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铜仁市第十一中学2023年秋季九年级文综期中考试检测卷学校 班级 姓名 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清楚地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题时,第I卷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字体工整、笔迹清楚。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其中道德与法治75分,历史7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4.本次考试结束后,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己保管。第Ⅰ卷(选择题 共5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4小题为道德与法治学科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5-26小题为历史学科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在我们身边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随时可能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健康,面对突发的灾难,中学生要学会自我保护,掌握必备的自救自护知识。下列自救自护的做法,不可取的是( )A.煤气泄漏——捂住口鼻断气源,打开门窗通通 B.突发火灾——头脑冷静勿念财,速乘电梯是首选C.遭遇地震——有序撤到安全处,莫忘自救与互助 D.洪水暴发——急趋山坡与高台,积极求救莫乱来2.网络具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网上学习,网上问诊,网上问政,网上购物,网上娱乐…可谓一网能行天下事。但同时网络暴力,网络欺诈,网络谣言等现实问题也随之出现。作为中学生,我们对待网络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①正确认识网络,用其所长、避其所短。②网络就是法外地,尽情享受网络的乐趣③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④浏览不良网络信息要适度,学会信息节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论。下列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说法正确的是( )A.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B.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全体公民当家作主C.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4.请完成下面思维导图,在①和②方框中应分别填写正确的是( )A.严格执法、规范政府的审批权 B.依法行政、规范政府的立法权C.依法行政、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D.严格执法、规范政府的执法权5.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共141178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53%,略低于上一个十年0.57%的平均增长率。以上材料体现了我国人口国情的现状和特点是( )A.人口众多,人口素质偏低 B.人口众多,总人口增速趋缓C.老龄化加剧,大量的流动人口 D.总人口增速趋缓,男女性别比例偏高6.新年春运,VR导航、“聪明厕所”、“无人餐厅”、“智能机器人”……时下最流行的科技元素在中国铁路亮相。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生活科技化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B.我国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C.我国已满足人民的各种美好生活需要 D.我们的生活因科技创新变得更加美好7.“一分钟,333万元投入研究和实验;一分钟,生产汽车55辆;一分钟,5288万元货物进出口;一分钟,创造GDP1.57亿元……”中国的每一分钟都在发生巨大的改变,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成就的中国奇迹。这一中国奇迹使我们更加坚信( )A.改革开放使中国跨入发达国家行列 B.改革开放使中国基本实现了现代化C.改革开放推动中国踏上了强国之路 D.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8.“权利与义务如影随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表明( )A.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割的 B.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C.权利和义务是可以相互取代 D.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等的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A.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B.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C.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D.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10.北京冬奥会亮眼的“中国风”备受外媒追捧。冬奥会徽的汉字设计、开幕式24节气倒计时、焰火“迎客松”……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交相辉映。这体现了(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枝独秀 B.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全盘传承C.中外文化差异日渐消除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11.中国重器导航名“北斗”,飞船叫“神舟”,系统名“鸿蒙”,探月号“嫦娥”,粒子探测曰“悟空”,卫星通讯名“墨子”……这些取名蕴含的道理包括( )①展示中国的文化自信 ②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 ③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④借鉴了西方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粗放的能源发展方式,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能源资源浪费。国家电网加快构建中国能源互联网,实现更大范围“水”“火”互济、“风”“光”互补,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高效利用。国家电网的做法( )①转换了增长动力,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②扶持新能源产业,限制传统能源发展③落实新发展理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④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2022年,国家网信办开展“清朗”专项行动。“清朗”专项行动具体包括打击网络谣言,打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整治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等重点任务。这启示我们要( )①遵守网络规则,传播正能量 ②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拒绝上网③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过健康文明的生活 ④提高辨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每年的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这说明( )①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②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政治权利 ③维护国家安全只是政府部门的责任 ④我们要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15. 下图是古代四大文明分布示意图,D处所在地区代表性的文化成就是( )A. 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B. 象形文字、金字塔 C. 种姓制度、佛教 D. 甲骨文、青铜器16.谚语是历史的最好写照。下列描述中,能较准确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统治情况的是( )A. “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B.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C. “条条大路通罗马” D. “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17.查士丁尼时期命令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那一部法律( )A.《查士丁尼法典》 B. 《法理概要》 C.《汉谟拉比法典》 D. 《新法典》18.孝德天皇即位后,颁布新诏书,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实现改革,这一改革使日本( )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成为中央集权封建国家C.基本统一全国 D.由幕府将军掌握国家大权19.著名学者余秋雨1999~2000年间曾进行过一次“千禧之旅”,寻找西方文明之源,所谓“西方文明之源”是指 (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法兰克王国 D.古巴比伦20.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正确的是( )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②买加创立伊斯兰教 ③率领穆斯林占领麦加 ④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④③① D.①④③②21.文艺复兴时期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由此可知文艺复兴( )A.提出理想社会图景 B.社会基础相当薄弱 C.复兴了古希腊文化 D.重视追求现世幸福22.右图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的名画《西斯廷圣母》。画中的圣母一扫中世纪以来圣母像中那种冰冷、僵硬、不可亲近的模样,表现出了人类母亲的美丽、温柔和慈爱。该画反映出当时流行的社会思潮是( )A.人文主义 B.保守主义C.封建主义 D.专制主义23.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件事之所以“伟大”和“重要”在于( )①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 ②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学真理 ③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④为文艺复兴的兴起创造了经济条件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4.他的航海探险旅行观念及其被实践所证明,宣告了西欧传统的“只能向东航行才能到达东方”和“世界各大海洋是彼此分隔”的航海观念之终结,极大地推动了人类航海探险旅行观念进步。