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青春匠心”导写及范文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青春匠心”导写及范文

资源简介

2023年泰州市一中高二11月期中考试作文“青春匠心”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时光不尽,匠心不止。匠心是一种对事物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态度,是一种对理想和初心恪 守的操守和信念……当工匠精神与青春梦想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同学们作为中国新时代 征程的青春力量,紧跟时代大潮,应怀有一颗匠心,摒弃浮躁,拒绝躺平,以青春之火淬炼新时代 的工匠精神,在青春的赛道上争做新时代的“匠系青年”。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青春匠心”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 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材料首先以工匠精神是“对事物追求完美的一种情感态度,是对理想恪守初心的一种操守和信念”等认识引出“青春梦想”,要求考生围绕青年在学习生活中如何践行“工匠精神”这一中心行文。 同时题目给出写作情景,要求考生围绕“青春匠心”这一征文主题进行写作,进一步明确写作中心, 文体不做限制。考生不得脱离征文主题,行文时不但要体现对工匠精神的认识,还要紧扣青春梦想, 如果考生对工匠精神有其他符合题意的解读,均可以。在立意构思时,要求能对工匠精神有具体的解读,找到适合青春的切入点,忌空谈。如果只谈“工匠精神”或“青春”,均视为偏离题意。
联系课本解题:
考生通过学习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对工匠精神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工匠精神的核心是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如在《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文中,考生学习了工匠精神丰富的内涵,“工匠精神”关乎人生价值、生命哲学和人生信念。内涵有:精益求精追求极致,专注和创新;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等。从个人的角度总结:工作精神要爱岗敬业,踏实认真;人生态度要正心诚意、超然达观;外在气度是精致典雅、雍容大气。必修上册语文学本《什么是新时代“工匠精神”》一文中提出,工匠精神包括“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 共进的团队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考生可以联系自身、时代,思考如何通过践行以上工匠精 神来实现青春价值和青春梦想。
如《喜看稻菽千重浪》一文表现出来的科学家袁隆平的工匠精神:勇于实践,追求真理;勇于创新,挑战权威;捍卫真理,实事求是;目标远大,不断进取,引领绿色革命。考生也可以用文中的观点,联系自身实际来谈。
【参考立意】
传承工匠精神 追逐青春梦想
学习工匠精神 筑就青春梦想
用工匠精神打磨青春
以工匠精神淬炼青春力量
用青春书写最美工匠精神
在青春梦想中厚植工匠精神
以工匠精神涵养青春品格
【优秀范文】
1.工匠精神——赓续相传,历久弥新
山因脊梁而雄伟,国因精神而强大。泱泱中华,工匠精神—赓续相传,历久弥新。
工匠精神是什么?工匠精神是传承文化经典,是铸民族之魂,是砥砺我们前行的的不懈动力。
工匠精神,是传承文化经典。若无孜孜不倦,继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的工匠精神,就无唐诗宋词的赓续相传;若无扎身浩如烟海,混沌一片的古籍修复中,那些只剩下名字的文明就无法重见天日;若无对中阮文化的创新,就没有传统乐器走向世界的辉煌;他们是诗词的女儿叶嘉莹,他们是献身古籍的高慧云,他们是创新中阮的冯满天。正是因为他们身上拥有的执著工匠精神,传承着文化经典。
工匠精神,是铸民族之魂。他们也是爱人心头的朱砂痣,父母手心的掌中宝。疫情当下,他们舍弃小我,顾全大我,国之有召,他们脱我旧时裳,著我站时袍。虽不见刀光剑影,但险处从生,即使有着“想着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的惦念,他们也丝毫没有退却,秉承着医者父母心的工匠精神还“山河无恙,人皆安康”。正是这些是籍籍无名的医护工作人员,用浴火重生的工匠精神,铸伟大的民族之魂。他们还是寸土不让的边防守卫战士,扎根山村教育几十年的燃灯校长张桂梅,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快递员,他们在各行各业秉着工匠的匠心精神,铸伟大的民族之魂。
工匠精神,是砥砺我们前行的不竭动力。正是因为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工匠精神,才砥砺着王羲之成一代“书圣”;正是因为秉承着一生只做好一件事的工匠精神,才砥砺着小野二郎成世界之最寿司之神;正是因为秉承草编艺术的工匠精神,才砥砺蚌埠小学语文老师潜心钻研创草编校本新篇。正是他们的工匠精神,砥砺他们前行的同时,也激励我们踽踽独行。反观古今当下,庙里的撞钟小和尚如果他能够有潜心撞钟的工匠精神,那撞出的钟声一定是悠然,唤醒众生的。同样,诺基亚正是缺乏了与时俱进的工匠精神才淡出人们的视线,相反华为正是有了突破自我的工匠精神才能杀出重围。所以工匠精神,才是砥砺我们前行的不竭动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工匠精神,是这个时代需要的精神。他不仅是传承文化精神,铸民族之魂,砥砺我们前行的不竭动力,更向我们发出了时代最强音:工匠精神—赓续相传,历久弥新。
2.以“工匠精神”,筑强国之梦
新中国,新时代,工匠精神永存在。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以精益求精为核心的工匠精神更是必不可少。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和态度,把人生论文写祖国大地上。
精益求精,奉献智慧,为精致生活。
工匠精神的实质,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孟剑锋是传统工艺美术錾刻师,他錾刻的丝巾果盘,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他改进錾刻工具,反复实验,无一丁点瑕疵,精密程度堪比数控车床加工的零件。由此可见,无论是什么岗位,精益求精都十分重要、不可缺少。生活中也需要具有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这样,我们社会、我们生活的美好蓝图,才能变为现实。
精益求精,深研技艺,为精彩人生。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只要具有工匠精神,做事精益求精,再平凡的岗位,也能追求卓越、创造不凡。王津是一名故宫文物钟表修复师,数百件文物在他的手中起死回生,并且做工精准,误差最小化。杨山巍曾历经400多个昼夜刻苦训练,为练习汽车底盘钻孔,磨损了300多个钻头,只为可以在那重要的一天,赢得祖国的尊严。他们付出的努力,国人皆可看到;他们长年累月苦练出来的本领,生动地诠释了奋斗的青春,也为他们增添了前行的底气。
精益求精,永不懈怠,为强盛家国。
如今,中国正在向实现科技大国目标迈出坚实步伐,而此时,工匠精神不可缺失。我们欣喜地看到,年轻的人才层出不穷,他们报国的志向熠熠生辉,但只有把全副自心投入进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劳苦,百折不回,才能攀登科学高峰。35岁的张亮,从一名普通电焊工成长为中国石油行业的技能专家;36岁的杨永修,精益求精制作核心零部件;85后的龙斌,参与研发的掘进机目前已经超过了100多台。年轻的大国工匠们恪守精益求精的精神,把春春奋斗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中,在时代洪流中勇立潮头、绽放光彩。
以精益求精的态度雕琢时代精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这种精神。不管在岗位上还是在学习中,我们都要秉承精益求精、认真细致的态度,做出优异成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一份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