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 教案

资源简介

《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部编版八上第九课的第一框。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自觉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尤为重要。本课主要学习什么是国家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及其内容。
学情分析
通过平时的观察以及对学习者进行的调查问卷,对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如下: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习者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时政关注较少,对国家安全内容和国家安全体系认识不清;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习者理解能力较强,具备一定的分析、概括的能力,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有待提高;在情感态度方面,学习者爱国情怀热烈,国家认同感强。初中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善于思考,乐于发言,不怕错误,有问题意识;但对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缺乏整体概念,对于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的安全,有待通过教学和启发,做到从我做起,增强责任感和认同感。
学习目标:
1.参与“国家安全大访问”活动,初步了解国家安全的内涵 ,感受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2.通过观看视频及句子续写,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了解国家安全的意义,感受国家安全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体会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珍惜美好生活。
3.通过国安大调查及观看视频,了解当前的国际形势,知道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内容
难点:树立和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师: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只要国歌声音响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国歌已然成为中国的标志,成为中国人的骄傲,但在新中国成立之际确立国歌时,却发生了一些争议,下面让我们看看国歌背后的故事。
课件:国歌背后的故事
有人认为新中国马上就要成立了,而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不符合时代,应该改掉。当时的国家总理周恩来同志坚决反对修改国歌歌词,你认为周总理为什么不让修改国歌歌词?
生:思考并回答周总理为什么反对修改国歌歌词
师:不管过去还是现在中国人都重视居安思危,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新时代为什么要居安思危?新时代的国家安全面临怎样的形势?给我们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引出课题《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
PPT呈现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1.参与“国家安全大访问”活动,初步了解国家安全的内涵 ,感受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2.通过观看视频及句子续写,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了解国家安全的意义,感受国家安全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体会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珍惜美好生活。
3.通过国安大调查及观看视频,了解当前的国际形势,知道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
(二)执行评价任务,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环节一: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本环节对应目标一及目标二的达成,及其相应评价任务的落实)
活动一:国家安全大访问
师:提到“国家安全”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闭上眼睛思考一分钟,然后快速接龙回答。
要求:
1.独立思考1分钟,快速接龙回答。
2.表达声音清晰,语言简明扼要。
总结:国家安全的含义
国家安全就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国家安全大访问,让学生把自已所知道的有关安全的内容全部说出来,有助于了解学情,充分了解学生在国家安全这一问题的认知起点,快速接龙形式又增加了学生参与度,为后面教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笔记区:
活动二:国家安全初认识(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
图片展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假如给你一次出国旅行的机会,你会考虑哪些因素?
生:语言、时间、风俗、金钱、战争......
师:展示叙利亚战前战后四幅图片,你会选择哪个地方作为你出行的目的地?
生:上面的两幅美丽景象
师:展示叙利亚战前战后的经济趋势图,和战争对叙利亚的影响,思考当国家安全得不到保障时,会给国家带来那些严重后果?
要求:小组合作交流3分钟,然后推选代表展示讨论结果
结论: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想做的事情出发,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有话说,参与课堂。通过战前战后图片的对比,冲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辨中认识到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师:战争让这个国家千疮百孔,在这样的国家中人们又过着怎样的生活,那些和我们一样的孩子又在经历着什么呢?
生:观看视频《战火中的叙利亚儿童》
师:看完这段视频,我看到很多同学眼眶湿润了,这种激愤与悲怆,无奈与屈辱,别人也许无法理解,但中国感同身受;因为多年前的中国也经历着这样的战争,多年前的中国儿童过得可能比这还要悲惨。
图片展示:淞沪会战的儿童以及安全得不到保障的旧中国数据
师: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依然还有战争,但中国已不再是那个中国。
展示图片:儿童快乐成长、享受文化生活
学生结合自身经历,续写这句话:只有国家安定,我们才能
要求:独立思考2分钟后自主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中外对比,今昔对比,引发学生强烈的对比反思,从而更加体会到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续写句式这一活动,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活动由浅入深层层展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笔记区:
环节二: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本环节对应目标三的达成,及其相应评价任务的落实)
活动三:国家安全再认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师:国安大调查——请国安爱好者上讲台分享威胁国家安全的经典案例。
思考:你还知道哪些威胁国家安全的实例生:台独、新冠疫情、华为事件......