他的航海( )A.发现了美洲 B.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C.得到了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D.从印度带回大量黄金25.“1500年左右,大西洋的开放,…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下列不属于“灾难”的是( )A.增加资本积累 B.丧失精壮劳力 C.沦为殖民地 D.土著居民遭屠杀26.马克思说:“殖民制度大大地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材料主要说明了( )A.血腥的资本积累 B.欧洲商道的转移 C.文艺复兴的影响 D.工业革命的影响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8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7-31小题,每空1分,共5分27.【文明贡献】阿拉伯数学家把古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符号加以改进,并介绍到欧洲,欧洲人称之为______________,这种数字在世界上广泛传播和使用,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8.【教育发展】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气象,其中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______________。29.【社会变革】从10市级起,城市重新兴起,并逐步取得自治权;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并产生早期的______________,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30.【原始积累】18世纪开始,从英国商港携带廉价的工业品运往非洲,在非洲掠夺黑奴运往美洲,购进殖民地的产品返回英国。这个贸易被称之为______________。31.【殖民扩张】从17世纪下半叶起,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先后战胜荷兰、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自称“___________________”。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第32小题,共16分。32.多姿多彩的人类文明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人类发展的历史也是多元文化和谐共存、携手并进的历史。材料一:“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成就,无视面欧城市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最终把拜占庭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摘自陈志强《拜占庭帝国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有哪些?(4分)从中谈谈你的认识。(2分)材料二: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官”,……为延揽翻译人才,哈里发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摘自部编版《世界历史》(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文化辉煌灿烂的原因(2分)。阿拉伯文化光辉灿烂有何成果,结合所学知识举例子说明(至少两例)(2分)。阿拉伯人在世界文化发展中发挥了什么作用?(2分)材料三: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世界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阅读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多姿多彩的人类文明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或者“人类文明的交流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两个观点中选择一个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4分)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3小题15分,第34小题15分33.14世纪从西欧开始,人们对人、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伴随着这些变化,欧洲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4-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手工工场是指经营者将生产者集中在一个场地内进行生产,他们提供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生产者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最早的租地农场则出现于14世纪下半叶的英国,这是一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它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谋取利润,以市场为生产的基本目的,主要依靠雇佣自由的工资劳动者。——《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二: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一定的发展,新兴市民阶级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是文艺复兴发源于的基本条件。——齐世荣《文艺复兴及其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材料三:“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岳麓版《历史》必修Ⅲ材料四: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1)根据材料一,指出14——17世纪的欧洲在生产组织和经营方式上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2分)有何共同特点?(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2分)(3)材料三集中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什么思潮?(2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两位杰出人物及其作品(4分)。并分析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3分)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的新现象材料三: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为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奴隶制是殖民地财富的惟一自然基础。——摘编自马克思《资本论》材料四:美洲和东印度航线的发现拉开了经济全球化的序幕, 或者说,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经济全球化的序幕……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战争来开拓国外市场,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市场于19世纪中后期初步建成。——摘编自廖和平《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一经济全球化与当今世界走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开辟新航路的主要航海家。(4分)A ;B ;C ;D(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新航路开辟带来的新现象的影响。(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欧洲殖民者资本原始积累的具体方式哪些。(4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评价16—18世纪的“全球化”。(3分)五、非连续性文本(第35题8分)35.根据图表,回答问题。请你补充完整结构图中①②③④处的内容?(每空1分,共4分)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要求公民怎么做?(4分)六、阅读与思考(第36题9分)36.材料一 我国每年都要进行“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它是中国的一部年度“精神史诗”,是一部弘扬民族精神的经典之作。2021年3月,央视揭晓了 202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名单。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他们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材料二 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伟大抗疫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都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是什么?(3分),品格是什么?(1分)作为新时代少年,你打算怎样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5分)七、判断与分析(第37题9分)37.材料 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中的科技创新成就,让贵阳市某中学九年级学生倍感振奋。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说,我国科技成就斐然,我为祖国已成为科技强国而自豪。联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这位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请说出你的理由。八、实践与探究(第38题21分)3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十四五”规划纲要把“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十四五”时期的重大任务。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新发展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我国能耗水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40%,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尚未根本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材料二 近年来,贵州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政治站位高、措施务实有力、成效非常明显。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1)结合材料说说我国资源存在哪些问题?(6分)(2)结合材料一,谈谈贵州省的做法遵循了我国哪些基本国策和发展理念?(6分)(3)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青少年可以做些什么?(9分,三点即可)试卷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