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原子结构 课件(共32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1 原子结构 课件(共32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化学
必修1
第一课时
原子结构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春秋战国时期,墨子、惠子等哲学家同样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物质有不能再分的最小单位的观点。
  公元前450年以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宇宙万物都是由最微小、坚硬、不可入,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所构成的。这种粒子就是原子。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我就是道尔顿
我找实心球
我就是实心球
有何贵干
世界上第一个原子的理论模型:
道尔顿原子模型:实心球模型
  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汤姆孙
汤姆孙原子模型:葡萄干面包式
  1904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提出: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卢瑟福原子模型:行星模型
卢瑟福
  1911年,加拿大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围绕太阳运转一样。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玻尔原子模型:分层模型
玻尔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圆周运动。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现代电子云模型
现代电子云学说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思考与讨论】你们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原子
分子
原子核
夸克
中子
一只小黄蚁大
约:2x10-3m
一粒沙子大约:
7.4x10-5m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正电)
不显
电性
(负电)
(正电)
(不带电)
1、构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2、质量数
3、微粒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填表)
质量数 = 质子数 + 中子数
微粒符号 质子数 中子数 质量数(相对分子质量)
1 0
15 31
78 133
演练获得
1、请同学们将下表填写完全
2、一种原子的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另一种原子的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则它们不同的是( )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的质量 D、元素的种类
C
演练获得
核外电子是怎样运动的?
氢原子的结构
(1个电子)
行星绕太阳运动
核外电子排布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钠原子的结构
(11个电子)
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层
(1)概念:在多电子原子里,把电子运动的_________的区域简化为_____________,称作电子层。
能量不同
不连续的壳层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不同电子层的表示及能量关系
1 2 3 4 5 6 7
能量低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
近 远
低 高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
电子层:
离 核:
能 量: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或K、 L、 M、 N、 O、 P、 Q
N
M
L
K
原子核
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是不相同的。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由于原子中的电子是处在原子核的引力场中,电子总是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
那么,每个电子层最多可以排布多少个电子呢?
思考与交流
下表是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核电荷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K L M N O P
2 氦 He 2
10 氖 Ne 2 8
18 氩 Ar 2 8 8
36 氪 Kr 2 8 18 8
54 氙 Xe 2 8 18 18 8
86 氡 Rn 2 8 18 32 18 8
思考与讨论
(3)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4)①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电子(K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
②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电子;
③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电子;
(2)能量最低原理:
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
(1)电子分层排布
17号Cl
3.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7
第1层
第2层
第3层
K层
L层
M层
原子核
原子核带正电
核电荷数
2
8
7

(1)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2)离子结构示意图
离子结构示意图中,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相等: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①当主族中的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变为离子时,电子层数减少一层,形成与上一周期的稀有气体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如:
<
>
3.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②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形成简单离子时,形成和稀有气体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如:
3.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阳离子:
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正电荷数。
阴离子:
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负电荷数。
-
+
1.判断正误
(1)所有原子都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 (  )
(2)某种氯原子的中子数是18,则其质量数是35,核外电子数是17 ( )
(3)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
(4)某原子M层电子数为L层电子数的4倍(  )
随堂训练

×
×
×
(3)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的元素:_____
是次外层3倍的是:___;是次外层4倍的是:___.
(4)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__________
(2)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________
(5)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_____________
(1)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的
元素: 。
前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特殊性
Li 、Na 、K 、 H
Be、Ar
C
Ne
H、Be、Al
O
Li、Si
4.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应用
(7)内层电子数之和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______
(8)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的是:________
(6)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_________________
前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特殊性
Be、Mg、Ca、He
Be
Li、P
4.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应用
1、稳定结构:8e-稳定结构(K层为2e-)
在化学反应中,具有不稳定结构的原子,总是“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方式使自己的结构趋于稳定结构。
三、推断元素性质
2、元素性质(一般规律):
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能力 化学性质 主要化合价
稀有气体元素 一般不易得失电子 较稳定,一般不参与化学反应 -
金属元素 金属性 只有正价,一般是+1→+3
非金属元素 非金属性 既有正价又有负价
8
(He为2)
<4
≥4
易失电子
易得电子
三、推断元素性质
1.A、B两种原子,A的M电子层比B的M电子层少3个电子,B的L电子层电子数恰为A的L电子层电子数的2倍。A和B分别是(  )
A.硅原子和钠原子 
B.硼原子和氦原子
C.氯原子和碳原子
D.碳原子和铝原子
随堂训练 2
D
③阴离子:
一、核外有10个电子的微粒
①分子:
②阳离子:
Ne、HF、H2O、NH3、CH4
Na+、Mg2+、Al3+、NH4+、H3O+
N3-、O2-、F-、OH-、NH2-
二、核外有18个电子的微粒
③阴离子:
①分子:
②阳离子:
Ar、HCl、H2S、PH3、SiH4 、F2、H2 O2 、
C2 H6 、CH3OH
K+、Ca2+
Cl-、 S2-、P3-、HS-、O22-
四、“10电子”“18电子”的等电子粒子
Ne
Ar
知识拓展
用A+、B-、C2-、D、E、F和G分别表示含有18个电子的七种微粒,则
(1)A元素是________,B元素是________,C元素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随堂训练 3
K
Cl
S
HCl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