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湖塘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期社会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湖塘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期社会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社会期中学业评价答案卷
一、选择题(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D C B C C A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D D B C D D A C
二、非选择题(60分)
21、(11分)
(1)西南(1分)乙(1分)
(2)水土流失严重(1分)植树造林/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科学放牧(2分)(不写出植树造林或植树种草只能得1分)
(3)A.市场广阔B.劳动力丰富C.矿产、能源资源丰富D.科技人才优势E.国家政策支持等。(任写3点得6分)
22、(12分)
(1)D(2分)
(2)①该村坐落山谷中,四周丘陵、山地环绕,为温带季风气候;改为该村坐落山谷中,四周丘陵、山地环绕,为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
②春夏季的西南风易入山谷山坡地区改为春夏季的东南风易入山谷山坡地区。(1分)
(3)①龙井村地区4月至10月均温在15﹣28℃之间,符合茶树生长的气温条件;②龙井村地区年降水量在1200mm以上,符合茶树生长降水条件;③龙井村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利于排水,符合茶树生长条件;④龙井村地区土壤呈酸性,富含某些微量元素,利于茶树生长;(类似的表述也可,写出3点即得6分)
(4)茶叶采摘、旅游业等(2分)
23、(13分)
(1)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生产资料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开辟海外市场 (2分) 英国、法国(2分)
(2)《马关条约》(1分)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1分)
(3)《辛丑条约》(2分)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分)
(4)左宗棠(1分) 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1分)+维护了中国的领土主权/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巩固了西边边防(1分)
邓世昌(1分) 1894年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与全舰将士奋勇杀敌,最后壮烈殉国。(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4、(14分)
(1)鸦片战争(1分) 义和团运动(1分)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只写“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或者“鸦片战争使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均给1分”)
(2)洋务运动 (1分)
a我赞同陈旭麓的看法(1分)+理由:“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1分),只学习西方器物而没有相应的思想和制度变革,(1分)+但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或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分)”。或我赞同陈旭麓的看法(1分)+“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1分)只学习西方器物而没有相应的思想和制度变革(1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分)。”(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均可)
b我赞同李鸿章的看法(1分)+理由:“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器物而没有相应的思想和制度变革(1分),加上外国势力的挤压(1分)+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1分)”或“我赞同李鸿章的看法(1分)+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器物而没有相应的思想和制度变革(1分),加上外国势力的挤压(1分)+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它的破产”(1分)。
或“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器物而没有相应的思想和制度变革,加上外国势力的挤压+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均可)
(3)材料三中漫画反映的是:《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分)。材料四反映的是戊戌变法(1分)。
“《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导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来挽救民族危亡。”(2分)(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
25、(10分)
(1)史料一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专制统治,实现人人平等自由。(2分)
史料二说明辛亥革命后人民并未获得权利,民主共和并未实现。(2分)
(2)史料一是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的第二年做出的,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孙中山先生以为革命已经成功了。(3分)
史料二是在1921年做出的,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恢复帝制失败后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混战局面,人民生活困苦。因此,孙中山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3分)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社会期中学业评价试题卷
出卷人: 审核人:
第I卷
选择题(本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分别为
图中的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座山脉,与之相关的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2、油菜在我国广泛种植,油菜花海已成为各地的特色旅游资源,从图中可看出,罗平、婺源、抚顺、呼伦贝尔四地油菜盛花期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地势 C. 季风 D.海陆位置
3、关于河流Ⅰ、Ⅱ、Ⅲ、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Ⅰ上、中游的分界点是河口,下游水文特征是江阔水深,航运便利
B.Ⅱ发源于青藏高原,三峡水电站在其中游
C.Ⅲ流经华北平原,最终注入东海
D.Ⅳ河流所在三角洲是著名的侨乡,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4、图中山脉甲和河流Ⅲ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关于该界线的地理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月0℃等温线; ②400mm等降水量线; ③河流有无封冻期的界线;
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⑤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⑦旱地与水田的界线; ⑧人口地理界线。
A.①②④⑥ B.②⑤⑥⑦ C.①③⑥⑦ D.④⑤⑦⑧
5、Ⅰ中游流经区域的传统民居风格是图中的( )
A.B.C.D.
