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氧化剂和还原剂 教案-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2 氧化剂和还原剂 教案-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2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
【教学目标】目标
1.让学生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概念,理解其与各元素原子的价态及电子转移的关系,促使学生形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体化学核心素养。
2.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重点:1.能够在简单氧化还原反应中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2.学会利用化合价来判断物质可能具有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3.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难点:利用化合价来判断物质可能具有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提到,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实现物质转化。如何实现从铁到铁盐的物质转化?Fe +CuSO4 ==FeSO4 +Cu
如何从新的角度对该反应进行类型分类?
二、新课讲授
【师】1.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即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即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
2.氧化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反应时被还原。
还原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反应时被氧化。
3、联系
4、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工具——“双线桥” 与“单线桥”
1.双线桥法---用于分析升降得失等情况
①标价。
②画桥:指准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跨越“=”从左边到右边。
③桥上三句话
④得失电子总数必须相等。
2.单线桥法---用于分析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①标价;
②画桥:线桥从还原剂指向氧化剂,不跨过“=”只在左边,指准变价元素;
③桥上只写电子总数,不能写得失。
【师】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用碳、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剂与金属氧化物在高
温下发生还原反应,从而获得金属单质,即金属的冶炼。
分类 实例
常见还原剂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Cl2、O2 、S
某些阳离子 H+、Ag+、Fe3+、Cu2+
含较高价态元素的物质 K2Cr2O7、MnO2、浓硫酸、硝酸、KMnO4、FeCl3、KClO3
过氧化物 H2O2、Na2O2
常常见还原剂 活泼金属单质 Al、Zn、Na、Mg
非金属单质 H2、P
含较低价态元素的物质 CO、SO2、HCl、H2S、KI、Na2S、FeCl2
【知识补充】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规律
1、价态律:
A.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
(如Fe3+、KMnO4、H2SO4等);
B.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
(如S2-、I-等);
C.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如Fe2+、S等)
2、强弱律: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判断
(2)根据元素的活动性顺序
(3)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4)根据产物的价态判断
3、难易律(先后律):
  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强的先发生反应;
  同理,一种还原剂遇多种氧化剂时,氧化性强的先发生反应。
4、转化律:
  A.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容易;(如H2SO4中的S比较容易转化为SO2,不易转化为单质S或H2S)
5、守恒律:
  对于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即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
6、归中律
(即同一元素的化合价“可归中靠拢、不交叉”)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遵循以下规律:
高价+低价→中间价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规律
【板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
1. 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即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
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即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
2. 氧化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反应时被还原。
还原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反应时被氧化。
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3. 常见氧化剂:O2、Cl2、浓硫酸、HNO3、KMnO4、FeCl3等。
常见还原剂:活泼的金属单质(如Al、Zn、Fe等)、C、H2、CO、KI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