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测试卷(含答案)-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测试卷(含答案)-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资源简介

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测试卷
一、选择题
1.某餐厅点餐系统的工作流程是:顾客使用手机扫码自主点餐,确认下单后,订单数据保存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服务器再将数据传输到厨师、服务员和收银员使用的终端设备上。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安全和信息社会责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餐厅非营业时间也不能关闭服务器的防火墙
B.扫码点餐方式可能忽视了部分老年人的需求和权益
C.对顾客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可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D.员工登录系统进行身份认证能有效防止数据被非授权使用
2.下列关于数据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B.相同的数据所承载的信息都是相同的
C.数据在处理过程中不会产生新的信息 D.只有虚假的数据,没有虚假的信息
3.下列关于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个数据在不同的场景下其意义是一样的
B.人们可以直接使用搜索引擎获得海量知识
C.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书籍中的文字就是信息
D.智慧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综合能力,体现为一种卓越的判断力
4.关于声音的数字化过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数字化是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过程
B.在声音数字化过程中,采样频率和量化位数是两个主要参数
C.采样频率指录音设备在一分钟内对声音信号的采样次数
D.采样频率越高,声音还原效果越真实,所需要的存储空间也越大
5.人们在上网过程中不经意会留下很多数字足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数字足迹中不会包含个人隐私信息
B.对网上不明来源的信息点赞有可能会泄露个人信息
C.在网上以匿名方式发布信息就不会留下数字足迹
D.使用任何公共区域的免费Wi-Fi进行网购、转账都是安全的
6.下列设备中,采集视频数据最合适的是( )
A.扫描仪 B.录音笔 C.运动手环 D.智能手机
7.“汉字编码”情境问题,如下图所示,是一个“天”字的的8*8信息编码点阵图。假设白色方块为“0”,黑色方块为“1”,请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相关知识点,分析并完成此题。
域名中包含的很多字符串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例如,www.moe.就是一个域名,其中表示服务器名的选项是( )
1980年,中国国家标准总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312-19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即国标码。国标码用多少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 )
A.1 B.2 C.3 D.4
8.“汉字编码”情境问题,如下图所示,是一个“天”字的的8*8信息编码点阵图。假设白色方块为“0”,黑色方块为“1”,请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相关知识点,分析并完成此题。
将点阵图第一行的信息编码10000010转换为十进制数是( )
A.80 B.128 C.64 D.130
9.“汉字编码”情境问题,如下图所示,是一个“天”字的的8*8信息编码点阵图。假设白色方块为“0”,黑色方块为“1”,请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相关知识点,分析并完成此题。
在此点阵图中,第三行用“0”和“1”从左向右排列获得的信息编码是( )
A.10000010 B.00101000 C.01000100 D.11010111
10.下列选项关于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B.数据加工、处理后都会成为有用的信息
C.医生能从化验单中确诊病症主要得益于医疗行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D.信息可以用来消除接收者某些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11.下列哪个不是数据采集的主要环节( )
A.明确数据需求 B.确定数据来源 C.选择采集方法 D.选择呈现方式
12.某便利店的收银员通过条形码扫描设备进行收款,此扫描过程属于( )
A.信息的采集 B.信息的编码 C.信息的发布 D.信息的分享
13.以下哪项技术能方便且快速地处理巨量的数据,实现大数据的应用( )
A.云存储与分布式管理 B.手机端APP软件 C.小型数据库 D.传感技术
14.数据采集主要包括哪几个环节( )
①明确数据需求 ②确定数据来源 ③选择采集方法 ④实施数据采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二维码编码及应用”情境问题,请结合生活实际,信息技术知识和下图完成此题。