6、如果你驱车从①—②—③—④地,沿途依次可以看到怎样的景象?( )
A.杏花烟雨,水乡风光—金涛麦浪,千里飘香—雪山连绵,湖泊星罗—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B.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雪山连绵,湖泊星罗—杏花烟雨,水乡风光—金涛麦浪,千里飘香
C.雪山连绵,湖泊星罗—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金涛麦浪,千里飘香—杏花烟雨,水乡风光
D.雪山连绵,湖泊星罗—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杏花烟雨,水乡风光—金涛麦浪,千里飘香
7、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区域位于青藏地区,这里有海拔最高的牧区
B.我国南方地区的人们往往临河建屋,此地有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上海
C.划分我国西北与北方地区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区的主导因素是海拔
D.我国北方地区有独特的黄土高原文化,春季该地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有沙尘暴、梅雨
8、“倘遇有交涉词讼,管事官不能劝息,又不能将就,即移请华官公同查明其事,既得实情,即为手公定断,免滋讼端、其革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意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均应照前在江南原定善后条款办理。”材料所述现象出自( )
A.《虎门条约》 B.《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9、“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
A.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统治 B.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C.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 D.不能承担民主革命的重任
10、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能对此进行佐证的是( )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日本制造旅顺大屠杀 D.“亚罗号事件”
1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野蛮残暴的西方列强屡次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请将列强在中国攫取的以下权利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①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 ④赔款2100万银元
A.④②①③ B. ④②③① C. ③④①② D. ②③①④
12、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办,第一年课程只设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二堂,第二年增设化学、英文、德文等课程,另设史学、地理、政治专门讲堂。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
A.实现了维新派的改革愿望 B.开创了近代教育的新体制
C.成为近代新式教育的开端 D.反映了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13、胡适《留学日记》中写道: “假设戊戌变法不被推翻,经过二十年的改革,或许中国已经富强起来。”对此认识你认为哪一项更为准确( )
A.观点正确,因为变法的目的是“变法图强”
B.观点错误,因为变法的措施有利于经济发展
C.观点错误,戊戌变法没有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
D.观点错误,因为改良之路在中国根本行不通
14、如果一个民族面对着深重的危机,却看不到前途和希望,只是沉浸在一片悲愤和沮丧绝望的情绪中,或者只是不顾一切地起来蛮干,那谈不上民族的新觉醒,这就需要有新的社会力量站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前头。材料中的“新的社会力量”领导了(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5、“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政治革命”概括为(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16、某图书馆珍藏了一份珍贵的报纸,它在中国历史上是作为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发行的。“它”是( )
A. B. C. D.
17、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战死
B. 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C. 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皇帝
D. 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过程
18、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按照中华民国纪年方法计算,孙中山逝世于( )
A.民国十一年 B.民国十二年 C.民国十三年 D.民国十四年
19、辛亥革命爆发后,独立浪潮迅速席卷全国,下图中首先脱离清政府独立的是( )
A.a—湖北省
B.b—湖南省
C.c—安徽省 
D.d—江西省
20、利用关键词进行记忆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我们可以把“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创建”、“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和“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这四部分内容的关键词分别概括为( )
A. 师夷长技、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
B. 维新变法、建立民国、转移权力、民主科学
C. 武装革命、建立民国、转移权力、国家分裂
D. 武装革命、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军阀混战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题有 5 小题,共 60 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1分)
材料一:西成高铁开通运营,高铁自西安引出,穿越关中平原、秦岭、汉中平原和大巴山脉进入四川盆地,接入成都,为“西三角”经济区建设迈开坚实的一步。
材料二:“西三角”经济区包括陕西省、四川省和重庆市的61个城市,幅员面积37.78万平方千米,常驻人口1.4亿;陕西的基础材料、矿产资源丰富,四川水电资源和天然气丰富,重庆则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港口;另外,三地还聚集了一大批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校。
(1)据图1判断成都在西安的_____方向(1分),图2中与成都气候吻合的是________(1分)。
(2)西安所在省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1分),解决措施有______________(2分)。(3)结合材料二,概括“西三角”经济区建设的优势。(6分)
