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 氯气的性质【教学目标】1.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2.认识燃烧现象的本质3.了解次氯酸的性质及应用【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氯的化学性质;了解氯与碱的反应;掌握实验室制氯气的方法教学难点氯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氯气的方法【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资料:1915年4月22日,德军在比利时的伊普尔战役中首次大规模使用毒气。当时战场出现了有利于德军的风向,德军打开了早已在前沿阵地屯集的装满氯气的钢瓶,一人多高的黄绿色烟云被每秒2~3米的微风吹向英法联军阵地。面对扑面而来的刺鼻的怪味,英法守军一阵大乱,阵线迅速崩渍。部分士兵用湿毛巾捂住嘴巴,他们逃往地势更高的地方,最终幸免于难。这次攻击,英法守军共中毒15000人,5000多人死亡,德军亦有数千人中毒和死亡。【思考】上述材料体现了氯气的哪些物理性质?【教师总结】一.物理性质(1)通常状况下,氯气是黄绿色色的气体,有毒,有刺激性气味。 (2)密度比空气大。 (3)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的氯气,所以Cl2易溶于水。 注意:人吸入少量氯气,会引起胸部疼痛和咳嗽,吸入大量氯气会中毒致死。所以,在实验室里闻氯气气味时,必须十分小心。【师】二、氯的结构氯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存在,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海水和陆地的盐矿中。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 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很强,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很强的氧化性。【师】三.化学性质1.Cl2与金属的反应【学生活动】观看实验视频,记录实验现象,并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物 化学方程式Na与Cl2Fe与Cl2Cu与Cl2Cl2与非金属单质发生化合反应【实验2-7】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然后把导管缓慢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学生活动】可以观察到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反应生成的气体是HCl,它在空气中与水蒸气结合,呈现雾状。反应式:【思考与讨论】烟与雾的区别烟: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气体中;雾:液体小液滴分散在气体中。【思考与讨论】我们以前学过的燃烧反应,都是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现在又观察到了H2在Cl2中的燃烧。你对燃烧的条件及其本质有什么新的认识?【学生活动】(1)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是燃烧。(2)Cl2和O2相似,既能和金属反应,也能和非金属反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强氧化性。(3)任何可燃物的燃烧都要经历氧化分解、着火、燃烧等阶段。【思考与讨论】目前,很多自来水厂用氯气来杀菌、消毒,我们偶尔闻到的自来水散发出的刺激性气味就是余氯的气味。为什么可以用氯气杀菌、消毒呢?Cl2与水发生化合反应【师】在25℃时,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约2体积的氯气,氯气的水溶液称为氯水。常温下,溶于水中的部分氯气会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Cl2+H2O=HCl+HClO总结:氯气可以杀菌、消毒,正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产生的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因此,次氯酸能杀死水中的病菌,起到消毒的作用。【思考与讨论】氯水能使石蕊溶液先变红(或使pH试纸先变红),很快又褪色,是什么物质使变红的试剂又褪色呢(什么物质具有漂白性) 是氯气吗 怎样验证 【实验2-8】①取干燥的和湿润的有色纸条(或布条)各一条,分别放在两个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观察现象。②将有色鲜花放入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观察现象。【总结】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不能使有色纸条褪色,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有漂白性,可使有色纸条褪色。次氯酸的强氧化性还能使某些染料和有机色素褪色,因此,次氯酸可用作棉、麻和纸张的漂白剂。次氯酸是很弱的酸,只存在于水溶液中。次氯酸不稳定,在光照下容易分解放出氯气。【知识延伸】最初,人们直接用氯水作漂白剂,但因氯气的溶解度不大,而且生成的次氯酸不稳定,难以保存,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效果也不理想。在Cl2与水反应原理的基础上,人们制得了次氯酸钠、次氯酸钙等具有漂白作用的次氯酸盐。【师】如何制取对应的次氯酸盐呢 4、Cl2与水发生化合反应【师】常温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可以得到以NaClO为有效成分的漂白液。你能书写出正确的反应式吗?【学生】Cl2+2NaOH=NaCl+NaClO+H2O【师】常温下,将Cl2通入石灰乳中,就能得到Ca(ClO)2为有效成分的漂白粉。你能书写出正确的反应式吗?【学生】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师】氯气的用途有哪些呢?氯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氯及其化合物氯的结构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