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目标1.认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知道什么是焦点和焦距。2.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核心素养1.通过观察透镜对光的作用,体验到透镜的奇妙,产生对物理的兴趣。2.在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体验参与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养成积极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习惯。教学重点观察透镜对光的作用,会用光路图表示观察到的现象,能够通过实验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教学难点经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全过程,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原理:光的折射。凸透镜又叫做会聚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又叫做发散透镜。透镜的主光轴与光心主光轴: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光心:透镜的中心,用“o”表示。凸透镜的焦点与焦距:现象: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将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一个凸透镜有两的焦点。二、探索新知凸透镜和凹透镜(1)分类类型:根据元件的外形分类凸透镜: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2)透镜的光心与主光轴主光轴: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光心:每个透镜上主光轴上都有一个特殊的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光心。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它的传播方向不改变。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几束光射向凸透镜,光从凸透镜的另一侧射出,观察到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到一点上。2.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焦点:平行于主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三、分析与论证分析上表的记录,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像的虚实: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虚像?当物体放在一倍焦距外时,凸透镜成实像,当物体放在一倍焦距内时,凸透镜成虚像;即一倍焦距分虚实。2.像的大小: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当物体在二倍焦距外时,凸透镜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当物体在二倍焦距内一倍焦距外体时,凸透镜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没有缩小的虚像。二倍焦距分大小。3.像的正倒: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必异侧倒立,虚像必同侧正立。4.像的放大与缩小的条件: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成缩小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物距小于像距;成缩小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所成的像没有正立的实像,没有倒立的虚像。四、实验拓展1.在做实验时, 某同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 都无法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的像。发生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有哪些?可能原因有:①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②蜡烛的位置在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③蜡烛的位置在透镜的焦点上;2.用卡片把透镜遮住一部分,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性质不变,像是 否完整?但像的亮度有什么变化?光屏上的像还是完整的。但亮度会变暗些。3.用卡片把烛焰遮住一部分,光屏上还能得到完整像吗?烛焰的像是不再是完整的。像将会向上移动。调节方法:①将光屏向上移动;②将蜡烛向上移动;③将透镜和光屏向下调节.如何测定凸透镜焦距 (1)在阳光下固定一凸透镜,让阳光垂直照射凸透镜;(2)在凸透镜后面放一白纸,前后移动白纸,直到在白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即焦点)为止固定白纸位置;(3)用刻度尺测出凸透镜和白纸的距离即是凸透镜的焦距.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通过光心的光线 传播方向不改变。(过光心方向不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平行光过焦点)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 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过焦点变平行光)美丽、迷人的照片是怎样来的?照相机镜头是凸透镜,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五、课堂小结物距u 像的特征 物与像 的位置 像距v 光屏能 否承接 应用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异侧 2f>v>f u>2f 照相机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异侧 v=2f 能 测焦距f2f 能 投影仪u=f 不成像 获得平行光uu 不能 放大镜本堂重点: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本堂难点: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