“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举办期间,“大莲花”外宾休息室里西湖龙井茶香四溢。为更好地了解这张杭州的金名片的生长习性,感受杭州悠久的茶文化底蕴,体会杭州作为茶都的重要地位。某校研学小组到杭州市龙井村(30°13'14.808" N ,120°6'7.668" E)进行考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关于龙井村的位置,描述错误的是( )(2分)
A.东半球 、北温带
B.东半球、 中纬度、
C.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低纬度
(2)同学们为龙井村写了一段解说词,其中有2处错误表述,请在原文中划出并改正(2分)
“茶乡第一村”—龙井村,因盛产顶级西湖龙井茶而闻名于世。该村坐落山谷中,四周丘陵、山地环绕,,为温带季风气候。独特的地形,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挡住冬季西北风的侵袭。南面山谷直通钱塘江,春夏季的西南风易入山谷山坡地区,通风通气的地理条件为龙井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土壤呈酸性,富含某些微量元素,茶树品质较高。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将山地鞍部地区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村子附近胡公庙、九溪十八涧、十里琅珰、老龙井等景点,也为茶乡增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茶”,根据上述图文分析龙井村茶树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4)除了种茶、制茶、售茶,该地依托茶叶可以发展的产业还可以有___________。(2分)
2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但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近代史诗。(13分)
【屈辱的见证】
材料一:
(1)图①中列强从海上“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2分)制造图②惨景的强盗是哪两个国家?(2分)
材料二: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始于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领土的侵略。1895年1月14日,日本政府不等战争结束便迫不及待地通过“内阁决议”,单方面决定将钓鱼岛划归日本。
——《中国近代史纲要》
根据材料二,追根溯源钓鱼岛问题源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1分)指出条约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条款(1分)
材料三: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清政府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3)材料三中清政府收到“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是什么?(2分)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份“礼物”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严重后果。(2分)
【顽强的抗争】
材料四:
(4)两位历史人物都是近代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请任选一位,介绍其英雄事迹(3分)
24、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一面英勇地反抗外来侵略,一面开始了艰辛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写出年代吃着A、B所代表的历史事件(2分),并简述A事件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原因。(2分)
材料二: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 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晚年对自己事业的评价
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材料二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指什么?(1分)李鸿章与陈旭麓对该事件看法有所不同,你认同谁的看法,并说明理由。(5分)
材料三:《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把十九世纪末(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严重危局形象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材料四: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议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3)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4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史料一:今年中华民国之第一年,比去年大有分别。去年今日尚在专制之下,今日在光天化日之下,人人都平等自由。
——孙中山(1912年8月21日)
史料二:辛亥革命所得,仅一共和之空名耳,按诸实际,民之无权,与尚未革命时相等也。夫以代议制度尚未实现之国家,而曰民权主义之目的己达,谁其信之!
——孙中山(1921年3月19日)
(1)请分别概括史料一、二中孙中山先生对辛亥革命的评价。(4分)
(2)孙中山先生为什么对辛亥革命给出以上两种评价 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你的理由(6分)
第6页,共8页2023 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社会期中学业评价试题卷
出卷人: 审核人:
第 I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
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分别为
图中的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座山脉,与之相关的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2、油菜在我国广泛种植,油菜花海已成为各地的特色旅游资源,从图中可看出,罗平、婺源、
抚顺、呼伦贝尔四地油菜盛花期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地势 C. 季风 D.海陆位置
3、关于河流Ⅰ、Ⅱ、Ⅲ、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第 1页,共 8页
A.Ⅰ上、中游的分界点是河口,下游水文特征是江阔水深,航运便利
B.Ⅱ发源于青藏高原,三峡水电站在其中游
C.Ⅲ流经华北平原,最终注入东海
D.Ⅳ河流所在三角洲是著名的侨乡,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4、图中山脉甲和河流Ⅲ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关于该界线的地理意义,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①一月 0℃等温线; ②400mm 等降水量线; ③河流有无封冻期的界线;
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⑤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⑦旱地与水田的界线; ⑧人口地理界线。
A.①②④⑥ B.②⑤⑥⑦ C.①③⑥⑦ D.④⑤⑦⑧
5、Ⅰ中游流经区域的传统民居风格是图中的( )