小强同学周末回到家,都要向班主任老师发送周末期间的健康码和行程码等信息,健康码分别有以下三种颜色显示。手机里的健康码图像是否是数字信号( )
A.是 B.否
16.数字身份及密码作为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应该( )
A.不设置密码 B.在任何场合都使用同一个密码
C.使用出生年月作为常用密码 D.设置字母、数字、符号组成的混合密码
17.智能水表可以实现让抄表员远程操作相应软件,轻松了解用户用水情况,那么智能水表主要采用的采集方法是( )
A.人工观察 B.网络爬虫 C.传感器采集 D.实验数据采集
18.下列关于数据、信息、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信息就是数据,知识就是信息 B.数据、信息、知识的转换依赖于它们使用的环境
C.数据、信息、知识的转换依赖于应用者的知识结构 D.思维导图是一个简单、有效的知识管理工具
19.疫情期间,健康码和行程码是通行的必要依据,通过手机快速获取人员的相关健康信息,这种方案实施的主要技术支撑是( )
A.大数据 B.虚拟现实 C.声音识别 D.遥控遥感技术
20.在计算机中,国标码存储一个汉字需要几个字节( )
A.8 B.2 C.4 D.16
二、填空题
21.如图是一个汉字的16*16点阵图。若白色像素记作“0”,黑色像素记作“1”,采用逐行记录的办法,可以实现“汉”字的字形的数字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第一行共有16个像素,存储和表示第一行数据需要 位二进制数。
(2)如图a所示,第一行按自左向右的顺序编码成二进制数序列后,转换成十六进制数为 。
(3)结合图a,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填字母)。
A.每个像素使用一位二进制数表示
B.该点阵图数字化后存储需要30个字节
C.这个汉字字形的编码方案是ASCII
D.最后一行的第一个字节和第二个字节编码相同
22.将十进制数19转换成二进制数是 。
23.UltraEdit是一款查看字符在计算机内编码的工具。下图是“My name 勤洗手!”的具体编码,所有字符编码是 进制,汉字“勤”的编码是 。
24.如图是一个汉字的16×16点阵。若白色记作“1”,黑色记作“0”,请写出第十三行(从上往下)的二进制编码: 。
25.一个数各位上的“1”所代表的数的大小叫做该位的“权”,那么十进制数2022各位上的权依次是 (从高到低);十进制数30对应的二进制数是 。
三、判断题
26.在有些信息活动中,可以利用指纹信息进行个人身份验证,因此,指纹信息有时也是一种高价值的信息。( )
27.信息是数据的符号表示,数据是信息的内涵。( )
28.数据只有经过加工和解释,转化为信息,才具有意义。 ( )
29.数据是信息的来源,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知识是归纳提炼出来的有价值的信息。( )
30.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的迅猛增长,大数据正日益对社会生活方式和国家治理能力产生重要影响。但大数据所创造的价值密度相对偏低,庞大的数据量中可能产生价值的只是其中非常小的部分。( )
四、操作题
31.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袭击全球,我国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迅速开启了高科技防疫模式:利用大数据快速进行流调、普及非接触式体温检测、启用楼院刷脸门禁系统、推出场所码准确掌握进出人员信息、开通移动终端健康码行程码实时查
验、建立常态化核酸检测机制等……这些措施为有效防疫和保障经济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请结合题目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在政府主导下,利用大数据技术,打破原有的行业数据垄断,通过对跨行业跨区域巨量数据的综合分析,为综合防控和政府快速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
(2)从题目叙述中可以看出疫情防控中采用的主要信息技术手段包括 。
A.人工智能技术B.大数据技术C.5G技术D.物联网技术
(3)刷脸门禁系统主要采用了下列哪种识别技术 。
A.声音识别技术B.图像识别技术C.文字识别技术D.红外探测技术
(4)场所码采用的是二维码编码形式,与一维的条形码只能存储数字和字母相比,二维码能存储汉字、数字和图片等信息。二维码虽然应用领域更广了,但安全性不及条形码。( )
(5)移动通讯基站是一个覆盖全国的网络,可以通过移动公司的后台计算机随时查看和跟踪手机所在区域,因此行程码的判定与手机移动轨迹有关。( )
(6)从疫情防控中的实时信息报告、快速流调排查、健康码与行程码查验等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以 为核心的发展阶段。
A.计算机B.互联网C.人工智能D.数据
五、简答题
32.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关系?
33.简述数据、信息和知识有什么关系和区别?
34.小明和小红在一起玩游戏,通过手电筒的灯光来实现一定距离内两个人的信息传递,要传递的信息是英文,两人分别设计了两个方案。小明的方案是:将26个字母对应26种不同的颜色,要传递时用不同颜色的滤光片改变电筒射出的光的颜色。小红的方案是:将26个字母编码成二进制数字,通过电筒光线的闪烁来传递信号。这里可以把小明的方案看作模拟信号传播,但人对颜色的识别可能会有偏差,且大气对不同颜色的光线吸收程度不同,因此模拟信号传播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小红的方案可以看作数字信号传播。光线的闪烁很容易分辨,且不容易受到干扰,因此这个通信方案的可靠性就比模拟信号更强。
(1)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在哪里?
(2)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如何相互转换?
