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态变化 讲义-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 物态变化 讲义-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三章 物态变化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 程度。常用“t”表示温度。
2.单位:摄氏度,符号 。
3.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把 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
在标准大气压下,把 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把0~100摄氏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表示1摄氏度。
注意:任何物体都有温度,温度相同,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相同。如0摄氏度的水和0摄氏度的冰冷热程度一样。
记忆:几个常用温度
人体正常体温: 洗澡舒适温度: 舒适正常室温:
夏天最高温度: 冬天最低温度: 冰箱冷藏室温:
例1.冬天-10℃的室外,有一根铁棒和一根木棒,哪个会更凉一些( )
A.木棒 B.铁棒 C.一样凉 D.不确定
例2.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D.西安冬天的最低气温可达 40℃
二.温度计
1.原理:液体的 。
2.使用(实验室温度计)
(1)测量前:观察 、 和 。
(2)测量时:1)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且不要碰到 和 。
2)要等温度计示数(液柱)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且视线要与液柱液面相 。
(3)注意:读数时若俯视,读数偏 ;读数时若仰视,读数会偏 。
例3.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 )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
3.体温计
(1)特殊结构:玻璃泡和玻璃管直接设计了很细的弯管(缩口),水银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内,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2)量程:35~42℃,分度值:0.1℃。
(3)使用注意事项
1)甩:否则只能测出比它原来示数高的温度。
2)消毒:消毒时应用酒精棉擦洗,不可在沸水中煮或在酒精灯上烧。
例4.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 性质制成的。如图体温计的示数是 。
例5.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只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个人的体温,只是测甲前把体温计用力甩几下,测得数是37.5℃。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结果乙、丙的体温读数均为37.8℃,问三人的体温真实值应为甲是多少,乙多少,丙多少
三.熔化和凝固
1.物质三态:固态(不活跃物态)、液态(较活跃物态)、气态(非常活跃物态)
(1)物态变化:物质三态之间的互相转化。
(2)根本原因:物体内能发生了改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物态变化。
2.熔化和凝固
(1)熔化
(2)凝固
3.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
1)定义:在熔化过程中不断 ,温度 ,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
如:冰、海波、水晶、食盐、各种金属。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3)凝固点: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4)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2)非晶体
1)定义: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 ,温度就不断 ,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如: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
4.图像问题
(1)熔化和凝固图像
(2)晶体与非晶体熔化过程
1)晶体:固态~固液共存~液态
2)非晶体:固态~软~稀~液态
(3)晶体熔化与凝固的条件
1)晶体熔化条件:达到 ,持续 。
2)晶体凝固条件:达到 ,持续 。
(4)图像识别
1)图像上升是熔化,图像下降是凝固。
2)见到水平是晶体,不见水平是非晶。
3)根据水平线段对应的温度判断熔点或凝固点。
4)根据水平线的两个端点判断熔化或凝固持续的时间。
例6.区分“融化”、“溶化”、“熔化”?
例7.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A.冰雪遇暖消融 B.冬天江河结冰 C.春天白雾弥漫 D.阳光下露珠变小
例8.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象是( )
A. B. C. D.
四.汽化和液化
1.汽化和液化
(1)汽化
(2)液化
2.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
1)定义: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因素
a.液体温度: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 。
b.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 。
c.液体表面空气流速:液体表面空气流速越快,蒸发越 。
d.液体种类:相同条件下,不同液体蒸发速度一般不同。如相同条件,酒精比水蒸发快。
3)蒸发吸热的制冷作用:例如给高烧病人擦拭酒精降温。
例9.下列事例中,属于减慢蒸发的措施是( )
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 B.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例10.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A.电风扇吹来的是冷风 B.电风扇吹风可降低室内温度
C.电风扇吹风可加速人体汗水的蒸发,吸收了皮肤的热量 D.以上说法都正确
(2)沸腾
1)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2)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各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思考:纸锅可以烧水是因为 。
3)影响沸点大小的因素
a.气压:气压越大,沸点越 。
b.液体种类:不同液体,沸点一般不同。
4)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 ,持续 ,二者缺一不可。
5)沸腾图像
(3)水的沸腾
1)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
2)水沸腾时的气泡现象
沸腾前:
沸腾时:
3.液化的两种方式
(1)降低温度:降低温度可以使所有气体液化。
(2)压缩体积:加压可以使某些气体液化。
4.液化的两种现象
(1)“白气”:白气是小水珠,而不是水蒸汽;
(2)“出汗”:水蒸气遇 液化成的小水珠。
例11.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的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的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五.升华和凝华
1.升华和凝华
(1)升华
(2)凝华
2.升华吸热制冷
如:①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②利用干冰升华进行人工降雨。
3.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1)升华现象
1)衣橱内樟脑丸变小 2)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3)碘遇热变碘蒸气
4)灯泡钨丝变细 5)干冰制造烟雾
(2)凝华现象
1)冬天,玻璃上的窗花 2)雾凇 3)早晨看到的霜
3.常见的天气现象
雨: 雾: 露: 云:
霜: 雪: 冰雹:
4.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第三章 探究固体熔化规律实验
1.实验原理
(1)实验原理:晶体与非晶体熔化时的特点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2.实验器材:酒精灯、铁架台、温度计、石棉网、烧杯、试管、不同固体(海波和蜂蜡)秒表、水;
3.安装顺序:自 而 ;目的是: ;
4.器材作用
(1)试管水浴加热:使试管受热均匀,固体升温较慢,便于记录和观察。
(2)烧杯底垫石棉网: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5.步骤挑错:温度计的使用、读数;
6.实验表格
7.实验图像
8.得出结论
(1)物质在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2)晶体熔化时特点:持续 ,温度 。
(3)非晶体熔化时特点:持续 ,温度 。
例1.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根据实验数据描出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
(3)分析图象乙可获得的信息有: (填一条即可)。
例2.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0℃的碎冰,装有0℃碎冰的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中,(试管底部不接触烧杯底),缓缓加热,烧杯中的冰有一半熔化时,试管中冰将( )
A.不熔化 B.熔化 C.一半 D.少于一半
第三章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2.实验器材:酒精灯、铁架台、温度计、石棉网、烧杯、带孔纸盖、停表、细线、水
3.安装顺序:自 而 ;目的是: ;
4.器材作用
(1)带孔纸盖:减少加热时间。
(2)烧杯底垫石棉网: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5.步骤挑错:温度计的使用、读数;
6.实验分析
(1)沸腾现象
a.沸腾前:
原因:
b.沸腾时:
原因:
(2)实验图像:
1)当t=97℃时,当地气压 标准大气压。
2)a组先沸腾原因:①ma mb ; ② a组加盖,b组没加盖。
3)缩短加热时间方式:①使用初温较高的水;
②减少水的质量;
③给容器加盖。
7.得出结论:水沸腾时的条件:达到 ,持续 。
例1.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1)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2)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3)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原因是 。
例2.小明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
(2)当观察到 时,说明水已沸腾;
(3)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这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
(4)图乙中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温度变化的图象是 (选填“A”、“B”、“C”或“D”)。水沸腾时,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例3.关于水沸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沸水的温度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 B.当水温达到100℃时,水一定会沸腾
C.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 D.水在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会升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