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4光的折射 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4光的折射 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光的折射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了解光的现象,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的折射规律;
(2)知道光在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3)学会画折射光路图。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和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分析
光的折射是生活中常见的光学现象,室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稍作铺垫就直奔主题,带领学生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让学生真正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在实验探究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本节以物理实验为基础,让学生在观察现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开展探究、解决问题。与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相比,学生对光的折射的生活积累和感性认识少的多,叉鱼无论城镇还是乡村,学生见过的不多,“折射断筷”在小学见过,“海市蜃楼”少数学生从一些媒体上有见闻,因此折射现象呈现环节必须充分、直观,以引发学习的欲望,由于学生学习物理的时间不长,动手实验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为以后的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一、引课2min
叉鱼游戏
二、建立折射概念3min
(观察实验)
1.光传播时穿过了不同的介质
2.在分界面方向改变
学生活动
1.提出观察活动的要求:
(1)将铅笔放入烧杯中
(2)从不同角度仔细观察铅笔在水中的部分
(3)手机拍摄你看到的水中铅笔
(4)图片发送到聊天组内
2.边提要求,边通过动作演示如何多角度观察
3.引导分析看到水中物体光经过的路径。做出在界面偏折的猜测
4. 演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从空气斜射入水
5. 板画:语言——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在界面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
三、探究折射规律20min
1.明确问题
学生活动
1.提出问题:光在空气和其他介质间传播时,折射光线向哪偏折?
2.介绍基本概念,同时渗透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的信息(线、角)
3.提供两个光路图,提问学生判断折射角
四、生活中的折射现象6min
1.分析插不到鱼的原因(结合作图)
从鱼身上出射的光进入我们眼睛才看到“鱼”
人看物体总有直线进入眼睛感觉
我们看到鱼(鱼眼一点)实际上在逆着折射光线的延长线上,交点处就是我们看到的“鱼眼”是上移了的像。
2.介绍解释折射现象的方法:用光的折射规律找到像的位置,说明成像原因及位置。
3.PPt动画找潜水员空气中物体的光路
4.PPt动画呈现海市蜃楼光路
5.叉鱼实践:在玻璃杯中放物,预设一个目标点,用铅笔“插”到。
6.呈现折射现象(呼应课前)说明为什么是折射现象,像可能在什么地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