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从分类的角度学习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2.分析并掌握Fe2+与Fe3+相互转化原理、Fe2+和Fe3+的检验方法。3.了解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教学重难点】1.重点:铁盐与亚铁盐的转化、Fe3+的检验。2.难点:制备Fe(OH)2的实验设计;Fe、Fe2+、Fe3+转化关系模型的建构。【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情境]铁是人体必要的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种(4~5克),缺铁性贫血已成为仅次于结核病的全球患病率最高,耗资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那铁元素在人体中又是以什么形式存在呢?[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以Fe2+ 的形式存在。[师]铁元素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平常可以多吃一些含铁量最高的食物。[投影]展示生活中铁含量高的食物:蛋黄、鸡肝、菠菜、黑木耳、红枣、桃子。[师]如果出现贫血的话,可以适当吃一些含铁量高的水果或者食物,但是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的缺铁性贫血的患者需服用补铁剂,如常见的补铁药物硫酸亚铁片。[投影]展示常见的补铁剂,如葡萄糖酸亚铁片、硫酸亚铁缓释片。[设计意图]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常见铁含量高的食物及补血药物,认识亚铁盐的性质。2.新课讲授[思考讨论] 氢氧化铁是红褐色沉淀,是否可以通过将铁离子转化为沉淀的方法检验铁离子?亚铁离子是否可以与氢氧根离子反应?[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观看视频[学生活动]观察现象,形成结论,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思考讨论]欲制取Fe(OH)2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实验时如何操作?[师]提示:我们可以从如何防止Fe(OH)2被氧化这点出发,围绕此点进行设计,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小结]1、Fe2+极易被氧化,所以FeSO4溶液要现配现用。2、为了防止Fe2+被氧化,配制FeSO4溶液所用的蒸馏水和制备Fe(OH)2所用的NaOH溶液都要煮沸,尽可能除去O2。3、为了防止滴加NaOH溶液时带入空气,可将吸有NaOH溶液的长滴管伸入FeSO4溶液的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4、为防止Fe2+被氧化,还可以向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煤油或苯等有机物,以隔绝空气。[教师活动]演示Fe(OH)2的制备及装置改进[学生活动]观察、交流,感知Fe(OH)2的还原性,写出Fe(OH)2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投影]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的性质对比。[师]Fe3+、Fe2+与碱反应生成的氢氧化物颜色特征,可以作为检验Fe3+、Fe2+的一种方法。下面我们继续研究Fe3+、Fe2+的性质。[投影]展示常见的铁盐和亚铁盐[实验探究]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FeCl3溶液和FeCl2,分别在两只试管中加入少量的KSCN溶液。[学生活动]观察现象,形成结论,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小结]Fe2+和Fe3+的检验[投影]直接观察法、KSCN溶液法、碱液法(观看视频)[过渡]接下来,让我们回到生活中这个熟悉的场景。[投影]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但是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慢慢的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为什么呢?(图)[师]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解释这其中的原因。[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浅绿色到棕黄色的变化应该是Fe2+到Fe3+的颜色变化,空气中的氧气起到了氧化的作用。[强调]二价铁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和氧化剂Cl2、O2、HNO3等反应生成Fe3+。[教师活动]继续讲解Fe3+的氧化性。[小结]Fe2+和Fe3+的相互转化[知识拓展]亚铁盐是可以被氧化的,补铁的试剂是亚铁盐,补铁药品如何达到 2~3年的保质期?实验:在氯化铁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再加入维生素C[小结]维生素C和补铁试剂同时使用,可以保证吸收的都是亚铁离子【课堂小结】[教师活动]帮助学生尝试构建Fe、Fe2+与Fe3+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图(铁三角),巩固通过物质类别和化合价认识铁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板书设计】3.2.2铁的氢氧化物、铁盐、亚铁盐铁的氢氧化物【重点解读1】 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的对比铁盐和亚铁盐【重点解读2】 Fe3+、Fe2+的检验Fe2+和Fe3+的转化Fe3+Fe2+氧化剂(Cl2、O2、HNO3)还原剂(Fe、C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