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4 光的色散 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4 光的色散 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资源简介

4.4 光的色散
教学目标
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及原因,知道白光是由哪些光组成的。
2.知道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色,及其日常生活的应用。
3.知道物体呈现颜色的原因。
核心素养
1、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身边世界的绚丽多彩,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科学。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获得知识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能用色光的混合知识解释五光十色的世界;
教学难点
了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为什么会分成七种颜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
物体为什么有各种颜色?
让一束光射在棱镜,在白屏上能看到什么现象?
1.彩虹的形成:太阳光通过空中的小水滴色散后形成的彩色光谱。
2.颜色特点:外“红”内“紫”
3.原理:光的折射
二、新课讲解
色光的混合
人们发现,红、绿、蓝三种单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红+绿=黄
红+蓝=品红
绿+蓝=青(靛)
红+绿+蓝=白
电视、电影都是根据色光三基色所制成。
光的色散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
单色光:不能分解为其它颜色的光,例如:红光、蓝光、绿光等。
复色光:能分解为其它颜色的光,例如:太阳光、白光等。
光的三基色
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色光,是无法用其他色光混合而成的,而其他颜色的光则可以通过红、绿、蓝的光适当混合得到.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白色
颜料三原色:品红、黄、青
品红+黄+青=黑色
彩色电视机里的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
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的.
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的。
红玻璃只能透过红光,其它色光被吸收了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黑色不透明物体:吸收所有的光,没有反射任何色光
白色不透明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
没有吸收光线完全反射,看到白色
吸收其他光线反射红光,看到红色
完全吸收光线没有反射光线,看到黑色
反射红光吸收其他色光
反射黄光吸收其他色光
反射蓝光吸收其他色光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把绿纸贴在白屏上,在屏上只有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
三、本课小结
知识梳理
1、太阳光能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2、由几种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不能被分解的光叫单色光。
3、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4、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所决定的。
5、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
6、白色的物体反射所有色光。
7、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色光。
知识结构
光的色散
1.光的颜色
色散:太阳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光的混合
2.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与物体透过的光的颜色相同。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与物体反射的光的颜色相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