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提示:①复制 ②增大 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 ④着丝点 ⑤姐妹染色单体 ⑥受精 ⑦4 ⑧1
提示:①摩尔根 ②平行 ③萨顿 ④测交验证 ⑤单基因 ⑥多基因
1.在减数分裂前,每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最后形成四个精细胞。这两次分裂分别叫做减数分裂Ⅰ(也叫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分裂Ⅱ(也叫减数第二次分裂)。
2.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3.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5.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6.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保证了物种染色体数目的稳定,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7.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8.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
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
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9.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
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
10.决定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一、减数分裂
1.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2.同源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1.场所:睾丸
2.过程:
总结:
四、减数分裂曲线分析
1.
五、受精作用
1.定义: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①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②卵细胞的细胞膜发生生理反应,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③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意义:①子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②维持每种生物(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具有重要意义
补:受精卵的核基因:父母各给一半
受精卵的质基因:几乎全来自于母亲
六、萨顿的假说
1.内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依据: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七、基因位于染色体的实验证据(摩尔根)
1.实验材料的选择:果蝇:①易饲养
②繁殖快、后代比较多
③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少且形态有明显差别
④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假说--演绎法:①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
②提出假说,解释实验--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③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
④归纳综合,总结规律—基因在染色体上
3.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八、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九、伴性遗传
1.概念: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方式,称为伴性遗传
2.伴X隐性遗传病:
特点:①男患者较多
②交叉遗传,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全患病
③往往体现为隔代遗传
实例:红绿色盲、血友病 、果蝇眼色的遗传
3.伴X显性遗传病:
特点:①女患者较多
②交叉遗传,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全患病
③往往具有世代连续性,即每代都有患者
实例:抗维生素D佝偻病
4.伴Y遗传病:
特点:①传男不传女,父病子必病
②世代连续
③无显隐性
实例:外耳道多毛症
一、鉴别
二、遗传类型的判断与分析
1.首先确定是否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
①所有患者均为男性,无女性患者,则为伴Y染色体遗传
2.其次判断显隐性
①双亲正常,子代有患者,为隐性(即无中生有)
②双亲患病,子代有正常,为显性(即有中生无)
③亲子代都有患者,无法准确判断,可先假设,再推断
3.再次确定是否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
①隐性遗传病
a:女性患者,其父或其子有正常,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
b:女性患者,其父和其子都患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
②显性遗传病
a:男性患者,其母或其女有正常,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
b:男性患者,其母和其女都患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
4.若世代连续遗传,则一般为显性;反之,则一般为隐性。男女患病概率相差很大,则一般为伴性遗传,反之一般为常染色体遗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