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自由平等的追求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自由平等的追求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7.2自由平等的追求(板书) 课时 1 教学时间
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第二部分“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部分: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第三部分“我与国家和社会”中“法律与秩序部分”: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珍视自由的意识和践行平等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平等观,形成尊崇法治和尊重法律权威的法治意识,崇尚和弘扬法治精神。 2、能力目标: 珍视自由,提高依法行使权利的能力。努力践行平等,提高依法与不平等行为作斗争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如何珍视自由和怎样践行平等。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的第二框题。宪法精神是贯穿八年级下册书的红线,是统帅全篇的灵魂。本单元“崇尚法治精神”是整册书的逻辑升华,也是法治教育的落脚点。通过讲授法治的价值追求,引领学生祟尚法治精神,形成尊重自由平等的意识。基于前三单元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宪法的基本知识。在前一框题中,学生理解自由平等的真谛,体悟自由平等是法治的价值追求,因此本框题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社会主义法治尊重自由平等的理念,在生活实践中能具体落实珍视自由,践行平等。因此本框题侧重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落实。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自由、平等、都有渴望,但他们对此的理解却往往是一些感性的、朦胧的、自我的认识,或者只是道德层面的浅层了解,未能从理性角度理解法治的价值追求和法治精神的真正意义。例如,把自由理解为随心所欲,认为想做什就做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考虑问题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容易忽略他人的利益和感受。此外,自由平等的内涵丰富,除了在认知上有难度,在践行中也缺乏清晰的认识。而且在遇到不平等待遇时容易冲动,缺乏理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这就需要教师列举学生身边的具体事例,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在辨别、分析中知道如何珍视自由、怎样践行平等,进而形成尊崇法治和尊重法律权威的法治意识,崇尚和弘扬法治精神。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教学难点: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课前准备 教师:让全班推荐五名同学参与模拟法庭 学生:完成导学案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活动探究法 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 分析归纳法
教学步骤 问题情境与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 活动 资源的 应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PPT展示图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人与人是平等的”,通过这张图片,就是要让同学们知道自由和平等是从古至今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今天这堂课我们就要共同来探讨这一主题:自由平等的追求。 多媒体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讲授 新课 师:今天的课程分为两个篇章 第一篇章 自由篇 师:自由篇要探讨的问题:如何珍视自由(板书) 问题:自由是不是不受任何限制? 学生回答(略) 承上启下,既回顾第一框题自由是法治范围内的自由,同时也开启探讨如何珍视自由。(培养学生法治观念素养)
播放视频《小田的自由》 小田认为:“什么时间上学,做不做作业是我的自由”,小田有时抽烟喝酒,强行向同学要钱,老师批评教育他,他振振有词:“这是我在校外的活动,是我的自由”。 自由是法律范围内的自由,下面我们就走进法律条文,请同学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说一说小田的言行是否是珍视自由?为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问题 PPT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 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回答相关问题,由学生总结归纳出如何珍视自由的第一个知识点: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同时,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培养学生法治观念素养)
师:我们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为此,就要知晓我们享有哪些权利。 请同学们回顾第三课的内容,说一说我们都享有哪些权利? 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广泛的权利,能够充分激发人们的活力和潜能,让人们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从而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那我们应该如何行使权利呢?接下来请同学们观看视频。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后PPT展示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广泛权利。 PPT播放视频《南京老太毛某宁以一己之力封了南京城》 (1)毛某宁擅自离开已经封控的南京城,造成了哪些危害? (2)公民应该如何行使权利? 复习第三课的内容 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讨论分析回答问题,总结归纳出如何珍视自由的第二个知识点: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观,继续培养学生法治观念素养
讲授 新课 师:第二篇章:平等篇 师:平等篇要探讨的问题是:怎样践行平等?(板书) PPT展示反映特权的四幅漫画 第一幅您压了没关系,每个公民都平等地享有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平等地履行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义务。这是一种只享有权利,不承担义务的特权行为。第二幅谢谢老爸,这位女性利用她老爸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在公务员考试中获得了内部优惠,这种特权行为损害了其他公民平等参与的权利,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第三幅领导干部违规多占公共医疗资源,导致医疗资源紧缺,有些老百姓因此而看不了病,伤害了民众的利益。第四幅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直接把自己的子女安排进事业单位,这也损害了其他公民平等参与的权利。 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特权现象 PPT展示反映特权的四幅漫画。四幅漫画共同反映了什么现象?面对这种现象你会怎样做? 讲解PPT上的四幅漫画。让学生知道特权是平等的大敌,同时,由学生总结归纳出怎样践行平等的第一个知识点: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继续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素养)
师:同学们,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我的家庭小秘密,我的夫人在法院工作,她每天都要和各种案件打交道。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通过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捍卫社会的公平正义。下面我们就通过模拟法庭审判的活动,探究怎样践行平等。 1.案例:全国首例户籍就业歧视案(安徽籍大学生江亚萍起诉南京人社局户籍歧视) 2.在班级里选出五名学生分别模拟书记员、原告、原告代理人,被告、被告代理人,同时由教师模拟审判长 3.教师组织五名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 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看模拟法庭 模拟法庭结束后,PPT展示法庭作出的调解协议并展示两个问题:1.法庭调解的结果说明了什么?2.江亚萍积极维权说明了什么? 通过引导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归纳总结出怎样践行平等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知识点,即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继续培养学生法治观念素养)
师:面对特权现象,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反对特权;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既要关注自己的合法权利,同时也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当我们遭遇不平等的行为时,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因此,践行平等,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将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讲解践行平等的第四点:需要每个公民增强平等意识,将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师:课堂小结:运用思维导图总结本堂课的知识点。 PPT展示
课堂练习 1.2021年2月19日,网民辣笔小球发布微博,诋毁,贬损卫国戍边官兵的英雄精神,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5月31日,网民“辣笔小球”被判入刑8个月,这启示们( A ) ①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②法不可违,违法必受刑罚处罚 ③法治和自由的矛盾不可调和 ④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红线 A .①④ B.①② ②③ D.②④ 2.中共十九大报告数次出现“平等”一词,如: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下列不利于践行平等的一项是( D ) A.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 B.反对特权,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 C.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D.平均地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师:请全体同学起立,共同宣读自由平等宣言 自由平等宣言 作为现代公民,我要珍视自由,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的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做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践行平等,既关注自己的合法权利,也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增强平等意识,将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板书 设计 第七课 第二框 自由平等的追求 一、如何珍视自由 珍惜权利 依法行使 怎样践行平等 反对特权 平等对待 敢于抵制 增强意识
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