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米(m)(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3)换换关系:10-3km=1m=101dm=102cm=103mm=106um=109nm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常用工具为刻度尺;另外测量长度的工具还有卷尺、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2)刻度尺三要素:零刻度线、分度值、测量范围(量程)(3)刻度尺的使用①看:使用前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②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刻度尺。③放: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平行;④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平移法、替代法、累积法误差与错误误差来源:①测量仪器不精确②实验方法粗略③环境因素对测量仪器的影响④估读本身有误差错误:错误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测量方法错误、读数时粗心大意等造成的;误差≠错误: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减小,而操作错误是可以避免的;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工具;②改进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间的测量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国际单位:秒(s),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1h=60min,1min=60s,1h=3600s测量时间的工具:测量时间的工具有停表、机械钟、石英钟、日晷、沙漏等。 秒表能方便地用手启动和停止,常在实验室中用来测量时间秒表的使用:先小表盘(min)再大表盘(s),小表盘前一半,大表盘读前30s,小表盘后一半,大表盘读后30s如图,小表盘指针转动一周所经历的时间是15分钟,分度值是1min分,大表盘指针转动一周所经历的时间是60秒,分度值是0.5s秒。(秒表不同,分度可能不同。)《第二节 速度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相同的时间,比较运动的距离;②相同的运动距离,比较运动的时间;③速度和时间都不相同时,比较距离和时间的比值。速度定义: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得越快,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慢,速度越小。公式:通常用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用v表示速度,即v = ,变形公式:s=vt,t =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或m·s-1(米每秒)。交通运输中常用km/h(千米每小时)做单位。1 m/s = 3.6 km/h。《第三节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运动的路径是直线;运动的快慢保持不变,即它的速度是一个恒量,任意时刻的速度(v)都相同;路程的表达式:s = vt,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计算题:格式:①已知:写明解题需要的条件,并用对应的物理量符号把相应数据表示出来,如:t=5s,注意单位统一。②求解:按题目提的问题写上所求物理量的对应公式(若需用变形公式,应先写出原始公式,再写变形公式),接着把对应数据代入,最后求出结果。(数据和结果要带单位。)③答:把问题回答一下。变速直线运动:定义:物体在做直线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就是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我们可以用平均速度来粗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平均速度表示的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公式:v = (S指明在某一段路程内或t指明在某一段时间内)实验:测量平均速度1、实验原理:v =2、实验器材:斜面、小车、秒表、刻度尺、金属挡板(作用:便于测量时间)。3、实验步骤(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或挡板)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s1 = t1 = v1 =s2 = t2 = v2 =(2)用秒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3)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v1 =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4)将金属片(或挡板)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利用公式v2 = ,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4、注意事项斜面坡度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在测量路程时,不能直接从斜面顶端量到末端或中点,因为小车有一定的长度,所以测量路程时,必须从小车的头量到头,或从尾量到尾,否则计算会出现错误。计算平均速度时,路程s和时间t必须对应,即选定某路程s,必须用通过这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第四节 运动的相对性》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的过程叫作机械运动,简称运动。理解: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物体的运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参照物: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另一个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是要根据需要和方便而定。不能选取研究对象作为参照物;研究对象为多个时,应选取同一个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运动的相对性。相对静止:如果两个物体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向同一方向运动,以其中任一物体为参照物,另一个物体是静止的,这种静止叫相对静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