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 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 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资源简介

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具体事例,知道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核心素养
1、领会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思想冲突,通过动手实验,用分析与论证的方法探究出牛顿第一定律。
2、从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论证的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逻辑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并不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它是总结事实,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这方面要注意强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
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
结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伽利略(Galileo,1564-1642)
关闭了发动机的火车,虽然继续运行,但是最后也将停下来。火车为什么会停下来呢
伽利略的观点: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
假如没有摩擦力的作用,那火车的运动状态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提出问题:
现实生活中,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摩擦力的作用,会一直运动下去吗?
二、情景引入
观察
滑板车怎样才能前进?
人推箱子,箱子前进,不推会动么?
你还能说出那些类似的例子?
小朋友玩滑板车
路上奔跑的汽车
滑冰运动
滑雪运动
思考
以上例子说明物体要怎样才能运动起来?这说明力和物体运动运动有什么关系?
答:物体受力才会运动,不受力运动就会停止。
这是真的吗?物体运动真的要力来维持吗?
列车进站后,关闭发动机后虽然继续前行,但然后会慢慢停下来,火车为什么会停下来呢?
摩擦力致汽车停下来。
假如没有摩擦力,那又会如何呢?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吗?
伽利略的观点: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的观点是通过理想实验总结出的。
力与运动的关系
讨论与思考:
实生活中小球会做怎样的运动?其原因是什么?
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小球不可能回到原来的高度,沿水平面也不可能永远运动下去.
运动和力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
分析论证
推理:假如平面没有阻力,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
小车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发生改变。(运动状态)
平面越光滑,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速度减小得越慢。
如果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依然静止,原来运动的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科学的历程---曲折与智慧
思想的碰撞 
生活经验VS理想实验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惯性
1、概念: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性质,叫惯性。
说明:1.物体的一种性质
2.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3、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惯性的表现形式
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
运动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常见静止物体的惯性现象
汽车启动车上的人向后倒
突然拉动小车木块向后倒
鸡蛋掉入杯子中
小球不会随木块一起飞出
常见运动物体的惯性现象
汽车刹车人向前倾
摔跤
跳远
飞机提前投弹
例题:如图所示,当用木棒沿水平方向迅速击打鸡蛋下面的硬纸板时,鸡蛋会随纸板飞出吗?
分析:1、研究的对象是鸡蛋,原来与纸板一块静止。
2、与鸡蛋在一起的纸板因受木棒的击打,由静止变为运动迅速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3、鸡蛋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所以不会随纸板一块飞出,而是掉入杯子中。
飞机投弹
讨论:要想击中地上的目标,飞机应当飞到目标上空再投弹,还是提前一段距离?为什么?
投弹前:飞机和炸弹都一起向前运动。
投弹后:飞机将继续运动,炸弹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向前运动,所以不能到目标上空再投弹。
三、课堂小结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维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惯性的应用与防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