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敬畏生命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敬畏生命 教案

资源简介

《敬畏生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去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二框的内容。本课以“探问生命”为题,表明生命的脆弱与坚强,既然生命是不可预知的,所以要正确角对待生命,不仅要善待自己的生命,同时也不能漠视他人的生命,要要谨慎对待生命问题,处理生命关系。使学生懂得生命价值高于一切,要珍爱他人生命,推己及人。
学情分析
进入初中以来,学生对于生命的思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源于对于生命的敬畏。在人的一生当中,生命都是值得思考的命题,在初中这个阶段,学生会面临很多新问题。这些新问题,是人生成长赐予的礼物,是一个人从儿童阶段向成年人角色做准备的重要机遇。“敬畏生命”,通过生命坚强与脆弱的对比,开启敬畏生命的主题,引领学生认识生命的珍贵性,以及对待他人生命甚至是大自然生物的生命的关爱。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 推己及人,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防溺水安全教育的案例,总结敬畏生命的原因,提高道德修养。
2.通过分析勇救落水老人的见义勇为事迹,参与“生命小卫士”活动,归纳敬畏生命的做法,培养责任意识和健全人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生命至上。
教学难点: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播放视频“山东省教育厅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片”。
思考:看了上述视频,你会用哪些词来形容生命?
PPT呈现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防溺水安全教育的案例,总结敬畏生命的原因,提高道德修养。
2.通过分析勇救落水老人的见义勇为事迹,参与“生命小卫士”活动,归纳敬畏生命的做法,培养责任意识和健全人格。
(二)执行评价任务,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第一篇章 生命至上 感悟生命 议题1:防溺水教育,原因何在?(对应目标一的达成,及其相应评价任务的落实)
1.观看视频:多措并举防溺水 齐心协力护安全
思考:花费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值得吗?为什么?
2.观看视频:义务阻泳数十年 挽救孩童无数
思考:王和新义务阻泳的行为对我们有何启示?
议学总结1:防溺水教育,原因何在?
要求:
独立:结合课本知识以及学案上的材料,思考问题,完成议题总结。
合作:组内交流,整合观点,凝练关键词。
展示:小组选择代表分享经验,语言简练,声音洪亮。
结论:
第二篇章 第二篇章 休戚与共 行有所至 议题2:生命诚可贵,你我何为?(对应目标二的达成,及其相应评价任务的落实)
1.致敬榜样:山东好人 孙君涛——奋不顾身 勇救落水老人
孙君涛路过寒亭区高里街道东北孙村时,发现旁边河道里有一个人,他马上就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第一时间停下车跑到河道边,一看是一名70岁左右行动不便的老人落水了,他不顾自己的腰伤,二话没说就跳入河道。跳进去以后才发现,情况远比他看到的要复杂,水中都是杂草和淤泥,又加上老人体重大,身上棉衣全部湿透,对营救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进入河道后,孙君涛两脚便开始下陷,尽管用尽全身力气往上拉拽老人,但老人因不熟水性一直用反力,导致两次脱手,孙君涛的力气也在一点一点耗尽,此时腰部的伤病也感受到了剧痛,但是他还是咬牙坚持。最终,成功将落水老人营救上岸。
思考:孙君涛奋不顾身勇救落水老人的事迹,说明了生命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2.小组活动探究:生命小卫士
(1)生活中,你做过哪些关怀他人生命的事情?请举例说明。
(2)找一找身边不敬畏生命的行为,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
(3)假期,班级群里每天会有防溺水安全教育提醒及打卡回复,可是有的同学及家长总是不情不愿,甚至抱怨这在加重他们的负担,对此你想跟他们说什么?
要求:
1.限时5分钟,每名成员积极分享,由小组长记录观点。
2.小组成员认真倾听和互评,可及时进行补充。
3.每组1名代表小组展示小组智慧,其他小组同学认真倾听,可及时进行补充。
议学总结2:生命诚可贵,你我何为?