A. B. C. D.
6、如果你驱车从①—②—③—④地,沿途依次可以看到怎样的景象?( )
A.杏花烟雨,水乡风光—金涛麦浪,千里飘香—雪山连绵,湖泊星罗—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B.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雪山连绵,湖泊星罗—杏花烟雨,水乡风光—金涛麦浪,千里飘香
C.雪山连绵,湖泊星罗—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金涛麦浪,千里飘香—杏花烟雨,水乡风光
D.雪山连绵,湖泊星罗—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杏花烟雨,水乡风光—金涛麦浪,千里飘香
7、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区域位于青藏地区,这里有海拔最高的牧区
B.我国南方地区的人们往往临河建屋,此地有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上海
C.划分我国西北与北方地区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区的主导因素是海拔
D.我国北方地区有独特的黄土高原文化,春季该地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有沙尘暴、梅雨
8、“倘遇有交涉词讼,管事官不能劝息,又不能将就,即移请华官公同查明其事,既得实情,
即为手公定断,免滋讼端、其革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意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
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均应照前在江南原定善后条款办理。”材料所述现象出自( )
A.《虎门条约》 B.《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9、“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
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
第 2页,共 8页
A.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统治 B.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C.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 D.不能承担民主革命的重任
10、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能对此进行佐证的是( )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日本制造旅顺大屠杀 D.“亚罗号事件”
1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野蛮残暴的西方列强屡次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
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请将列强在中国攫取的以下权利按时间先后顺
序排列( )
①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 ④赔款 2100 万银元
A.④②①③ B. ④②③① C. ③④①② D. ②③①④
12、1898 年京师大学堂创办,第一年课程只设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二堂,第二年增
设化学、英文、德文等课程,另设史学、地理、政治专门讲堂。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
A.实现了维新派的改革愿望 B.开创了近代教育的新体制
C.成为近代新式教育的开端 D.反映了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13、胡适《留学日记》中写道: “假设戊戌变法不被推翻,经过二十年的改革,或许中国已
经富强起来。”对此认识你认为哪一项更为准确( )
A.观点正确,因为变法的目的是“变法图强”
B.观点错误,因为变法的措施有利于经济发展
C.观点错误,戊戌变法没有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
D.观点错误,因为改良之路在中国根本行不通
14、如果一个民族面对着深重的危机,却看不到前途和希望,只是沉浸在一片悲愤和沮丧绝
望的情绪中,或者只是不顾一切地起来蛮干,那谈不上民族的新觉醒,这就需要有新的社会
力量站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前头。材料中的“新的社会力量”领导了(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5、“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
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政治革命”
概括为(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第 3页,共 8页
16、某图书馆珍藏了一份珍贵的报纸,它在中国历史上是作为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发行的。
“它”是( )