35.由于相关部门的规定,绝大多数学校对考试成绩和排名都不予公布,家长们对考试成绩望眼欲穿却始终得不到答案。有些人认为:“既然考试了,为什么不公布成绩,这不是“掩耳盗铃”吗;有些人认为:公布与否无所谓,自己尽最大努力就好;有些人认为把成绩排名只告知家长,不告知学生,你怎么看待考试成绩等数据?
36.以“饿了么”APP为例,请列举一种数据形式,分析数据的相关性,举一个例子,阐述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关系。
传统快餐业送餐业务流程:根据客户区域和路线将订单分类、打包并陈列于指定位置,送餐员送餐回来直接到指定位置取订单、装车、走人。
饿了么、达达、百度外卖等O2O平台优势就在于对送餐物流进行整合。O2O平台的送餐业务流程:商户编辑并发出送餐需求;送餐员接到订单抢单成功并赶往餐厅;订单交接;路线规划;送餐。
饿了么累计已经为中国近十分之二的人口提供过自家的外卖服务,日交易额突破2亿元,夜宵订单量环比上涨5.8%,蜂鸟配送的骑手数量增长迅猛,服务增强,如果骑手送来的外卖餐盒安全扣已经断裂,用户有权拒绝收货,并向平台进行投诉。
参考答案
1.C
2.A
3.D
4.C
5.B
6.D
7.B
8.D
9.B
10.B
11.D
12.A
13.A
14.A
15.A
16.D
17.C
18.A
19.A
20.B
21.16 4008 AD
22.10011
23.十六 C7DA
24.0111011111101111
25.103、102、101、100 (11110)2
26.正确
27.错误
28.正确
29.正确
30.正确
31.对 ABCD B 错 对 D
32.数据、信息、知识是逐渐递进的概念,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前者的抽象与升华。从数据到信息的转化,主要理解数据间的相互联系;从信息到知识的转化,主要理解信息间的相互联系,发现和抽象其规律。数据是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计算机加工的对象。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具有意义的数据。知识是人们运用大脑对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地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能够精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它来源于实践,经过加工提炼,又高于实践。
33.数据是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的符号记录,信息是经加工处理的、具有意义的数据;知识是人们运用大脑对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系统化的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数据、信息和知识是逐渐递进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前者的抽象与升华。
34.问题1:(1)信号形式不同:数字信号是指在取值上是离散的、不连续的信号。常用有限位的二进制数表示,只有0、1两个状态。
模拟信号是指信息参数在给定范围内表现为连续的信号。或在一段连续的时间间隔内,其代表信息的特征量可以在任意瞬间呈现为任意数值的信号。
(2)传输模式不同:模拟信号一般用来传输模拟数据(模拟量),例如:用一系列连续变化的电磁波(如无线电与电视广播中的电磁波),或电压信号(如电话传输中的音频电压信号)来表示。数字信号一般用来传输数字数据(数字量),例如用一系列断续变化的电压脉冲(如我们可用恒定的正电压表示二进制数1,用恒定的负电压表示二进制数0),或光脉冲来表示。
(3)优势上的不同。模拟信号特点:其精确的分辨率,在理想情况下,它具有无穷大的分辨率;当达到相同的效果,模拟信号处理比数字信号处理更简单。数字信号特点: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
问题2: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如何相互转换?
答:数字信号通过调制变为模拟信号,,模拟信号通过解调为数字信号。
35.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1)考试的目的。
(2)分别从学校、家长和学生等角度分析考试成绩数据的作用,如何综合考虑三者的立场,发挥成绩数据的最大效用。
36.数据的形式有:用户的浏览记录、用户的订单、关于美食的评论、APP平台上的商品介绍、商品活动、商品数量等、用户的地址、用户的账号、用户的支付情况等。这些数据以数字、文本、图片等形式存在。
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关系:
数据:饿了么日交易额突破2亿元。
信息:
(1)夜宵订单量上涨5.8%。
(2)骑手数量增长迅猛。
(3)骑手送来的外卖餐盒安全扣已经断裂,用户有权拒绝收货,并向平台进行投诉。
智慧:
(1)推进全品类、全时段战略,生鲜、商超日用等品类及下午茶、夜宵等时段成为外卖消费的新增长点。
(2)开辟首批无人机即时配送航线,送餐无人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3)推广外卖餐盒,采用一次性设计,除了用户之外,其他人打开餐盒就将无法再次完好封闭,用户可在签收之前查看“安全扣”完好性,来判断外卖是否在运输途中被打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