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1课时)课件(共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1课时)课件(共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探 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
意外的发现:
小明的意外的发现:观察课本图4-23实验。描述观察到的结果。
结果:1、当凸透镜距电灯较近时,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结果:2、当凸透镜远离电灯适当距离时,在墙(屏幕)上可以看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结果:3、当凸透镜再远离电灯到适当距离时,在墙(屏幕)上可以看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思考与回答:
1、我们通过熟悉的放大镜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2、我们演示过投影仪成像,它成的像又有什么特点?
3、照相机在胶卷上成的像又有什么特点呢?
4、为什么同样利用凸透镜成像,成的像有所不同?凸透镜 成像是否有规律可循呢?
放大、正立、虚像
放大、倒立、实像
缩小、倒立、实像
猜想:
1、凸透镜成各种不同的像时,物距、焦距与像距有什么关系?
2、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
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
上图中几个元件的名称为:
A是: ,B是: ,
C是: ,D是: 。
光具座(或刻度尺)、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 等
光具座
光屏
凸透镜
烛焰
预备知识:
1.焦距(f): 到 的距离;
此实验中:物体是: ;
焦点
凸透镜中心(光心)
烛焰
2.虚像:不是由 会聚而成的,
上得不到的像;
3.实像:由 会聚而成的,
它能显示在 上。
实际光线
光屏
实际光线
光屏
物体
信息快递:
1.物距(u): 到 的距离;
凸透镜中心(光心)
u
凸透镜中心

2.像距(v): 到 的距离;
v
22cm
40cm
72cm
u=
V =
18cm
32cm
实验注意事项有哪些?
1、在光具座上从左向右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
2、点燃蜡烛后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和烛焰的焰心在同一高度上。
实验步骤:
1、记下凸透镜的焦距;f= 厘米。
2、在光具座上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固定凸透镜位置,移动蜡烛,记下成像(是正立还是倒立的?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实像还是虚像?)情况 、物距和像距。]
3、移动蜡烛,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时,测量并记录下这时的物距u和像距v,并填入数据记录表中。再移动蜡烛,仍然是成倒立、缩小的像时,测一组数据并填入数据记录表中。
数据记录表一
像的性质 实验序号 物距u/cm 物距v/cm
倒立、缩小 的像 ①

倒立、放大 的像 ③

4、移动蜡烛,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下这时的物距u和像距v,并填入数据记录表中。再移动蜡烛,仍然是成倒立、放大的像时,测一组数据并填入数据记录表中。
5、科学家通过理论和实验的研究知道:当物距u是焦距f的2倍时,像和物等大。请你用实验难一下这个条件是否正确。观察成等大像时像距v 是多少?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将观察情况记录在下表中。用另一个凸透镜再做一次。
数据记录表二
实验序号 物距(u=2f)/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6、移动蜡烛,到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移动光屏观察能得到像吗?用眼睛通过凸透镜观察,能看到它的像吗?这个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实验序号 物距u/cm 物距v/cm 像的性质
6、移动蜡烛,到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移动光屏观察能得到像吗?用眼睛通过凸透镜观察,能看到它的像吗?这个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正立.放大
虚 像
不讨论
实验序号 物距u/cm 物距v/cm 像的性质
1、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结论:
物 距U
像 距V
物像位置
像的特点
像的性质
U>2f
U=2f
fU=f
Uf异 侧
倒立.缩小
实 像
V=2f
异 侧
倒立.等大
实 像
V>2f
异 侧
倒立.放大
实 像
不成像
同 侧
正立.放大
虚 像
不讨论
F
F




2f
2f
1、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
2、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千等大的实像,像距等于2倍焦距。
F
F




2f
2f
3、物距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2倍焦距。
4、物距等于焦距时,不能成像。
F
F




2f
2f
5、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分析归纳:
1、u=f是倒立实像和正立虚像的分界点。
2、u=2f是像放大、缩小的分界点。
3、凸透镜成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4、凸透镜成像时像距大于物距,像一定是放大的像;像距小于物距,像一定是缩小的像。
5、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实验问题讨论:
   1、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在光具座上将蜡烛放置在凸透镜前,然后移动光屏,可他无论怎样沿光具座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的像。请你分析发生这一现象可能原因。
  可能原因是:1、蜡烛放置在凸透镜焦点以内或在焦点上了;2、光屏中心与凸透镜和烛焰焰心不在同一高度上;3、像距太大沿光具座移动光屏得不到像。
   2、第1题中,如果是他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的像。是什么原因?
蜡烛放置在凸透镜焦点以内或在焦点上了。
   3、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当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适当远一点,成的虚像变大还是变小?
物体离凸透镜越远,虚像越大。
   4、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用纸遮挡住凸透镜的一半,像有什么变化?
像的大小不变,亮度变暗。
思考与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请你自己总结一下。
作业
1、课本94页
第1、2、3题上作业本。
第4、5题家庭作业。
2、完成补充习题本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