A. B. C. D.
17、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
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战死
B. 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C. 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皇帝
D. 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过程
18、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按照中华民国纪年方法计算,孙中山逝世于( )
A.民国十一年 B.民国十二年 C.民国十三年 D.民国十四年
19、辛亥革命爆发后,独立浪潮迅速席卷全国,下图中首先脱离清政府独立的是( )
A.a—湖北省
B.b—湖南省
C.c—安徽省
D.d—江西省
20、利用关键词进行记忆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我们可以把“辛亥革命”、“中华民国
的创建”、“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和“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这四部分内容的关键词分别
概括为( )
A. 师夷长技、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
B. 维新变法、建立民国、转移权力、民主科学
C. 武装革命、建立民国、转移权力、国家分裂
D. 武装革命、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军阀混战
第 4页,共 8页
第 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题有 5 小题,共 60 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1分)
材料一:西成高铁开通运营,高铁自西安引出,穿越关中平原、秦岭、汉中平原和大巴山脉
进入四川盆地,接入成都,为“西三角”经济区建设迈开坚实的一步。
材料二:“西三角”经济区包括陕西省、四川省和重庆市的61个城市,幅员面积37.78万平方
千米,常驻人口1.4亿;陕西的基础材料、矿产资源丰富,四川水电资源和天然气丰富,重庆
则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港口;另外,三地还聚集了一大批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校。
(1)据图1判断成都在西安的_____方向(1分),图2中与成都气候吻合的是________(1分)。
(2)西安所在省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1分),解决措施有______________(2分)。
(3)结合材料二,概括“西三角”经济区建设的优势。(6分)
22、“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举办期间,“大莲花”外宾休息室里西湖
龙井茶香四溢。为更好地了解这张杭州的金名片的生长习性,感受杭州悠久的茶文化底蕴,
体会杭州作为茶都的重要地位。某校研学小组到杭州市龙井村(30°13'14.808" N ,120°
6'7.668" E)进行考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关于龙井村的位置,描
述错误的是( )(2 分)
A.东半球 、北温带
B.东半球、 中纬度、
C.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低纬度
(2)同学们为龙井村写了一
段解说词,其中有 2处错误
表述,请在原文中划出并改
正(2分)
“茶乡第一村”—龙井村,
因盛产顶级西湖龙井茶而闻
名于世。该村坐落山谷中,
第 5页,共 8页
四周丘陵、山地环绕,,为温带季风气候。独特的地形,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挡住冬季西北
风的侵袭。南面山谷直通钱塘江,春夏季的西南风易入山谷山坡地区,通风通气的地理条件
为龙井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土壤呈酸性,富含某些微量元素,茶树品质较高。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将山地鞍部地区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村子附近胡公庙、九
溪十八涧、十里琅珰、老龙井等景点,也为茶乡增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3)“一方水土养育一方茶”,根据上述图文分析龙井村茶树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4)除了种茶、制茶、售茶,该地依托茶叶可以发展的产业还可以有___________。(2分)
2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但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谱写
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近代史诗。(13 分)
【屈辱的见证】
材料一:
(1)图①中列强从海上“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2分)制造图②
惨景的强盗是哪两个国家?(2分)
材料二: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始于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领土的侵略。1895 年 1 月 14 日,日本
政府不等战争结束便迫不及待地通过“内阁决议”,单方面决定将钓鱼岛划归日本。
——《中国近代史纲要》
(2)根据材料二,追根溯源钓鱼岛问题源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1分)指出条约中对
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条款(1分)
材料三: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 20 世纪到来之际,清政府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
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3)材料三中清政府收到“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是什么?(2分)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份“礼
物”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严重后果。(2分)
第 6页,共 8页
【顽强的抗争】
材料四:
(4)两位历史人物都是近代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英
雄。请任选一位,介绍其英雄事迹(3分)
24、19 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一面英勇地反抗外来侵略,一面开始了艰辛探索。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写出年代吃着 A、B所代表的历史事件(2分),并简述 A事件成为中国
近代史开端的原因。(2分)
材料二: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 不过勉强
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晚年对自己事业的评价
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
旧轨的趋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材料二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指什么?(1分)李鸿章与陈旭麓对该事件看法有所不同,
你认同谁的看法,并说明理由。(5分)
第 7页,共 8页
材料三:《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把十九世纪末(甲
午战争后)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严重危局形象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材料四: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
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议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
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3)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4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史料一:今年中华民国之第一年,比去年大有分别。去年今日尚在专制之下,今日在光天化
日之下,人人都平等自由。
——孙中山(1912 年 8 月 21 日)
史料二:辛亥革命所得,仅一共和之空名耳,按诸实际,民之无权,与尚未革命时相等也。
夫以代议制度尚未实现之国家,而曰民权主义之目的己达,谁其信之!
——孙中山(1921年3月19日)
(1)请分别概括史料一、二中孙中山先生对辛亥革命的评价。(4 分)
(2)孙中山先生为什么对辛亥革命给出以上两种评价 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你的理由(6 分)
第 8页,共 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