文:
强大的祖国是我们坚定的后盾
孟晚舟25日晚乘坐中国政府包机回到祖国,与家人团聚。至此,加拿大在美国唆使下非法拘押孟晚舟长达1028天的荒唐闹剧,终于告一段落。现在回过头来看,促成孟晚舟平安回国的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因素无疑在于,她背后有个强大的祖国叫中国,有个强大的集体叫中国人民!
中国政府维护本国公民和企业正当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孟晚舟事件是一起彻头彻尾的政治事件,本质是美国一手策划、加拿大帮凶实施的针对中国公民的政治迫害,是对中国本土高科技企业的蓄意打压,妄图借此阻挠中国的科技发展。强大起来的中国绝不会让美加的图谋得逞。中国政府作出了不懈努力,屡次敦促美加立即纠正错误,解除对孟晚舟的任意拘押,撤销对孟晚舟的逮捕令和引渡要求,释放孟晚舟并让其平安回国。
中国人民崇尚正义、不畏强暴的强大民意不可阻挡。在孟晚舟被加方非法拘押后,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展现了决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政治胁迫和滥用司法行为、绝不允许本国公民成为别国政治迫害的牺牲品的坚强意志。中国媒体发起网络联署要求加方立即无条件释放孟晚舟,在短时间内便有近1500万人签名联署。14亿多中国人民汇聚起来的强大民意,是任何试图霸凌、欺压中国人民的势力无法漠视的,这样的民意足以让他们胆寒!
孟晚舟事件发生后,中国与美加展开了一场艰辛却富有成效的斗争。从揭穿美加见不得人的政治图谋,到揭批美加无视人权大搞任意拘押,再到揭露美加将法律用作巧取豪夺、打压异己、谋取私利的工具,美加所有的伪装都被无情撕破,其丑陋原型暴露无遗。在中国强有力的外交与舆论攻势下,美加不仅陷入“道德洼地”,而且难以借此逼中国“就范”。除了让孟晚舟平安回国,美加已经没有更好选择。
孟晚舟在离开加拿大之前表示,“感谢我的祖国和祖国人民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这是我走到今天最大的支柱”。她在中国政府包机上发表的感言也说:“感谢亲爱的祖国,感谢党和政府,正是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燃起我心中的信念之火,照亮我人生的至暗时刻,引领我回家的漫长路途。”我们相信,经历了1028天的磨难,孟晚舟的这些感言发自肺腑。
孟晚舟还说:“我们祈祷和平,幸运的是,我们生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我们崇尚伟大,可贵的是,我们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家。”很多国人、尤其是海外中国公民对此深有体会。无论是中国从战乱地区一次次撤侨,还是在新冠疫情肆虐下展开的“春苗行动”,祖国是每个中国人最坚强的后盾。不只孟晚舟是幸运的,在每个华夏儿女背后,我们都有个强大的祖国叫中国,她是我们最坚定的后盾!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材料主要叙述了被加拿大非法扣押的孟晚舟在中国政府努力下包机回国的事例,引用了孟晚舟的一段感言,在发言中,她强调了祖国是自己回国的后盾,个人与企业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系密切,表达了浓厚的爱国之情。材料最后一段是不同观念,一种看法是认为孟晚舟重获自由“依靠的是维护世界秩序的正义和法理”,一种看法是“源于中国执政党和政府维护本国公民正当权益的坚定决心和意志”,一种看法是“她自己令人刮目相看的坚强和韧性,是对祖国和人民的信任”,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感悟写文章。既然加入学生自己的思考,就不能单线程地只选择第三段几种观点中的一点来进行分析。这三种观点应该相互融合,如“维护世界秩序的正义和法理”如果没有强大的祖国作后盾,便可能无法得到“正义和法理”的判决,否则孟晚舟也不会被“非法扣押1028天”;又如“中国执政党和政府维护本国公民正当权益的坚定决心和意志”,如果孟晚舟并不是一个坚定拥护中国的公民,便不会被非法扣押,也不会得到中国政府的全力营救;“她自己令人刮目相看的坚强和韧性,是对祖国和人民的信任”如果缺少了国家后盾,便不会迎来回国的最终结果。总之,学生在立意时应该注意结合多方因素进行分析,合理阐述。
【立意】1.正义和法理需要强大祖国作后盾。
2.信任祖国的中国公民,理应得到最好的维护。
3.祖国是她身处困境坚韧不拔的信念。
4.无论个人、企业,命运都与国家相连。
5.五星红旗是我们所有人的信念。
【素材】1.经历了三年的禁锢,思念家乡的旅人终于踏上了回家的旅途。一次简单的回国背后承载着的是许许多多同胞的共同努力。我想,为了一个人回到家乡整个国家都在努力的事,或许只会发生在中国。这件事足以强烈的反应我们的祖国真正的强大起来了。看着远在异国他乡时写出的那些带有深深思念的文字,听着视频中那几句饱含深情的“我回家了”,都不经让人心头一颤,眼眶一湿。四周的人群攒动,“欢迎回家”的口号激得每个人都心头一暖。祖国正在让他的所有人民都知道,无论我们身处何地,他都会为我们保驾护航,让我们平安的回到家乡。
2.华为研究了5G技术,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而美国为了警告华为,在孟晚舟女士去温哥华的时候,定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将她抓住。而任正非却没有任何办法,并没有走后门,将其女儿换回来,而是通过正当手段,去维护他们自己的权利。而昨晚,孟晚舟女士在经历了一千多天在异国他乡的煎熬中,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她下飞机的那一刻,举国欢庆,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希望。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一定会到来,正义之舟,充满了希望,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3.孟晚舟女士一袭红衣走出机舱,向人群挥手致敬,“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在被拘押期间,每次出庭她都是如此的沉稳大气,甚至笑容满面,自信的气息昂在他的脸上,妆容适宜,衣着简洁,从她身上散发出的无不是一种一个中国人该有的气质与精神,此次事件,让我们看到,许多国家利益背后的事实,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坚韧的力量与人民的希望,孟晚舟:“事关尊严,我不会让华为和中国蒙羞。”慷慨激昂的誓言击打着我的心灵,在如此动荡的局面下,他能冷静的思考,保持身上的傲骨与自信,镇定自若,勇往直前,她告诉了我们,黑暗终将离去,黎明总会到来
4.例文:
独有的一抹中国红
生吾炎黄,育我华夏,待之有为,必报中华。从五千年文明中走来,历尽了沧桑的岁月,祖国,向世界展现出应有的风采。光辉的历史波澜跌宕,我们历尽沧桑,苦尽甘来,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创造奇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现代化的工业大国、信息大国,正在走向现代化强国;从学习别国经验,到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再到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困难面前,中国仍冲锋在第一线,中国在变得更好的路上加速前进。
2003年非典期间,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医疗队伍第一时间奔赴非典战场。医护人员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凭借坚韧顽强的意志,我们最终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十七年后,2020年春节前夕,不速之客——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73岁高龄的李兰娟院士双双“挂帅”出征,解放军战士、医务工作者逆行抗疫,公安民警、社区志愿者、无数爱心团队迎难而上,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热爱祖国!他们怀着一个共同的信心:相信祖国!
