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自地球的力 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4 自地球的力 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资源简介

6.4 自地球的力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方向和重心的概念及重垂线的应用。
3.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并能用公式G=mg计算有关问题。
核心素养
1.通过了解生活实际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增强学习物理、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2.培养学生交流意识、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实验能力和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美丽的瀑布,美丽的大自然,我们是不是应该珍爱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什么力使得瀑布飞流直下?
是什么力使蹦极的人急速下坠?
这是因为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
由于地球的吸引,小汽车对地面有压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飞机投出的炮弹落向地面。
由于地球的吸引,翠鸟俯冲入水中捉鱼儿。
一切物体在失去支持的时候都要向地面降落。就是因为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产生的重力的作用,能把它们拉向地面。
二、温故知新
1.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而产生的力,这种力就叫弹力。
2.弹力产生条件:(1)直接接触;(2)发生弹性形变
3.弹力方向:始终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4.弹力大小:取决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大小。
5.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你还能举出类似的现象吗?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倾泻而下的瀑布
落地的铅球
回落的海浪
三、新课讲解
重力
抛出去的物体最终会落向地面,这是因为地球对它附近的物体有吸引作用。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用字母“G”表示。
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重力正是源自地球对它附近物体的万有引力。
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重力的方向
图中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下落,这说明了重力的方向是什么?
重力的方向:物体自由落向地面的方向。
用一根线把物体悬挂起来,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跟重力方向一致,这个方向叫做竖直向下。
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重垂线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因为在一根线下挂重物时,重物静止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悬线
下垂的方向跟重力的方向一致。
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
(1)质量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重心:它的圆心、球心、几何中心。
(2)质量不均匀、外形不规则物体重心:可以用悬挂法确定。
重力的大小
托起质量不同的物体,会感觉所用的力不同。大量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质量不同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不同,举起不同物体的感受也不同。
我们如何找出地球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呢?
四、探究新知
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
托起质量不同的物体,会感觉所用的力不同。大量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质量不同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不同,举起不同物体的感受也不同。
我们在将物体举起来的时候,就要克服物体的重力。如果将托盘和杠铃分别举起来,将杠铃举起来需要的力气要大,将托盘举起来需要的力气小一些。根据上述现象,同学们猜想一下,物体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2)猜想与假设
通常我们感觉到物体的质量越大,它就越沉重,所以可以猜想,物重和质量存在一定的关系,质量越大,物重越大。
(3)设计并进行实验:
把质量均为50g的3个钩码,逐个增加,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记下示数。
(4)分析论证:实验记录表格
次数 1 2 3
质量m(kg) 0.05 0.1 0.15
重力G(N) 0.49 0.98 1.47
重力/质量 G/m(N/kg) 9.8 9.8 9.8
(5)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象
(6)得出结论:
物体重力大小与质量有关。
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关系。
物重跟质量的比值约等于9.8N/kg,是个定值。
五、总结
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1)下图展示了放置在:水平面、斜面和悬挂的物体受到重力的方向。
(2)物体自由下落时的方向,悬挂物体的线自由下垂的方向就是重力的方向。
(3)竖直向下不是垂直向下,也不是垂直于物体表面,而是始终指向地球中心。
2. 重力的的作用点:重心。
(1)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2)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在其圆心上,而不在圆环上。
3.重力属于万有引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