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 探索之路教学目标1.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索2.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教学重点爱因斯坦与玻尔的发现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自然界中的神奇,古人很早就开始探索了,而那些直接刺激感官的神奇现象则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尽管他们的思索还停留在朦胧的_______阶段,但这些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必要的前期准备。2.物理学发展有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自然科学先驱____________冲击了托勒密体系,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先驱_____________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其观察所得数据进一步支持了哥白尼的理论。第二阶段,______________在前人的基础上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第三阶段是现代物理的产生与发展,主要突破是爱因斯坦的_______________和玻尔等人的__________________。探究合作学习请同学们做个小小科学家,实验前先猜测结果,再做实验验证你的猜测是否正确。看看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1.在比较热的天气里,为什么刚洗过脸的同学觉得凉快呢?猜想:实验:请同学上台来试一下,用水盆里水洗一下脸,让他说一下,洗过脸之后和洗之前感觉有什么不同?对此,大家想到了什么呢?解释:2.新鲜的鸡蛋放在水中会下沉,当陆续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会看到鸡蛋慢慢上浮,甚至露出水面一部分。做做看,并说出对这个实验的奇想。猜想:实验:请同学上台,向量筒里加盐,并请其他同学注意观察鸡蛋的位置变化。然后请同学把观察到的现象讲出来。对此,能得到什么结论呢?解释:自然界的神奇,古人基本上是用感官(眼和耳)进行探索的,而有些认识仅靠感官是不能准确描述的,反而会阻碍物理学的发展,如“地心说”“热质说”你知道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吗?知道实验有力地驳斥了哪种错误的观点吗?解答 通过自己的感觉观察物体落地快慢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 用实验驳斥了他的错误观点,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二、能力拓展1、地球的周围被一层厚厚的大气所包围着,而太空却是一片真空。请问,太阳光 ( )(选填“能”或“不能”)穿过真空。2、请连接科学家和其主要贡献:A.哥白尼 万有引力和 三大运动定律B.伽利略 量子力学和相对论C.牛顿 日心说D.爱因斯坦 浮力定律和驳斥亚里士多德落体观点3、如图为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日出”和“日落”,请你试着说出这两个文字包含了古人怎样的科学思索?4、公元前300多年前,古希腊的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从高空落下的物体,重的要比轻的下落得快!”以后2000多年,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话都深信不疑。16世纪末,伽利略对这位学者的话产生了怀疑。有不少人讽刺嘲笑伽利略的无知与轻狂,伽利略便在比萨斜塔上进行了公开实验。他登上斜塔,一只手拿一个10磅(1磅约等于0.4536千克)的铁球,另一手拿一个1磅的铁球,喊了一声:“请各位注意!”随后他两手一松,两球同时落下,“啪”的一声,两球同时着地了。实验的结果使原来迷信亚里士多德的人目瞪口呆! 阅读后你最深的一点感受是什么?[三、当堂达标1、早在2000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发现了磁现象,并利用发现的规律制成了 ,成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为世界航海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性人员的流动、物流提供了可能。2、小奇同学买了一瓶矿泉水,正想打开,无意中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当小奇把手指放到矿泉水瓶后面时,发现手指被 了。(选填“放大”或“缩小”)3、除了课本中列举的几位科学家,你还知道哪位科学家: 。请写出这位科学家的一个主要贡献: 。4、地球的周围被一层厚厚的大气所包围着,而太空却是一片真空。请问,太阳光 (选填“能”或“不能”)穿过真空。5、目前使用的大多数空调采用氟利昂冷却剂,它会破坏臭氧层。对此,你认为以下建议中合理的是( )。(A)停止生产和使用空调(B)将空调的废气排到高空(C)强制用户使用空调的时间(D)研制环保型冷却剂取代氟利昂6、反映古人对自然科学的探索的痕迹中,下述列举中不正确的是( )A.甲骨文 B.象形文C.文物古迹 D.望远镜的发明7、率先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太空,得出天体运行的相关数据,有力的支持了“日心说”的科学家是( )A.哥白尼 B.伽利略C.牛顿 D.爱因斯坦8、 中国古代的司南,其作用相当于今天的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