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声音的特性 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声音的特性 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简介

2.2声音的特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研究物理学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身边的物理现象;
2.通过研究现实世界中丰富多彩的发声现象,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
3.有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重点难点
重点: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和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感知不同声音的音色,理解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
难点:能观察声音波形图正确分析问题。
教学过程
1.情景引入:
师:思考:同学们听到什么不约而同走进教室坐下来听老师上课?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传到我们耳朵的?
生:学生回答上课铃声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入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有亲切感,乐于探究
2.探究新知
一、音调:声音的高低
师:提问:同学们听过李娜的青藏高原吗?我们平常说的音调太高唱不上去,那么什么是音调 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
生:学生试着唱青藏高原最后一句
师: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是什么?
听声音,比较杨洪基和阿宝声音的特点?你认为这两位歌唱家的声音有什么区别?
生:阿宝的声音尖、细,杨洪基的声音浑厚、粗。
师:通俗的说:“尖、细、清脆”指音调高
“粗、低沉、浑厚”指音调低
◆探究活动1:
教师演示实验:拿一张硬纸片,让他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同学们听两次发出声音有什么区别?
生:学生听声音说出区别,当慢划时,可以听到纸片的嚓嚓声;当快划时,纸片发出的音调就会变高,会发出较尖的声音。
◆探究活动2:把钢尺紧压在桌上,使钢尺的部分尺面伸出桌外,手指用力向下压伸出的钢尺尺面,使其振动发声,观察钢尺振动时的情况。
师:请同学们用钢尺探究音调的高低和振动快慢的关系。
思考:实验器材、控制变量、自变量、因变量、观察
方法、记录方式。
设计思路——控制变量法
不变量:振动幅度(控制方法:用同样的力压钢尺)
自变量:振动的快慢(改变方法:改变钢尺振动的长度)
因变量:音调的高低
(观察方法:看钢尺振动的快慢,听钢尺发声的高低。
生:探究音调的高低和振动快慢的现象记录表:
振动钢尺长度 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
钢尺长度的 快 高
钢尺长度的 较快 较高
钢尺长度的 慢 低
教师总结: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生:自学课本p32,回答问题
1.频率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频率的定义?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3.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
教师总结归纳:1.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1秒钟物体振动的次数。
2.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
3.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提出问题:为什么能听到蚊子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
自学课本p33,回答问题
1.大部分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什么?
2.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3.一只蚊子从你耳旁飞过,你能听到它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可是一只蝴蝶飞过你的耳旁时,你却听不见,这是为什么?提示:蝴蝶翅膀的振动频率小于10HZ,蚊子的翅膀振动频率为500—600HZ。
生: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
师: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
二、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
用手敲桌子一次用力敲一次轻轻敲,比较声音的不同?
用桌面上和身边的物体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组设计实验
生:学生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观察鼓面上的碎纸屑弹起的高度。
学生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观察悬吊的乒乓球弹起的高度。
学生根据实验说出响度与振幅有关
教师总结: 1.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振幅。振幅:发声体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2.发声体的振幅越大,产生的声音响度越大。
3.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大小还与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人耳听到的声音越小。
三、音色:声音的特色
师;音调相同响度也相同如何区分不同的发声体?
音乐欣赏:三种乐器演奏《梁祝》
学生辨别乐器
教师归纳: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
课后作业:课后练习1,2
板书设计
第2节声音的特性
音调(声音的高低)
音调合成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
响度(声音的强弱)
响度与振幅有关
响度与据发声体距离的远近有关
音色
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