多媒体出示威胁国家安全的图片(钓鱼岛、中美贸易、新冠疫情、中印冲突、香港暴乱、食品安全)
师:看似和平安全的新时代,依然存在着很多危险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是怎样看待我国目前的国家安全形势的
多媒体展示:学习路上
学生齐读:习主席关于国家安全形势的论述
设计意图:学生课前搜集与课堂教学相关材料,通过他们自己的探索掌握未知知识,自觉联系教材,建构新的知识框架,有助于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交流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表达能力,通过这一活动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多媒体播放视频:《总体国家安全观》
师:请同学们根据视频内容,尝试用图示的方式表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师生共同建构总结得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
笔记区:
师:新的安全形势,新的应对。面对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我们应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呢?
多媒体播放视频:《以新安全格局促新发展格局》
师:联系视频,思考当前形式下对国家安全提出了怎样的要求?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怎样的安全体系?
生:小组合作交流,师生共同归纳
要求:
1.组长统筹,全组参与,积极讨论。
2.各组确立中心发言人,整理核心观点,展示小组成果。
设计意图: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要求这部分文本内容多,理论性很强,学生在理解和记忆上都有较大难度,通过几段新闻联播的视频,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边写,更加直观地让学生了解了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部署和国家安全体系。学生结合视频内容回扣教材,组内合作既锻炼了学生的提取信息能力,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笔记区:
(三)迁移应用,提升素养
当堂检测
(1)2021年 4 月15 日是第6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其主题是“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营造庆祝建党 100 周年良好氛围”。确立一主题的依据是 ( )
①国家安全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③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④国家安全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今年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我国发出了支持多边主义、促进互利共赢,为国际形势注入了稳定性和确定性。这表明面对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必须( )
①既重视国家利益,又重视个人利益
②既重视财产安全,又重视生活安全
③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
④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10月9日,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我们必须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抓住历史机遇,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保持革命精神和革命斗志,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意志品质,坚决战胜任何有可能阻碍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的重大风险挑战,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结合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请谈谈你的理解。(至少两个方面)
自我建构,领悟内联
师:并不是只有战争才会威胁国家安全,一滴水一滴油都有可能会影响到国家安全,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并自主构建知识框架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结构框架,有助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知识脉络,本节课通过总结梳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我们应该在思想上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同时为在行动上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下课教学做好铺垫。
(五)践行升华情感,学评合一
师:这并不是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只是幸运地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居安而思危,落后就要挨打,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唯有不断前进,不懈努力,不断提高经济、国防、科技、军事硬实力,努力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我们才能向世界无比骄傲的宣言:即便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中国已不再是那个中国。
全体起立,一起宣誓。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实现价值引领和情感升华的关键之笔,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感悟到自己所处的安全环境的来之不易,对祖国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通过最后的两个活动既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更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拓展提升: 改革开放40多年,我们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国家积累了强大的实力,所以再也不用担心国家安全了。
你是否认可这一观点?结合本课所学谈谈你的理由。
随堂检测
一、选择题
1.古语说:“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这是因为(  )
①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
②没有人民安全,国家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③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④国家安全有利于统治者治理国家,维护他们的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在南海问题上,我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努力寻求与菲律宾、越南等国家进行合作,通过协商来解决有争议的海域和岛礁问题。下列对国家安全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国地大物博,失去一点土地没有关系
②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③国家安全是国家领导人的责任,普通公民无能为力
④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决不允许遭到破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电影《长津湖》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的震撼画面,在党的领导下,志愿军不负人民的重托,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将敌人挡在了国门之外。这告诉我们( )
①军强才能国安
②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③只有军队才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
④领土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 )
A.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B.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C.以国际安全为依托
D.以军事安全为保障
5.在网友投票选出的“2022年全国两会调查十大热词”中“国家安全”位列第五。国家安全得到高度关注是因为( )
①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②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③我国国家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④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题
2022年4月15日是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某校八年级(1)班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开展了“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的主题探究活动。
【了解国家安全】
道德与法治科教师就该班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展开了调查,结果如下:
问题 是 否 不清楚
1.您是否同意“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94% 4% 2%
2.您是否知道国家安全的主要内容? 11% 85% 4%
3.您是否知道国家安全机关和全国统一受理举报电话? 45% 38% 17%
(1)上述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
【认识国家安全】
法治为国家安全提供全方位的有力保障。学生在课堂上分享搜集到的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十一条——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2)我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为什么?
【维护国家安全】
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生活中一些漫不经心的“小举动”很可能危害国家安全。
(3)中学生应如何响应“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的号召?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A 4.B 5.A
二、材料题
答题方向提示:
(1)绝大多数人意识到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但大部分人对国家安全认知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公民的国家安全教育。
(2)①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③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3)①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②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③向国家有关机构提供必要的协助与支持;④见到涉及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及时报告、提供线索;⑤不参加非法活动及邪教组织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