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中华民族一家亲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初步形成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2.知道中华民族是由 56个民族组成的,了解民族人口分布特点。3.知道我国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少,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重点难点了解民族分布的特点,理解“各民族一律平等”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准备学生:完成课前调查:身边的少数民族。教师:1.制作教学课件。2.准备各种辅助资料:56个民族的名称、空白行政区图、课堂学习任务单、民族团结心愿卡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自我介绍(包括民族),请同学们也像老师一样介绍一下自己。2.随机调查,咱们班有哪些少数民族的同学,都是什么民族的?[意图:课前交流环节的设计,旨在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增进师生之间和谐、融洽的氛围,为本课的学习做铺垫。]二、走进民族大家庭1.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你能说出哪些民族的名称?2.民族名称擂台赛:规定时间内利用老师发给同学们的民族名称资料尽可能多的记忆民族名称,开展擂台赛,一口气说出最多民族名称的即为今日擂主。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背诵,挑战擂主。3.为什么我们统称汉族以外的民族为少数民族?补充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通过饼状图直观感受。4.知识拓展: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珞巴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据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珞巴族人口数只有2965人。5.了解民族人口分布特点。(1)默读教材54页,找找分布特点。(2)结合少数民族分布图理解大散居的特点。(3)涂一涂:在空白行政区图上涂出五个民族自治区,理解“聚居”。(4)交流课前调查:身边的少数民族并补充云南红河民族杂居视频,理解交错杂居的特点。(5)教材 55页活动园:阅读资料,从数字的变化中,你有什么发现?(大流动、大融居)6.小组讨论交流:生活中有哪些少数民族元素,完成表格(1)饮食:新疆维吾尔族烤羊肉串、蒙古族烤羊腿、傣族竹筒饭、回族拉面、朝鲜族辣白菜、苗族酸汤米线......(配图片)(2)服饰:看图片、猜民族,说说生活中的这种元素(满足旗袍改良版、苗族银饰......)(3)娱乐:听歌起舞(播放四段民族歌曲,学生判断是哪个民族并做出相应的舞蹈动作)[意图:学生通过擂台赛、涂一涂、议一议、猜一猜、舞一舞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了解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感悟到各民族人口的频繁流动促进了相互间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带动了更多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民族平等做主人1.出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照片,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2.查资料: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名额分配方案,知道了什么?3.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4.除了政治上平等,民族平等还体现在哪些方面?(1)开办民族学校。(2)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文字......[意图:此环节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正是因为我们国家重视民族平等和团结,我国各民族才能汇聚为一个大家庭,团结协助,互惠共赢。]四、民族团结,大家的心愿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2.在《爱我中华》的歌曲中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民族团结树”,各小组说出对民族团结的美好祝愿。[意图:让学生产生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归属感,当学生再次唱起这首歌时,不再只是停留于对歌曲旋律的熟悉,而是对歌词的含义有了新的认识。]五、拓展延伸尝试搜集历史上或当前生活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意图:深化本课学习内容,为下节课做准备。]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