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3.2推动高质量发展课件(共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3.2推动高质量发展课件(共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3.2 推动高质量发展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学习目标]
1、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
2、识记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3、理解怎样推动高质量发展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增强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的政治认同。
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化,用全面的观点理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原因和措施。深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发展实体经济重要性的科学认识。
法治精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各参与主体必须遵循法律。
公共参与: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联系实际,为乡村经济发展提出具体建议。
PART.0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探究与分享
近年来,某市贯彻新发展理念,改变过去偏重于产品数量、增长速度、发展规模的经济发展思路,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在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上下功夫,在增强创新能力上下功夫,通过在经济活动中比发展质量、比生产效率、比产出效益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发展,产业转型迈出坚实步伐,地区生产总值连年迈上新台阶。
结合实例,说明发展经济为什么要在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上下功夫。
搜集材料,谈谈你对高质量发展的认识。
为什么
随着我国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新阶段
首要
任务
高质量
要求
1.原因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
2.什么是高质量发展
内涵: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重要性: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这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 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
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
不是一时一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
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1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防范化解各奥凤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和谐安定。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2
2.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
知识小结:
Part.02
构建新发展格局
探究与分享
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以强大国内市场对冲和化解外部冲击与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具有现实紧迫性。同时,我国已经形成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大最有潜力市场,在市场规模、产业体系、人力资源、区城格局等方面具有巨大发展优势和潜力,近年来我国经济内循环的比例在不断上升。
进步搜集材料,分析畅通国内大循环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发力。
1.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原因: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措施:
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拓展延伸
2.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
制造强国
质量强国
航天强国
交通强国
网络强国
数字中国
实体经济是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国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拓展延伸:
探究与分享
针对某市郊区的乡村经济发展,专家建议农户搞多种经营,不仅要搞好农作物种植(第一产业),而且要进行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还要推动农产品销售和农业观光(第三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打造“品牌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专家的建议在当地引起了极大反响。
结合材料,说明促进农村一二三 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
联系实际,为发展特色乡村经济提出具体建议。
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深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2018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城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指出:“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为引领,以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板块为基础,促进区城间相互融通补充。”该意见还提出了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总体目标。
21世纪中叶
建立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区城协调发展新机制。
2020年
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2035年
建立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探究与分享
我国某汽车公司成立20多年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逐步建立起完整的技术和产品研发体系,产品出口海外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超过100万辆。近年来,该公司努力提升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产品的全球竞争力,不断开拓新的国际市场。
在讨论海外投资设厂问题时,该公司内部有人持反对意见:“国内市场很广阔,也很需要投资。国外市场虽然机会很多,但竞争压力也大。把资金用于国内设厂,既能增加国内就业,又能为地方贡献税收,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我国企业到海外投资的看法。
5.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 高质量发展,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绵豆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签、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2013年秋天,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我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进一大批关系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合作项目,建设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断之路文明之路,使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深受大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相关链接:
总之,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教育、科技、人才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本课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