要求:
独立:结合课本知识以及学案上的材料,思考问题,完成学案上的表格。
合作:组内交流,整合观点,凝练关键词。
展示:小组选择代表分享经验,语言简练,声音洪亮。
结论:
(三)迁移应用,提升素养
1.回归生活
同学们,我们的学习之旅接近尾声,回顾旅程,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2.当堂检测
(1)大街上遇到老人突然晕倒,到底扶不扶?这个问题仿佛成了两难的选择题。而在太原市尖草坪区汇丰街道路边,11名初中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勇敢地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扶!对这11名初中生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①是敬畏生命、珍视生命的表现 ②具有“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的情怀
③他没有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 ④是为了出风头、赢得奖励和回报的表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近年来,未成年人的安全问题备受各方关注。每年都有“花儿”意外调零,而溺水、坠楼、交通意外往往是“罪魁祸首”,此外,未成年入的抢劫、敲诈勒索等不法侵害也时有发生。寒假即将到来,但我们的安全却不能“放假”。
敬畏生命,是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请向同学们说一说,敬畏生命的做法有哪些?
自我建构,领悟内联
请大家梳理本课所学,绘制知识结构图,并在组内展示。
(五)践行升华情感,学评合一
有人说,心存敬畏,才能无畏;也有人说,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心存敬畏,会让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和行为有何不同? 请梳理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小短文。
随堂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小强所在的学校不定期举行各种逃生演练、紧急疏散等活动。他对此举很不以为然:又没发生地震,用得着那样瞎练吗?下列说法中,最能说服小强的是( )
A.人的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关爱生命从小事做起
B.人的生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与其他生命相比最具有智慧
C.无论遇到多大挫折,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D.通过逃生演练、紧急疏散活动实现生命价值
2.为扎实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增强外卖企业员工的交通安全意识,民警现场向外卖企业员工讲解正确佩戴头盔的方法和要点,并对不戴安全头盔、边打电话边骑车等交通违法行为造成的后果进行宣讲。开展“一盔一带”行动( )
①有利于提醒人们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②有利于引导人们珍爱生命,敬畏生命 ③说明自己的生命比别人的生命重要 ④表明生命总是脆弱的、艰难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电影《长津湖》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某部穿插七连参加长津湖战役的过程,其中有一个镜头,伍千里阻止弟弟伍万里伤害没有抵抗力的美军指挥官时说:“有些枪可以打,但有些枪可以不打。”对此,下列评论正确的有( )
①小华:彰显中国军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②小荣:表现出中国军人战胜敌人的坚定自信 ③小强:体现所有生命是相互依存的 ④小展:表明中国军人坚守生命至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小明随意践踏路边的草坪,其他同学不让他这么做。他说:“不要紧,小草又没有生命,不知道痛。”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这是对小草生命的漠视
B.小明是正确的,只要热爱人类生命就行
C.小草也有生命,它与人类及其他生命共同构成缤纷的生命世界
D.小草也是我们同住地球家园的朋友
5.一架由北京飞往长沙的波音客机在飞行途中,一名乘客心脏病突发。只要有一丝抢救的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飞机紧急备降郑州机场,乘客获救。这给青少年学生的最重要启示是( )
A.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要尊重、珍爱生命
B.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
C.浪费别人的时间是一桩大罪过
D.只要尽百倍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2年3月2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开始时,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提议,出席会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等全体起立,向在“3 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中遇难的同胞默哀。
材料二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
(2)材料二中四个情景共同表明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根据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应该怎样敬畏生命。
参考答案:
1.A 2.A 3.B 4.B 5.A
6. (1)为遇难同胞默哀,体现了敬畏生命。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至上,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2)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在与他人共同生活中,要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做到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
(3)①我们要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懂得我们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②我们要坚持生命至上,珍爱自己的生命,也珍爱他人的生命。③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要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④我们要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做到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