习近平总书记说:“广大青年要培养奋斗精神,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我们人生难得的际遇。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作为当代中学生,奋斗的人生便是爱国!我们如旭日般充满能量,充满正气,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有一股冲劲,怀自己的初心,志存高远,情理兼修。
何为“爱国”?是《义勇军进行曲》演奏时的铿锵有力;是那抹中国红在空中飘扬的庄严肃立;是中国女排登上荣誉之巅的举国呐喊;是港珠澳大桥建成后的世界瞩目……
中国所取得的成就向世界证明:分秒之间,可能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世界看见你锦绣河山浩气常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炎黄的血脉;让世界听见你五千年的声音,心潮澎湃,我们每个人都为你而来。”
“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贴着你的心窝,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我们每个人犹如一朵浪花,融进祖国母亲这片海中。我们和祖国肩并肩,手拉手,共同走向美好的未来!
生逢盛世,唯有自强不息,才能与这新时代齐头并进。何为责任?学好知识。何为担当?与祖国共命运。何为中国青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生为中国人,我何其有幸。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熠熠不灭的希望。冬可尽,春可期,待到山花烂漫时,你我共赏此美景!
【详解】本题考查写材料作文的能力。
【审题】材料的主体部分重点介绍“五星红旗”的产生以及对于设计者的意义“只要看到五星红旗,每个国人心中就会燃起无言的感动”,使用提取关键词句的方法,提取出关键词“五星红旗”“中国红”“信念”。“2021年10月1日,中国成立72周年”,提供了写作的情境,以国庆为背景,暗示了爱国的话题,“追梦青春,强国有我,这盛世如我们所愿”,提示考生要怎么做,有梦想,不负韶华,有责任和担当,为建设祖国献身出力。可见本次作文的话题有“中国红”“信念”“五星红旗”“爱国”“责任”“梦想”“青春”“奉献”等等。
要求“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写成记叙文、散文、议论文、诗歌均可。
【立意】1.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那是我们的信念和力量,我为你骄傲;
2.不要小看那抹中国红,是我坚强的后盾。
3.我爱你中国,中国红,爱国心。
【素材】1.灿烂的阳光下,那一抹动人的中国红好像朝阳冉冉升起,又似朝霞遗落人间。她是中华儿女心中的信仰,是我心里的挚爱。
如果我们的国魂有颜色,那它一定是——中国红。为了解放中国,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宁死不屈的杨靖宇、视死如归的狼牙山五壮士、“铁血将军”陈树湘……为什么国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革命先辈舍生忘死,才换来新中国的成立。为了建设新中国,为了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又有多少学者历经千难万阻,回到祖国的怀抱,倾尽毕生心血建设祖国。无数中华儿女的赤子之心跳动着壮丽的中国红。
2.如果奇迹有颜色,那它一定是——中国红。邓稼先、钱三强等一大批科学家,在新中国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研制出了“两弹一星”。当罗布泊上空升腾起惊天的蘑菇云时,全世界都为之震撼。当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飞上太空时,浩瀚的宇宙绽开了笑的梨涡。如今,中国高铁畅行天下,微信支付方便快捷,共享单车绿色出行……一个又一个奇迹,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缔造,怎能不让全世界为之瞩目,为之惊叹?
3.如果骄傲有颜色,那它一定是一中国红。当联合国上空飘扬着五星红旗,当WTO悬挂起中国的旗帜,我们骄傲地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当国旗一次又一次地在奥运赛场上升起,当“海尔”“联想”“华为”登上国际舞台,我们骄傲地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当……今天,我为祖国而骄傲;明天,我要让祖国因我而骄傲!
如果我的梦想有颜色,那它一定是一中国红。祖先的热血在我的血管里奔流,少年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时刻萦绕在我耳畔,作为一名中国青年,我一定要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努力学习,长大后我想当一名发明家,创造出许多先进的东西来振兴中华,造福人类。阳光下那一抹动人的中国红,犹如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