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十校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十校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2.00运动
2.响度人耳处
3.次声波
4.频率
5.38
6.液化
7.升华
8.熔化吸收
9.凝固
放出热量
10.液体(海水)
9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B
D
A
B
A
B
D
C
11.C
解析: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一次测量的结果误差较
大,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误差,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测量中的错误操
作造成的是错误,不是误差,故C错误,符合题意:选用精度更高的测量仪器、改进测
量方法等都可以减小测量误差,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B
解析:由题意可知,频闪照相时时间间隔相同,由图可知,甲球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运动的
路程相同,因此甲球应为匀速直线运动:乙球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运动的路程越来越
大,说明乙球速度越来越快,做变速运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B
解析: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声速减小,选项A错误;“引吭高歌”是指大声地唱歌,因此其
中的“高”指的是响度大,选项B正确:敲锣时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选项C错误:不同的乐器同时演奏相同的乐曲,音色不同,选项D错误,
14.D
解析:声呐探测鱼群,是通过接收反射的声音携带的信息来判断鱼群的情况,故A不符合题
意;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靠反射回来的声音携带的信息来判断的,故B不符合
题意;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是靠反射的声音携带的信息来确定的,故C不符合
第1页(共3页)
题意;超声波能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故D符合题意。故选D。
15.A
解析:道路两侧多植树可以诚弱噪声危害,这是在传播过程中诚弱噪声,选项A正确:噪声
一向为人所厌,但声音具有能量,也可以加以利用,选项B错误;防治噪声有三个途
径:①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③在人耳处减弱噪声,选项C错
误;会场内把手机调成静音,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选项D错误。
16.B
解析:冰化成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符合题意;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
晶,故C不符合题意;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水结成冰,是凝固现象,故D不符合题
意。故选B。
17.A
解析: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料加热化为铜液注入模具,在这一过程中,固态的铜料变为
液态的铜液,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熔化,铜料化为铜液过程中,属于晶体熔化,熔化过程
温度不变,故A错误,C正确;铜液在模具中冷却成型,在这一过程中,液态的铜液变
为固态的铜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凝固放热,故BD正确。故选A。
18.B
解析: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熔点是指晶体熔化时的的熔化温
度,松香是非晶体。该图像中温度逐渐降低,后温度不变,最后温度继续降低,是晶体
的凝固图像,故A不符合题意;松香是非晶体,该图像中温度逐渐升高,是非晶体的熔
化图像,故B符合题意;该图像温度逐渐升高,后温度不变,最后温度继续升高,是晶
体的熔化图像,故C不符合题意:该图像温度逐渐降低,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故D不
符合题意。故选B。
19.D
解析:如图控制的是胡萝卜的温度和表面积不变,探究胡萝卜水分蒸发的快慢和胡萝卜表
面空气流动的速度之间的关系,选项D正确。
20.C
解析:灯丝采用钨做材料,是因为钨的熔点高而不是沸点高,故A错误;水银的熔点是
39℃,所以一39℃时,水银可能是液态、可能是固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态,故B错误;
酒精的沸点是357℃,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所以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故C正确;铁的熔点是1535℃,铁水温度一定在1535℃
2750℃,所以金放在铁水中能达到熔点,所以金会熔化,故D错误。故选C。
三、实验题(第21小题4分,第22小题8分,第23小题8分,共20分)
21.(1)a、b(2)甲、丁
22.(1)自下而上(2)A固液共存态(3)冰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而石蜡没有
23.(1)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2)99(3)B(4)初温
第2页(共3页)八年级物理(人教版)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物理试卷共四大题26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在加勒比海红树林中,科学家发现最大的细菌一华丽硫珠菌,形如一根细绳,可用肉眼直接观
察,如图所示,其长度1为
cm:将华丽疏珠菌沿刻度尺向右拖动,若以华丽硫珠菌为参
照物,则刻度尺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0c 1
第1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2.运动会上热闹非凡,给我们留下许多美好的瞬间。人场式各班放开嗓门城口号是为了增大声音

:开发令枪的老师总用一只手堵住耳朵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
“人耳处”)减弱噪声。
3.在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这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产生
4.各种管乐器在演奏时,声音是由管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在管乐器演奏的过程中,当用手指
堵住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振动部分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振动的
,听到
的声音就会不同。
5.查房时,某护士用体温计测量1号病人的体湿后,因失误体温计未甩就去测体温分别是37℃和39℃的
2号和3号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为38℃,39℃,则1号病人的体温是

6.秋冬季节的北方早展容易出现白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雾的形成是一种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7,衣柜中的樟脑丸可以防虫、防霉,时间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这是一种
〔填物态变化名
称)现象
8.小明在超市买一盒“雪月饼”时,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盆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冰块。这是由于冰块

过程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可以维持盒内低湿环境,为“雪月饼"
保鲜
9,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造雪机,工作时将压缩空气与5℃以下的冷水混合后喷出,水雾在空气中
凝结成雪花。“人造雪”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填物态变化),该过程需要
〔选填
“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
10,在海面发生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瘦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如图所示的超声测
位仪,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米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6.?5km,声音在海水
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
s才能接收到信号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始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1.测量误差是科学探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误差
第1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